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药辞海第一卷

红木耳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371页(1219字)

【概况】:

异名 红靛、一口红(《文山中草药》)。

基源 为苋科植物血苋的全草。血苋属植物全世界约70种,中国仅有1种,栽培。

原植物 血苋Iresine herbstii Hook.f.,又名红叶苋(《经济作物手册》),红洋苋(上海)。

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2m。

茎粗壮,常带红色,有分枝,初有柔毛,后除节部外几无毛,具纵棱及沟,叶对生,宽卵形至近圆形,直径2~6cm,顶端凹缺或二浅裂,基部近截形,全缘,两面有贴生毛,紫红色,具淡色中脉及5~6对弧状侧脉,如为绿色,则有黄色叶脉;叶柄长2~3cm,有贴生毛或近无毛。雌雄异株,花成顶生及腋生圆锥花序,由多数穗状花序形成,初有柔毛,后近无毛;苞片及小苞片卵形,长1~1.5mm,绿白色或黄白色,宿存,无毛,无脉;花微小,长约1mm;雌花花被片5,长圆形,绿白色或黄白色;不育雄蕊微小。

花果期9月至次年3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5卷.第2分册.225页.图版49∶1-5)

生境与分布 江苏、福建、广西、广东、云南等地有栽培,原产巴西。

。【化学】:

含Iresinin Ⅰ、Isoiresinin Ⅰ(1resininⅡ)。尚含结构未完全确定的复杂甙类成分:IresininⅢ和IresininⅣ。

参考文献 Dictionary ofA1kaloids.Chapman and Hall Ltd.,1989∶144

【药性】:

性味 苦、微甘,凉。

①《泉州本草》:“淡、微甘,凉。” ②《福建中草药》:“苦,凉。”

功效 凉血,止血。

主治 吐血,衄血,咳血,创伤出血,痢疾,痛经。

①《泉州本草》:“凉血,止血。治吐血,衄血,咳嗽带血,血气燥热。

” ②《福建中草药》:“治咳血,痢疾。” ③《文山中草药》:“舒筋活血,调经止痛。治月经不调,鼻衄,痛经,骨折。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使用注意 《泉州本草》:“孕妇忌用。”

。【临床应用】:

食疗 ①《泉州本草》:“治吐血、衄血:鲜红木耳,每次30g,水煎泡乌糖服。” ②《泉州本草》:“治皮肤燥痒:红木耳全草或叶,每次60g,合肚油炖服。”

上一篇:红木子 下一篇:中药辞海第一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