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半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1831页(20086字)

【概况】:

异名 地文(《本经》),守田(《别录》),眼半夏(《唐本草》),和姑(《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

基源 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的块茎。半夏属全世界约6种,中国约5种。

原植物 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Arum ternatuin Thunb,;P.tuberifera Tenore),又名三叶半夏(山西、河南、广西),无心菜、老鸦芋头(山东),地慈姑、球半夏(广西),麻芋子(四川),小天老星(东北、华北),三步跳(湖北、湖南、江西、陕西、四川、贵州、云南),洋犁头、小天南星(福建),扣子莲、生半夏、土半夏(江西),地珠半夏(云南)。

历史 《吴普本草》云:“二月始生叶,三三相偶,白花圆上。”《图经本草》云:“二月生苗,一茎,茎端出三叶,浅绿色,颇似竹叶而光,江南者似芍药叶。根下相重生,上大下小,皮黄肉白。

”《植物名实图考》云:“半夏有长叶、圆叶二种,同生一处,夏亦开花,如南星而小,其梢上翘似蝎尾。”根据以上记载,参照《重修政和本草》和《植物名实图考》中的附图,都与半夏一致。

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圆球形,直径1~3cm,具须根。

叶2~5枚,有时1枚;叶柄长15~20cm,基部具鞘,鞘内、鞘上部或叶片基部(叶柄顶端)有直径3~5mm的珠芽,珠芽在母株上萌发或落地后萌发;幼苗叶片卵状心形至戟形,为全缘单叶,长2~3cm,宽2~2.5cm,老株叶片3全裂,裂片绿色,背面淡,长圆状椭圆形或披针形,两头锐尖,中裂片长3~10cm,宽1~3cm,侧裂片稍短,全缘或具不明显的浅波状圆齿,侧脉8~10对,细弱,细脉网状,密集,集合脉2圈。

花序柄长25~30cm,长于叶柄。佛焰苞绿色或绿白色,管部狭圆柱形,长1.5~2cm;檐部长圆形,绿色,有时边缘青紫色,长4~5cm,宽约1.5cm,钝或锐尖。

肉穗花序:雌花序长约2cm,雄花序长5~7mm,其中间隔约3mm;附属器绿色,后变青紫色,长6~10cm,直立,有时呈“S”形弯曲。浆果卵圆形,黄绿色。花期5~7月,果8月成熟。(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3卷.第2分册.203页.图版40∶1-7)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下,为旱地中的杂草之一。

除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尚未发现野生的外,中国各地广布。朝鲜、日本亦有分布。

。【生药】:

栽培 适于温暖湿润气候,能耐阴,不耐旱。

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腐殖质多的壤土生长,适于在桑园、果园或高杆作物下间作。用块茎繁殖,在10~11月或次年3月上旬穴栽或条播,行距15~20cm,株距7~10cm,覆土3cm,块茎顶芽向上,每亩用种量100kg左右。或于5~6月采收成熟珠芽开沟栽种。也可于3~4月用种子繁殖。

生长期中注意除草与培土,当植株长出珠芽时,应及时追施粪肥或饼肥。开花期间需分次摘蕾。

5月有青虫(斜纹夜蛾、红天蛾等幼虫)为害,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防治或人工捕杀。

采集 夏、秋季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药材主产于四川、湖北、河南、贵州、安徽。

鉴别

性状 块茎类球形或扁圆锥形,直径0.6~1.5cm,表面类白色或浅黄色,上端多圆平,中央有凹陷的茎痕,其周围密布麻点状根,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破碎面白色,粉质;无臭,味辛辣,有麻舌感。法半夏表面乳白色,味淡。姜半夏颗粒较小,灰黄白色,半透明,角质,味微辛。

以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 块茎(直径1cm)的横切面:靠外的基本组织细胞含淀粉粒较少,渐次向内含淀粉粒渐多,粘液细胞椭圆形,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针晶长16~90μm。维管束外韧型或内韧型,纵横散布,导管直径4~40μm,常数个成群排列。淀粉粒甚多。(图见《中药志》.第2册.第2版.图32)

粉末:类白色,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①淀粉粒 极多,为粉末的主体。

单粒类球形或圆多角形,直径4~30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多,较大,由2~8分粒组成。 ②草酸钙针晶 较多,随处散在,或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针晶纤细,长20~144μm。

③导管 主为螺纹导管,少数为环纹导管,直径10~38μm,非木化或木化。(图见《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图107)

理化 取样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冷浸24小时,取上清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95∶0.5)为展开剂,以β-谷甾醇为对照,展距20cm,用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斑点均呈灰蓝色。

(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43A)

上述醚提后的药渣,挥尽石油醚,再加甲醇10ml,浸24小时,取上清液点于硅胶G板上,以氯仿-甲醇(9∶1)为展开剂,以β-谷甾醇-D-葡萄糖甙为对照,展距20cm,显色同上。(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143B)

加工炮制 常用炮制品有生半夏、清半夏、姜半夏和法半夏。

①生半夏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②清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个分开,用白矾溶液(8%)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用清水洗净,取出,切厚片,干燥。

每半夏100kg,用白矾20kg。 ③姜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个分开,用清水浸泡,如起泡沫时加白矾适量,泡至内无干心时,另取生姜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煮透,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干燥。每半夏100kg,用生姜25kg,白矾12.5kg。 ④法半夏 取净半夏,大小个分开,用清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去水,加甘草、石灰液(取甘草加适量水煎二次,合并煎液,倒入加适量水制成的石灰液中)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12以上,至口尝微有麻舌感,切面黄色均匀为度,取出。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

中国产半夏中含β-谷甾醇及其D-葡萄糖甙[1,2]

药理作用与毒芹碱(Coniine)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1],类似原白头素刺激皮肤的物质和挥发油[1]。还含高胆酸(Homogentisic acid)、草酸钾和麻黄碱[2]

日本产的半夏中含水溶性氨基酸:β-氨基丁酸、α-氨基丁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鸟氨酸、瓜氨酸、赖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缬氨酸、亮氨酸[2,3]。尚含鸟苷(Guanosine)[4],半夏蛋白(C 82%,H 5.248%,S0.4645%,P 1.4455%),半夏淀粉(75.74%)、有机酸等[2]

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剂、3,4-二羟基苯甲醛等[5]

附 嫩芽中有尿黑酸(Homogentisiicacid)及其甙[1]

参考文献 [1]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778 [2]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962-1974.科学出版社,1979∶197 [3]药学杂志(日) 1965;85(9)∶832 [4]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9∶11(1)∶63 [5]中国有毒植物.科学出版社,l987∶98 [6]中药志.第2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8

。【药理】:

①镇咳作用 生半夏、姜半夏、姜浸半夏和明矾半夏的煎剂,0.6~1g/kg ig或iv,对用碘液注入胸腔或电刺激喉上神经所致之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且可维持5h以上[1,2]

0.6g/kg的镇咳作用比可待因1mg/kg稍弱[2]。半夏生品、制半夏和新法炮制半夏(采用饱和矾水直接浸泡的制品)混悬液均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水半夏新法制品混悬液亦有明显的止咳作用,生品及老法制品止咳作用则较弱[3]

②抑制腺体分泌作用 半夏制剂ip,对毛果芸香碱引起的唾液分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4]

亦有报道称半夏煎剂口服时,唾液分泌先增加,后减少[5]。犬ig煎剂1g(生药)/kg,未见呼吸道粘膜分泌增加,因此认为无祛痰作用[6]。但亦有报道,半夏、水半夏新老法制品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祛痰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但半夏、水半夏生品未见明显的祛痰作用[3]

③镇吐和催吐作用 单味半夏加热炮制或加明矾、姜汁炮制的各种制剂,对去水吗啡、洋地黄、硫酸铜引起的呕吐,都有一定的镇吐作用。

去水吗啡和洋地黄都是通过兴奋化学感受器触发区而引起呕吐,硫酸酮是由于刺激胃粘膜,反射性地引起呕吐,由此推断其镇吐作用机制为对呕吐中枢的抑制[2,4,7~10]。而且其镇吐作用并不因与生川乌配伍而降低[11]。其镇吐作用的成分说法不一[5,12~13]

生半夏和低温处理的半夏流浸膏口服,则有催吐作用。生半夏粉120℃焙2~3h.镇吐作用依然存在,而催吐作用消失。可见其镇吐成分耐热,催吐成分不耐热[4]。实验证明,半夏对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生半夏混悬液可使鸽子发生呕吐,半夏和同属植物掌叶半夏对家鸽的催吐作用性质相同,催吐效力掌叶半夏为半夏的3.5倍[15,16]

半夏、掌叶半夏生品煎剂的催吐作用不明显。随着剂量的增加,出现泻下作用,而水半夏除有泻下作用外,还有明显的呕吐作用[16]

半夏经矾制后,其催吐作用将大大降低[16]。8%浓度的矾水浸制法的制品对家鸽不引起呕吐[20]

④抗癌作用 同属植物掌叶半夏的稀醇或水浸出液对动物实验性肿瘤(S180,HCA和U14)和HeLa细胞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从水溶部分中分离得一种季铵生物碱葫芦巴碱,对小肝癌(HCA)亦有明显抑制作用[21]。掌叶半夏所含β-谷甾醇及其类似物,动物实验也证明有抑瘤作用,对HeLa细胞也显示抑制活性[22]。有报道乙醇加到热水提取液中所得到的沉淀物亦有中度抗S-180腹水型肿瘤的作用[23]

另有研究表明,半夏的甲醇提取多糖组分具有高PMN,诱导能力,可能通过活化PMN,诱导肿瘤破坏细胞反应[24]。 ⑤降低眼压作用 20%半夏煎剂10ml/kgig,8只中有4只兔于服药后30~60min之间眼内降压0.66~0.79KPa(5~6mmHg)。认为这就是中医用半夏治绿风内障(急性青光眼)的依据[25]。 ⑥对硅肺的实验治疗 姜半夏制剂ip或im,对大鼠实验性硅肺的发展有抑制作用,肺干重或湿重降低,全肺胶原蛋白量减少,病理改变减轻。

预防性给药效果最好,发病后给药亦有一定疗效,约与克硅平的疗效相似,但肺组织中SiO2的含量无明显变化[2627]。进一步试验证明,姜半夏防治硅肺的主要有效成分是炮制过程中加入的明矾(硫酸钾铝)。

半夏本身对硅肺并无防治作用。半夏和姜对明矾似无增效作用,至于是否有减低矾毒性的作用,目前意见尚不一致,甚至有人认为半夏可加重明矾毒性[26]

⑦对子宫和妊娠的作用 半夏浸膏对兔在位子宫和子宫瘘管均无明显作用。对离体未孕小鼠子宫,较低浓度时呈兴奋作用,较高浓度时则抑制。对早期妊娠子宫的作用亦同[28]。上述浓度在临床治疗时是不可能达到的。

因此半夏对子宫并无明显作用。有报道半夏蛋白Ⅰ250mcg注射给药时,对小鼠有中止早孕活性,抑孕率为50%(P<0.01)。

口服时则被胃蛋白酶降解而失活[29]

制半夏汤剂15g/kg于妊娠9~11d和6~15d给药,两组大鼠阴道出血数显着高于对照组,但与解剖时所见到的死胎出现率并不一致,各鼠出血量也有多有少,有的孕鼠虽有阴道出血,但并未发现死胎,提示半夏汤剂引起大鼠全数流产的少。

上述剂量于大鼠妊娠3~5d,6~8d和6~15d给药3组的死胎数显着高于对照组。各给药组只有妊娠6~15d给药组胎仔体重有显着降低,但各组均未发现胎仔畸形[30]

实验证实,生半夏粉9g/kg约等于1/5LD50,对大鼠妊娠和胚胎均呈现非常显着的毒性反应。而相同剂量的制半夏粉则毒性很低,炮制降低了半夏的毒性。

但制半夏汤和生半夏汤剂对孕鼠和胚胎的毒性相似,提示半夏汤剂的毒性不因炮制而降低[31]。另外,给药后20d解剖时,生半夏粉9g/kg组和阳性药(敌枯双)组孕鼠母体体重较对照组显着降低,并使肾重指数增加,肝重指数显着降低[31]

亦有报道,半夏10g/(kg.d),对胎鼠均有致畸作用,其中尤以生半夏为严重[32]。半夏30g/kg可诱发孕鼠骨髓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CE)轻微增高,而15g/kg和9g/kg则无明显影响,提示高剂量(约相当于临床用量的100倍)对DNA可能有一定损伤作用,低剂量不明显。

姜半夏3个不同剂量对孕鼠骨髓细胞和胎鼠肝细胞的染色畸变(CA)频率均无影响。与诱变剂环磷酰胺相比生半夏的致突变作用十分轻微[33]。近有报告,半夏粉9,3g/kg(即相当于1/5,1/15 LD50的剂量)能够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PCE细胞)微核率显着增加,1g/kg生半夏粉则与对照组无差异。

制半夏粉9g/kg组虽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微核率有显着增加,但与同剂量的生半夏粉组比则显着降低(P<0.05)。值得注意的是常用的制半夏汤剂和生半夏汤剂两组均不引起微核率的升高[34]。制半夏汤剂和生半夏汤剂对人外周血培养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频率的影响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高剂量组(0.2g/0.5ml)的作用较为肯定,中小剂量组(0.02g/0.5ml和0.01/0.5m1)均不能肯定有影响[34]。 ⑧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半夏浸膏对离体蛙心和兔心呈抑制作用。

iv对犬、猫和兔有短暂降压作用,且有快速耐受性。im则对血压和呼吸无影响[35]

半夏煎剂能抑制黑附片、炙川乌煎剂增强离体蛙心肌收缩力的作用。对炙草乌煎剂对离体蛙心的作用则不明显[36]

iv半夏浸剂,对氯化钡性室早搏有较好疗效。40例次由氯化钡所致的犬室性早搏,iv 10%半夏水浸剂2.0~3.0ml/kg后,39例室性早搏迅速消失而未再复发,有效率98%。25例次由肾上腺素所致的犬室性心动过速,iv上述剂量后,24例迅速转为窦性节律,有效率96.0%iv后至室性早搏完全消失的时间为30.10±2.70s,至室性心动过速完全转变的时间为27.50±4.20s。可见,半夏浸剂抗心律失常作用是迅速的[37]

10%半夏浸剂4.0ml/kg ig治疗犬室性早搏14例次,13例次在对照时间之内室性早搏完全消失而未再复发,有效率93%[37]。 ⑨其它作用 半夏煎剂灌胃对小鼠肾上腺皮质功能有轻度刺激作用,若持续给药则引起功能抑制[25]。其所含葡萄糖醛酸衍生物对士的宁和乙酰胆碱有解毒作用[38]。半夏5mg/kg以上剂量,对小鼠肝脏内酪氨酸转氨酶呈剂量依赖上升,20mg/kg时为对照组小鼠的5倍。

半夏500mg/kg于前1d 18h与当日9h投予时,肝脏酪氨酸转氨酶的活性呈有意义上升。对摘除肾上腺的小鼠,同时给予半夏(5-100 mg/kg)和考的松0.5mg/kg,肝脏内酪氨酸转氨酶活性上升,而单用考的松的0.5mg/kg对摘除肾上腺小鼠肝脏的酪氨酸转氨酶没有作用,提示半夏有增强考的松的酪氨酸转氨酶诱导作用[39]

5mg/kg以上用量的半夏可使血中皮质酮上升,20mg/kg时为正常水平的2.5倍[39]。另外,氯仿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轻度抑制作用[4]

半夏泻心汤对大鼠幽门结扎型胃溃疡有保护作用,对醋酸性胃溃疡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机理可能是加强胃粘膜粘液屏障作用,促进粘膜细胞再生修复[41]

毒性 半夏浸膏小鼠ip LD50为325mg(生药)/kg。兔每日ig 0.5g,连续40d,一般情况良好,体重增加,剂量加倍时则引起腹泻,6兔死亡3只。病理检查见肠粘膜充血,认为系由于肠道受刺激所致[27,28]

小鼠口服下述5种制剂的混悬液,以死亡为指标,则以生半夏毒性最大,次为漂半夏,再次为姜浸半夏和蒸半夏,白矾半夏毒性最小。前4种制剂给鸽口服可致吐,喂给豚鼠可致声嘶或失音。白矾处理则可无此反应或显着减轻,可见白矾能解半夏毒[2,15]。采用家兔点眼实验观察生半夏的刺激性,结果眼结膜出现水疮,水肿,眼睑轻度外翻。生半夏混悬液灌胃可致家鸽呕吐,解剖可见鸽嗉囊粘膜充血。若直接给豚鼠口服,则不引起豚鼠失音,可见,生半夏引起家鸽呕吐,兔眼睑水肿和豚鼠失音均为其对粘膜强烈刺激作用[3,15,20]

有人曾取生半夏粉15g,加入冷开水30ml搅匀,立即服下,2miin后相继出现舌如针刺样麻木,喉部牵制感,刺激性咳嗽以及喉部似有抓挠感,延及胸部,但均能忍受,约1h各种不适感觉完全消失。说明生服半夏散剂有毒[20]

亦有人取半夏30g,加水400ml,煎煮20~30min,滤液后再加水煎煮,得汤液400ml,分2次内服,并无丝毫麻舌戟咽之感和其他不适反应。汤剂对兔眼睑结膜无明显刺激作用,对家鸽亦无明显催吐作用,与8%浓度的矾水浸制法的制品作用相似。说明生半夏入传统汤剂安全无毒[20]

小鼠注射生半夏醇浸出液可致痉挛,呼吸变快而短促[8]。而稀盐酸提得之结晶性成分1~5mg/kgsc、则可致小鼠麻痹而死亡[42]。半夏与乌头属“十八反”之一。但动物试验并不能证明二者合用有增强毒性的作用[44]。炙川乌、炙草乌及黑附片与法半夏合用组与相应之同剂量的单味煎剂组比较,毒性症状的反应及动物死亡数量并未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还有所减轻[36]

中医传统认为生姜能解生半夏毒。有实验指出,生姜不能解除半夏对家鸽的催吐作用,不能消除生半夏对豚鼠所致的失音效果,半夏浸剂与干姜浸剂合用时,并无显着的拮抗作用。而实验药理提示,并不能支持生姜解半夏毒的说法[15]。 不良反应 人误服生半夏,对口腔、喉头和消化道粘膜有强烈刺激性,发生肿胀、疼痛、失音、流涎、痉挛、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而死[45,56]

半夏引起呕吐、失音和死亡的毒性成分可能为同一物质[2]。此物质不耐热,不溶或难溶于水[4]。因此,生半夏必须煎服。半夏煎服,并无堕胎之虞[4]。长期以姜半夏制剂口服或肌注,少数病例出现肝功异常和血尿[44]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杂志 1984;40(5)∶325 [2]药学通报 1960;8(5)∶264 [3]中草药 1985:16(4)∶21 [4]中华医学杂志 1958;44(7)∶653 [5]医学中央杂志(日) 1961;162∶346 [6]中华医学杂志 1952;38(1)∶4 [7]河南医学院学报 1958;(3)∶33 [8]医学科学论文集.安徽省立医院药房,1959∶74 [9]日本药理学杂志 1956;52(5)∶187 [10]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87;11(6)∶37 [11]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7;(8)∶47 [12]医学中央杂志(日) 1931;93∶516 [13]CA 1977;86∶11854f [14]汉方研究(日) 1978;(5)∶164 [15]中草药 1988;19(8)∶37 [16]中草药1985;16(2)∶14 [17]日本药理学杂志 1930:10(3)∶13 [18]日本药理学杂志 1976 72(3)∶293 [19]药学研究(日) 1955;27(6)∶400 [20]中国中药杂志 1989;14(1)∶53 [21]全国地区性药学学术会议论文资料.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 1978∶植-28 [22]上海医药 1978;(1)∶13 [23]生药学杂志(日) 1979;33(2)∶95 [24]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8;10(1)∶44 [25]眼科临床1966;60(2)∶134 [26]医学研究通讯 1973;(2)∶14 [27]卫生研究1972;(3)∶18 [28]河南医学院学报 1959;(5)∶23 [29]第三次中国生物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1979∶27 [30]中国医药学报 1989:4(5)∶15 [31]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9;9(8)∶481 [32]北京中医 1987;(6)∶51 [33]中医药学报 1987;(5)∶43 [34]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0;10(6)∶356 [35]西安医学院科学研究技术革新辑要.第一集,1959∶186 [36]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1982;(3)∶34 [37]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3;11(2)∶103 [38]医学中央杂志(日) 1962;177∶481 [39]日本第3回和汉医药学会讲演要旨集,l986∶140 [40]中级医刊 1983;(6)∶28 [41]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89:10(3)∶11 [42]北海道医学杂志(日) 1950;25(1)∶42 [43]中草药通讯1975;(3)∶26 [44]天津医学杂志1960;(9)∶687

【药性】:

性味 辛,温。

有毒。 ①《本经》:“辛,平。” ②《别录》:“生微寒;熟温,有毒。” ③《药性论》:“有大毒。” ④《日华子本草》:“辛。” 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辛、苦,温。” ⑥《本草分经》:“辛,温;体滑、燥。”

归经 肺、脾、胃经。 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太阴、少阳经。” 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少阳,手少阴经。” ④《本草汇言》:“入手阳明、太阴、少阴三经。” ⑤《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⑥《中药大辞典》:“入脾、胃经。”

功效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治 痰饮,咳喘,痰厥头痛,眩晕不眠,恶心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瘿瘤瘰疬,痈疽肿毒,毒咬伤。

①《本经》:“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②《别录》:“消心腹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消痈肿,堕胎,疗萎黄,悦泽面目。生令人吐,熟令人下。” ③《药性论》:“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新生者摩涂痈肿不消,能除瘤瘿。

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

” ④《日华子本草》:“治吐食反胃,霍乱转筋,肠腹冷,痰疟。” ⑤《图经本草》:“主胃冷,呕哕。” ⑥《医学启源》:“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大和胃气,除胃寒,进饮食。治太阳痰厥头痛,非此不能除。《主治秘诀》云,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⑦《纲目》:“治腹胀,目不得瞑,白浊,梦遗,带下。” ⑧《本草分经》:“治一切脾湿之症。”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治咳嗽痰火,胸闷胀满,恶心呕吐;生用外用治痈肿。塞鼻治急性乳腺炎,酒浸取液治中耳炎。

” ⑩《眼科临床药物》:“治头晕,头痛,目痛,眉骨痛。痰湿睑皮宽解。

” ⑾成都中医学院《中药学》:“用于胸脘痞胀,梅核气,以及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 ⑿《福建药物志》:“生用治带状疱疹,癣,急性乳腺炎,神经性皮炎,创伤出血,毒蛇咬伤,胼胝。” ⒀《中药新用》:“治疗慢性咽炎,宫颈糜烂,宫颈癌,扁平疣,病毒性心肌炎,严重失眠,牙痛,中耳炎,顽固性呃逆。生半夏粉外用治眼。可以预防和减轻血吸虫病口服锑剂的中毒反应。

用于硅肺、疟疾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 ②《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柴胡为之使。” ③《医学入门》:“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④《中药大辞典》:“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 ⑤《眼科临床药物》:“无寒湿或阴虚津枯者忌。”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①配陈皮,治湿痰壅滞的咳嗽痰多,胸闷,脘腹胀满,恶心呕吐。

②配黄连,治寒热互结的胃脘痞满,食欲不振。 ③配黄芩,治邪热与湿浊痞结的痞满,泛恶,口苦,咽干。

④配瓜蒌,治痰热内结,胸脘痞满,咳吐粘痰。 ⑤配厚朴,治痰气凝结之胸闷脘痞,呕吐。 ⑥配夏枯草,治痰热为患的失眠,夜寐不宁。 ⑦配生姜,治痰湿中阻,胃失和降的恶心、呕吐,咳嗽痰多,不渴苔腻。 ⑧配干姜,治干呕呃逆,痰吐清稀。 ⑨配秫米,治湿痰中阻、胃气不和的失眠,咳吐稀痰,心悸,癫痫痛。

⑩配硫黄,治老年脏寒虚冷的便秘,肾虚头痛,胃气不降之呃逆。

⑾配竹茹,治脾胃不和所致的胃气上逆,呃逆,恶心呕吐,痰浊为患的眩晕,虚烦不眠,妊娠呕吐。

⑿配人参,治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咳痰白稀。 ⒀配葛根,治脾虚泄泻。

⒁配柴胡,治胸闷胁痛,头晕呕吐。 ⒂配天麻,治风痰眩晕,头痛。

⒃配神曲,治脾虚难运,食积痞胀,舌苔厚腻。

⒄配麦门冬,治肺痿。 ⒅配吴萸,治呕吐吞酸,脘腹胀痛,小腹痛。 ⒆配紫苏、生姜,治妊娠呕吐和锑剂等药物中毒。

⒇配竹沥、白芥子,治经络四肢、皮里膜外之痰。 (21)配陈皮、茯苓,治痰饮所致的咳嗽痰多,咳喘气逆或痰逆头晕。 (22)配瓜蒌、黄芩,治肺热咳嗽。 (23)配白术、天麻,治痰浊上扰,眩晕头痛。 (24)配黄连、竹茹,治胃热呕吐。 (25)配党参、白蜜,治胃虚呕吐。

(26)配苓、牡蛎,治梦遗。 (27)配白蔹,治金刃入骨。 (28)配厚朴、苏叶,治气郁痰结,咽中如有物阻的梅核气。 (29)配茯苓、生姜,治急性消化不良引起的呕吐,兼有心下痞满。

(30)配细辛、干姜,治咳嗽气逆,兼有寒象,痰多清稀。 (31)配苏梗、砂仁,治妊娠呕吐。

(32)配皂角、天麻,治风痰。 (33)配生姜、川连,治妊娠呕吐。

(34)配黄芩、知母,治咳嗽气逆,痰稠色黄。

(35)配昆布、海藻,治瘿瘤、痰核。 (36)配知母、夏枯草,治瘰疬、痰核。 (37)配旋覆花、代赭石,治神经性呕吐。

(38)配石膏、人参,治大病后虚羸少气,呕逆欲吐。 (39)生半夏配生南星,研末,醋调外敷,治痈肿未溃。 (40)配防风,治痰厥。 (41)配川贝母,治咳嗽痰多。

方选和验方 ①辰砂半夏丸(《袖珍方》)治痰饮咳嗽:大半夏500g,汤泡7次,晒干,为细末,用生绢袋盛贮,洗出半夏末,就于盆内日晒夜露,每日换新水,7日7夜了,澄去水,晒干,取半夏粉30g,入飞过细朱砂末3g,用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0丸,用淡生姜汤下,食后服。

②橘皮半夏汤(《局方》)治肺胃虚弱,好食酸冷,寒痰停积,呕逆恶心,涎唾稠粘,或积吐,粥药不下,手足逆冷,目眩身重;又治伤寒时气,欲吐不吐,欲呕不呕,昏愦闷乱,或饮酒过多,中寒停饮,喉中涎声,干哕不止:陈皮(去白)、半夏(煮)各210g。上2件,锉为粗散,每服9g,生姜10片,水400ml,煎至150ml,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留2服滓并作1服,再煎服。 ③干姜人参半夏丸(《金匮要略》)治妊娠呕吐不止:干姜、人参各30g,半夏60g。上3味,末之,以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饮服10丸,日3服。

④半硫丸(《局方》)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痃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半夏(汤浸7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上等份,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下15~20丸,妇人醋汤下。 ⑤省风汤(《卫生家宝方》)治痰厥:半夏400g,防风200g,甘草100g。

同为细末,分作40服,每服用水350m1,姜20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 ⑥半夏散及汤(《伤寒论》)治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

上3味等份,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6g,日3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200ml,煮沸纳散12g,更煮3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⑦玉粉丸(《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痰结,咽喉不利,语言不出:半夏(洗)15g,草乌0.4g(炒)、桂0.4g(炙)。上同为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鸡头大,每服1丸,至夜含化。 ⑧嚏惊散(《仁斋直指方》)治小儿惊风:生半夏3g,皂角1.5g。为末,吹少许入鼻。

⑨半夏泻心汤(《伤寒论》)治伤寒表散后,胃气不和,心下痞硬,脘中烦热,不欲饮食,呕吐,嗳出食臭,腹中雷鸣,下利,口苦,舌质红,苔白或薄黄微腻,脉数:半夏9g,黄芩6g,干姜4.5g,人参6g(或党参9g),炙甘草4.5g,黄连2~3g,大枣6枚。水煎服。

⑩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治痰气郁结,咽中如有炙脔,咯吐不出,吞咽不下,及胸胁满闷,或湿痰咳嗽,或呕吐:半夏6g,厚朴10g,茯苓12g,生姜15g,紫苏叶6g。水煎,分4服,日3、夜1服。 ⑾二陈汤(《和剂局方》)治脾湿生痰,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饮食减少,肢体困倦,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濡滑:半夏(汤洗7次)、橘红各15g,茯苓9g,炙甘草4.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不拘时服。 ⑿温胆汤(《千金要方》)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健忘,不寐,口苦:半夏,枳实、竹茹各30g,橘皮45g,炙甘草12g,茯苓20g(一方有酸枣仁,渍浸去壳)。为粗末,每服3~12g,加生姜3片,红枣5个,水煎去渣,食前服。 ⒀导痰汤(《校注妇人良方》)治痰涎壅盛,胸膈痞塞,或咳嗽恶心,饮食少思:半夏6g,天南星、枳实(麸炒)、茯苓、橘红各3g,甘草1.5g。加生姜10片,水煎服。 ⒁半夏麻黄丸(《金匮要略》)治寒饮停留,心下悸:半夏、麻黄各等份。

为末,炼蜜为丸,小豆大,每服3丸,每日3次。 ⒂半夏白术天麻汤(《脾胃论》)治痰厥头痛,咳痰稠粘,头眩烦闷,恶心吐逆,身重肢冷,不得安卧:黄柏、干姜各6g,天麻、苍术、茯苓、黄芪、泽泻、人参各15g,白术、炒神曲各3g,半夏、麦芽、橘皮45g。为粗末,每服15g,水煎,食前热服。 ⒃半夏藿香汤(《温疫论补注》)治瘟疫下后,胃气虚寒,呕吐转甚,进食反酸者:半夏4.5g,藿香、炒干姜、茯苓、陈皮、炒白术各3g,甘草1.5g。加生姜少许,水煎服。 ⒄半夏茯神散(《张氏医通》)治癫妄,因思虑不遂,妄言妄见,神不守舍,初病神气未衰者:半夏、茯神各36g,煨天麻、天南星、远志、炒酸枣仁、陈皮、乌药、木香、煅礞石各2.4g。为粗末,每服9g,水煎数沸,加生姜汁数匙,空腹和滓服。 ⒅半夏茯苓汤(《备急千金要方》)治妊娠恶阻,心中愦闷,空烦吐逆,恶闻食气,头眩重,四肢节疼烦沉重,多卧少起,恶寒汗出,疲极黄瘦:半夏5.5g,茯苓、干地黄各3.7g,橘皮、细辛、人参、芍药、旋覆花、川芎、桔梗、甘草各18.5g,生姜5g。

为粗末,水煎,分3次服。 ⒆半夏温肺汤(《医学发明》)治脾胃虚寒,痰饮内阻,胸腹气冷,肠鸣,口吐清水,胁肋胀痛,不欲饮食,脉沉弦细迟:细辛、橘皮、桂心、人参、旋覆花、甘草、桔梗、芍药、半夏各15g,赤茯苓1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2.1g,水煎服。 ⒇稀涎干缗汤(《医宗金鉴》)治风痰、痰厥,体质壮实,忽然昏仆,目反直视,喉间痰涎壅塞,声如曳锯,呼吸困难,脉象滑实有力:半夏10g,猪牙皂角5g,甘草3g,白矾9g。

研细末。每用3g,以生姜汁少许,冲温开水100ml,调灌之。 (21)半夏干姜散(《金匮要略》)治干呕泛恶,呕吐涎沫,舌苔白腻,脉濡:半夏、干姜各等份。

研细末。每用9g,水煎去渣服。 (22)半夏枳术丸(《成方切用》)治痰湿中阻,脾运失健,胸脘痞满,纳谷乏味,舌苔白腻,脉濡:半夏、枳实、白术各60g。

研末,荷叶包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开水下。 (23)半夏桂枝汤(《温病条辨》)治温病邪热已退,惟感汗出恶风,饮食不进,舌苔滑,属营卫不和,湿浊阻胃者:半夏、白芍药各18g,桂枝12g,秫米30g,炙甘草3g,生姜3片,大枣2枚。

水煎服。 (24)七气汤(《千金要方》)治胃寒气滞,脘痛喜嗳之症:法半夏、人参、桂心各5.5g,生姜5片,甘草3.7g。水煎服。 (25)七圣汤(《证治汇补》)治噎膈:半夏、黄连、白豆蔻、人参、茯苓、竹茹各等份。

加生姜,水煎服。 (26)半贝丸(《格言联璧》)治痰多咳嗽:生半夏120g,川贝母180g。

研末,生姜汁泛丸,如绿豆大,每服3~9g,开水下。 (27)半夏饮子(《外台秘要》)引《万全》)脾虚,饮食吐逆,水谷不化:半夏3g,厚朴、人参、白术、生姜、大枣各2.5g,陈皮1.5g,粳米6g。水煎服。 (28)半苓丸(《杂病源流犀烛》)治白淫:半夏30g(破如豆大),猪苓末60g。先将猪苓末30g炒半夏,令色黄,只取半夏为末,煮糊为丸,候干,再用另猪苓末30g同炒微裂,入砂瓶贮之。每服30~50丸,空腹酒、盐汤送下。 (29)二五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钩端螺旋体病脑动脉炎:半夏9g,茯苓9g,胆南星9g,僵蚕9g,黄芪12g,当归尾9g,赤芍9g,川芎6g,地龙9g,桃仁9g,红花9g。水煎服。 (30)囊虫散(《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囊虫病:姜半夏30g,陈皮30g,茯苓40g,白芥子40g,苡仁50g,雷丸30g。上药共研为细末,过100目细筛,备用。

口服1日2次,每次15g。亦可制成水丸或蜜丸,口服每次15g,1日2次。30天为1疗程。可续服1~6疗程。

(31)化痰宁心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病毒性心肌炎后期:半夏18g,生姜24g,获苓12g。水煎服。

(32)祛湿化痰熄风汤(《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半夏12g.云茯苓12g,白术10g,天麻10g,陈皮10g,石菖蒲10g,菊花10g,黄芩10g,僵蚕8g,胆南星8g,甘草6g。水煎服。 (33)祛痰湿方(《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痰湿型肥胖病:法半夏9~12g,陈皮5~9g,云苓9~12g,炒苍术9~12g,炒薏苡仁9~12g,大腹皮9~12g。

制成浓缩小丸。每次服45粒,每日3次。 (34)广安头痛方(《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风痰阻络型血管神经性头痛:半夏12g,茯苓15g,钩藤12g,白芍12g,胆星10g,陈皮9g。

水煎服。 (35)四兽饮(《易简方》)治诸疟痰多,呕恶纳减,体倦乏力者:半夏、茯苓、人参、白术、草果、橘红各等份,甘草减半;上药同枣子、乌梅、生姜并等份。咀,以盐少许,腌食顷,须厚皮纸裹,用水湿之,慢火炮令香熟,焐干,每服15g,水400ml,煎6分,去滓末,发前并进数服。

(36)五噎膈气丸(《普济本事方》)治气、食、忧、劳、思五噎方:半夏、桔梗各60g,肉桂、枳壳各45g。

研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姜汤下。 (37)祛风丸(《卫生宝鉴》)治痰饮聚于胸膈,呕逆恶心流涎,一臂麻木,头目昏眩,或肢体瘫痪,甚则卒然仆倒:半夏(姜汁作饼阴干)、荆芥各120g,槐角子(麸炒黄)、白矾、陈皮(去白)、朱砂(一半为衣)各30g。为细末,生姜汁打糊为丸,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生姜、皂角子煎汤,早晨、临卧送下。 (38)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5):“治严重失眠:清半夏12g,秫米60g。水煎服,以米熟为度,取汁200ml,轻者日1剂,睡前服,重者日3剂,早中晚各服1剂。” (39)鲜半夏丸(新中医 1988∶(11)):“缓解食管贲门癌梗阻:取鲜半夏剥去外皮,捣成糊状制成丸,每次用2g,置于舌根部咽下,日服3~4次。” (40)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9):“治病毒性心肌炎:半夏18g,生姜24g,茯苓12g。水煎服,每日1剂。

” (41)河南中医 1983:“治扁平疣:生半夏、斑蝥各等份,共研极细末,用10%稀盐酸调成糊状备用。治疗前将扁平疣进行消毒,然后用消毒的小梅花针刺打疣的顶端,待微微出血,将药涂于顶端,涂后稍有烧灼感,继而干燥结痂。

” (42)鼻脑方(新中医 1990;(8))治鼻渊伴脑痛:法半夏、云茯苓、苍术、石菖蒲、炙黄芪、当归、郁金、丹参、陈皮、板蓝根、黄芩、葛根各10g,升麻、砂仁各3g。全头痛加白芍10g,炙甘草3g;前额痛甚加白芷、延胡索各10g;两侧痛甚加菊花、川芎;头顶痛甚加藁木10g。

以上诸药加水500ml,煎取300ml,每日1剂,5剂为1疗程。 (43)半斑散(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8))治神经性皮炎:生半夏、斑蝥、白狼毒各等份。上药共研极细末,适量米醋调成糊状,涂擦患处,敷药后局部有刺激感,遂起水疱,24小时左右水疱消失,继而结痂。

(44)疮疡散(新中医1988;(4))治顽固性溃疡:生半夏10g,樟脑3g,麝香600mg,血竭、冰片各3g,珍珠1g。上药共为细末,过120目筛内,经高压消毒备用。 (45)半夏厚朴汤(福建中医药 1984;(4)) 治急性胃肠炎:苏梗、半夏各6g,厚朴,苍术各4~6g,茯苓9g,甘草3g。

水煎服,日1剂。 (46)半夏泻心汤(福建中医药 1984;(1)) 治耳鸣:半夏12g,黄连5g,黄芩10g,干姜3g,党参12g,炙甘草6g,大枣6枚。水煎服。 (47)加味半夏泻心汤(福建中医药 1983;(1)) 治胃炎:煮半夏、川连、炒枯芩、失笑散各9g,北干姜、川厚朴、石菖蒲各6g,潞党参、龙葵、京丹参各15g,红枣5枚,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 (48)江西中医药 1989;(4):“治癫狂证:半夏10g,厚朴10g,茯苓10g,苏梗7g,珍珠母30g,合欢皮10g,九节菖蒲10g,淡竹叶5g,莲子芯10g。水煎服,每日1剂。” (49)新医药学杂志 1977;(3):“治宫颈糜烂:生半夏洗净晒干,研粉过筛备用。用时以消毒棉球蘸药粉贴于疮面,24小时取出棉球。每周上药1~2次,8次为1疗程。

” (50)半夏散(辽宁中医杂志 1989:(4))治疗郁热口疳:制半夏16g,桂枝、炙甘草各12g。共研粗末,分成2日量,水煎10余分钟,去滓,日服3次。

(51)化痰承气汤(辽宁中医杂志 1989;(2))治疗病毒性脑炎:生半夏、生南星各12g,石菖蒲10g,牙皂5g,黄连3g,板蓝根15g,生大黄30g(后入),玄明粉15g(冲),广木香10g。水煎服,1日2次。

(52)二陈连灶饮(河南中医 1989;(3))治疗肝咳型气管炎:竹沥半夏12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10g,黄连5g,牡蛎30g,当归10g,乌梅12g,白芍12g,桔梗6g。 (53)《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治湿痰,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化:南星、半夏(俱汤洗)各30g,白术45g。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50~70丸,生姜汤下。

” (54)《摘元方》:“治小儿痰热,咳嗽惊悸:半夏、南星等份,为末,胆汁,入胆内和,悬风处等干,蒸饼丸,绿豆大。每服3~5丸,姜汤下。” (55)《补缺肘后方》:“治霍乱心腹胀痛,烦满短气,未得吐下:桂、半夏等份。末,6g,水200ml,和服之。” (56)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治外伤性出血:生半夏、乌贼骨等份,研细末,撒患处。” (57)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治蛇伤:鲜半夏、鸭食菜(苦麻菜)、香蒿尖各等量,混合捣碎成膏状,敷于伤处。” (58)《河南省秘验单方集锦》:“治牛皮癣、头癣、甲癣、手癣:生半夏1.5g,斑蝥1.5g,鸡蛋油3个。上药研末,以鸡蛋油调涂患处,每日2次。”

单方应用 ①《丹溪心法》:“治湿痰喘急,止心痛:半夏不拘多少,香油炒,为末,粥丸梧子大。每服30~50丸,姜汤下。

” ②《中国民间小单方》:“治枪刀创伤出血:生半夏3g,研细末,敷伤处。” ③《中国民间小单方》:“治自缢昏死或各种危症昏迷休克:半夏50g,煎服或做成豆丸大放入鼻孔。” ④《濒湖集简方》:“治喉痹肿塞:生半夏末搐鼻内,涎出效。” ⑤《肘后方》:“治产后晕绝:半夏末,冷水和丸,黄豆大,纳鼻中。” ⑥《补缺肘后方》:“治奶发,诸痈疽发背及乳方:末半夏,鸡蛋白和涂之,水磨敷。” ⑦《纲目》:“治重舌木舌,肿大塞口:半夏煎醋,含漱之。” ⑧《外科小品》:“治诸瘘五六孔相通:生半夏末,水调涂孔内,1日2次。” ⑨《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疮疡肿毒:生半夏末适量,用蛋清调涂患处。” ⑩《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治疗疟疾:生半夏6g,捣烂置于胶布上,于疟疾发作前3~4小时贴于脐部,可控制发作。” ⑾《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疾病》:“治疗急性乳腺炎:取生半夏3~6g,葱白2~3根,共捣烂,揉成团(亦可用生半夏捣细和米饭少许捏成丸),塞于患乳对侧鼻孔,每日2次,每次塞半小时。” ⑿中级医刊1965;(7):“治疗鸡眼:半夏研末敷于患部,用药前先洗净患处,消毒后用手术刀削去鸡眼的角化组织,呈一凹面,然后放入半夏末,外贴胶布。” ⒀《江苏省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资料选编》:“治疗牙痛:生半夏50g,捣碎,置于90%乙醇150g中,浸泡1日后即可使用。以棉球蘸药液塞入龋齿洞中,或涂擦痛牙周围。” ⒁江苏中医 1960;(11):预防和减轻血吸虫病口服锑剂的中毒反应:每口服锑剂1次,服半夏粉1g,生甘草粉1.5g。

” ⒂医学研究通讯(中国医学科学院):“治疗硅肺:姜半夏口服,肌肉注射或喷雾给药,剂量一般为每日21g,治疗持续3~5月(对主观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少数病例对肝功能有不良影响,尿中出现红细胞,故应用时应密切注意肝肾的毒性反应。”

食疗 ①半夏人参酒(《伤寒论》)治胃气不和,寒热互结,心下痞硬,呕恶上逆,肠鸣下利,不思饮食,体倦乏力:半夏30g,黄芩30g,干姜20g,人参20g,炙甘草20g,黄连6g,大枣10g。

上7味,共捣碎,布包,用酒750g渍于净器中,经5日后,再加冷白开水500ml和匀,去渣备用。

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20ml。

②半夏酒(《普济方》)治重舌满口:半夏20枚,水煮,再于水中泡片时,乘热用好酒200ml浸,密封头良久。取酒乘热含,冷时即吐,又含热者,以瘥为度。

。【医药家论述】:

①寇宗奭《本草衍义》:“半夏,今人惟知去痰,不言益脾,盖能分水故也。脾恶湿,湿则濡而困,困则不能制水。《经》曰,湿胜则泻。一男子夜数如厕,或教以生姜一两碎之,半夏汤洗,与大枣各30枚,水200m1,瓷瓶中慢火烧为热水,时时呷,数日便已。” ②成无己:“辛者散也,半夏之辛以散逆气,以除烦呕,辛入肺而散气,辛以散结气,辛以发声音。” ③张元素:“半夏,热痰佐以黄芩,风痰佐以南星,寒痰佐以陈皮、白术。多用则泻脾胃。

” ④王好古《汤液本草》:“半夏,俗用为肺药,非也。止吐为足阳明,除痰为足太阴,小柴胡中虽为止吐,亦助柴胡能主恶寒,是又为足少阳也,又助黄芩能去热,是又为足阳明也,往来寒热,在表里之中,故用此有各半之意,本以治伤寒之寒热,所以名半夏。

《经》云肾主五液,化为五湿,自入为唾,入肝为泣,入心为汗,入脾为痰,入肺为涕。有涎曰嗽,无涎曰咳,痰者因咳而动,脾之湿也。半夏能泄痰之标,不能泄痰之本,泄本者泄肾也。咳无形,痰有形,无形则润,有形则燥,所以为流湿润燥也。

” ⑤靳起蛟《本草会编》:“俗以半夏性燥有毒,多以贝母代之,贝母乃太阴肺经之药,半夏乃太阴脾经,阳明胃经之药,何可代也。夫咳嗽吐痰,虚劳吐血,或痰中见血,诸郁咽痛喉痹,肺痈,肺痿,痈疽,妇人乳难,此皆贝母为向导,半夏乃禁用之药。若涎者脾之液,美味膏粱炙煿,皆能生脾胃湿热,故涎化为痰,久则痰火上攻,令人昏愦口噤,偏废僵仆,蹇涩不语,生死旦夕,自非半夏、南星曷可治乎?若以贝母代之,则翘首待毙矣。” ⑥李时珍《纲目》:“脾无留湿不生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半夏能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也,涎滑能润,辛温能散亦能润,故行湿而通大便,利窍而泄小便,所谓辛走气能化痰,辛以润之是矣。洁古张氏云,半夏、南星治其痰,而咳嗽自愈。

丹溪朱氏云,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聊摄成氏云,半夏辛而散,行水气而润肾燥。

又《和剂局方》用半硫丸,治老人虚秘,皆取其滑润也。世俗皆以南星、半夏为性燥,误矣。湿去则土燥,痰涎不生,非二物之性燥也。古方治咽痛喉痹,吐血下血,多用二物,非禁剂也。

二物亦能散血,故破伤打扑皆主之。惟阴虚劳损,则非湿热之邪,而用利窍行湿之药,是乃重竭其精液。” ⑦缪希雍《本草经疏》:“半夏,柴胡为之使。辛温善散,故主伤寒邪在表里之间,往来寒热。苦善下泄,邪在胸中,则心中坚,胸胀咳逆;邪在上焦,则头眩;邪在少阴,则咽喉肿痛。《别录》亦谓其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逆上气,心下急痛坚痞,时气呕逆,亦皆邪在上焦胸中之所致,故悉主之也。

中焦者,足太阴之所治也,有湿有热,清浊不分则肠鸣,湿热胜则自汗,入足太阴故并主之。辛能散结,故消痈肿。

脾家湿热,则面色萎黄,实脾、分水、燥湿,则前证俱除,面目因而滑泽矣。

辛温有毒,体滑性燥,故堕胎也。”“半夏,古人立三禁,谓血家、渴家、汗家也。其所最易误而难明者,世医类以其能去痰,凡见痰嗽,莫不先投之,殊不知咳嗽吐痰,寒热骨蒸肺热,津液不足之候,误服此药,愈损津液,则肺家愈燥,阴气愈虚,浓痰愈结,必致声哑而死。

若合参、术,祸不旋踵。盖以其本脾家药,而非肺肾药也。

寒湿痰饮作嗽,属胃病者固宜,然亦百之一、二,其阴虚火炽,煎熬真阴,津液化为结痰,以致喉痒发咳者,往往而是,故凡痰中带血,口渴、咽干,阴虚咳嗽者,大忌之。又有似中风,痰壅失音,偏枯拘挛,及二便闭涩,血虚腹痛,于法并忌。

犯之过多,则非药可救。” ⑧陈念祖《本草经读》:“今人以半夏功专祛痰,概用白矾煮之,服者往往致吐,且致酸心少食,制法相沿之陋也。古人只用汤洗七次,去涎,今人畏其麻口,不敢从之。……此药是太阴、阳明、少阳之大药,祛痰却非专长,故仲景诸方加减,俱云呕者加半夏,痰多者加茯苓,未闻以痰多加半夏也。

”⑨张寿颐:“半夏味辛,辛能泄散,而多涎甚滑,则又速降,《本经》以主伤寒寒热,是取其辛散之义,又治心下坚满而下气者,亦辛以开泄其坚满,而滑能降达逆气也。咽喉肿痛,头眩咳逆,皆气逆上冲,多升少降使然,滑而善降,是以主之。胸胀即心下之坚满,肠鸣乃腹里之窒塞,固无一非泄降开通之效用。止汗者,汗出多属气火上逆为病,此能抑而平之,所以可止,固非肌腠空疏,卫气不固之虚汗可知。

后人止知半夏为消痰主将,而《本经》乃无一字及于痰饮,然后知此物之长,全在于开宣降滑四字,初非以治痰专长.其所以能荡涤痰浊者,盖即其开泄滑下之作用。《本经》主治,皆就其力量之所以然者而诠次之。至《别录》主治,大率皆与《本经》同义,惟多痈肿萎黄两症,盖痈肿仍是脉络之结滞,萎黄又多湿热之不通,此能主之,亦犹是开泄之力。

悦泽面目,则外敷之面脂药也。”“俗本医书,皆谓半夏专治湿痰,贝母专治燥痰,此其说实自汪切庵开之。究之古用半夏治痰,惟取其涎多而滑降,且兼取其味辛而开泄,本未有燥湿之意,惟其涎莶甚,激刺之力甚猛,故为有毒之品,多服者必有喉痛之患,而生姜则专解此毒。

古无制药之法,凡方有半夏者,必合生姜用之,正取其克制之义。而六朝以降,始讲制药,且制法日以益密,而于此物之制造,则尤百出而不穷,于是浸之又浸,捣之又捣,药物本真,久已消灭,甚至重用白矾,罨之悠久,而辛开滑降之实,竟无丝毫留存,乃一变而为大燥之渣滓,则古人所称种种功用,皆不可恃,此所谓矫枉而过其正。或者又疑古书之不可信,不亦冤耶。

”“古书每谓半夏善治风痰者辄以辛能散风作解,遂谓治大人中风,小儿惊痫,皆其祛风搜风之功。其实半夏泄降,惟积痰生热,积热气升,而内风自动者,此能降气开痰,则风阳自息,决非可以发散外感之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