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辞海第一卷》第2396页(3929字)
【概况】:
异名 红蔻(《本草述钩元》),大高良姜(《广州植物志》),良姜子(《广西中药志》),廉姜(广东、广西)。
基源 为姜科山姜属植物红豆蔻的果实。山姜属全世界共250种;中国约有46种,2变种。
原植物 红豆蔻Alpinia galanga(L.)Willd.。
历史 红豆蔻之名始载于《药性本草》,但古代多认为红豆蔻即高良姜,如李殉《开宝本草》谓“红豆蔻生南海诸谷,高良姜子也,其苗如芦,其花如姜,花作穗,嫩叶卷之而生,微带红色,嫩者入盐,累累作朵不散落。”李时珍亦认为红豆蔻为高良姜的种子,故在《纲目》中将红豆蔻并入高良姜下,并谓李东垣脾胃药中常用它。现在商品正品应为红豆蔻的果实。
形态 植株高达2m;根状茎块状,稍有香气。叶片长圆形或披针形,长25~35cm,宽6~10cm,顶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渐狭,两面均无毛或于叶背被长柔毛,干时边缘褐色;叶柄短,长约6mm;叶舌近圆形,长约5mm。
圆锥花序密生多花,长20~30cm;花序轴被毛,分枝多而短,长2~4cm,每一分枝上有花3~6朵;苞片与小苞片均迟落,小苞片披针形,长5~8mm;花绿白色,有异味;萼筒状,长6~10mm,果实宿存,花冠管长6~10mm,裂片长圆形,长1.6~1.8cm;侧生退化雄蕊细齿状至线形,紫色,长2~10mm;唇瓣倒卵状匙形,长达2cm,白色而有红线条,深2裂;花丝长约1cm,花药长约7mm。
果长圆形,长1~1.5cm,宽约7mm,中部稍收缩,熟时棕色或枣红色,平滑或稍有皱缩,质薄,不开裂,手捻易破碎,内有种子3~6颗。花期5~8月;果期9~11月。(图见《中国植物志》.第16卷.第2分册.73页.图版21)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1300m山野沟谷阴湿林下或灌丛和草丛中。
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云南。亚洲热带地区广布。
。【生药】:
采集 秋季果实变红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鉴别
性状 果实椭圆形,中间稍收缩,长8~15mm,直径7~10mm;表面红棕色或淡棕色,光滑或有皱纹,顶端有淡黄色残留花被,长2~5mm,基部有果柄痕;果皮薄而脆,易破碎,内面淡黄色,子房3室,中轴胎痤,每室有种子2枚,种子块往往与果皮脱离。种子呈四面体,背面稍隆起,长宽约4~5mm;表面黑棕色或红棕色,外被浅棕色膜状假种皮;胚乳灰白色。
气香,味辛辣。
以粒大、饱满、不破碎、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假种皮细胞4~7列,圆形或切向延长。种皮的外层为1~5列非木化厚壁纤维,呈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3~45μm,其下为1列扁平的黄棕色或深棕色色素细胞;油细胞1列,方形或长方形,直径16~54μm;色素层细胞3~5列,含红棕色物;内种皮为1列栅状厚壁细胞,长约65μm,宽约30μm,黄棕色或红棕色,内壁及靠内方的侧壁极厚,胞腔偏外侧,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充满淀粉粒团,偶见草酸钙小方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及脂肪油滴。
理化 取样品粉适量,加水蒸馏,提取的挥发油用无水硫酸钠脱水后,点于硅胶G-CMC板上,以己烷-乙酸乙酯(85∶15)为展开剂,以樟脑、芳樟醇、1.8-桉油素为对照。展距17cm,用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斑点大多显蓝黑色。(图见《中药材薄层色谱鉴别》.图366)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果实的挥发油中含21种成分,其中有:α-蒎烯、β-蒎烯、1,8-桉油精、芳樟醇、柏木脑、丁香油酚、乙酰丁香酚、苯乙醇[1,2]。
果实尚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酯(1’-Acetoxy-charicol acetate)和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酯(1’-Acteoxy eugenol acetate)[2]。种子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酯、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酯、石竹烯氧化物、石竹醇Ⅰ,Ⅱ、正十五烷和正7-十七碳烯[3]。种子尚含二萜化合物:Galanal A,B、Galanolactone Ⅲ、(E)-8β-(17),12-labddiene-15,16-dial和(E)-8β-(17)-epoxylabd-12-ene-15,16-dial[4,5]。
参考文献 [1]中草药 1982∶13(7)∶43 [2]中药通报 1988;13(6)∶34 [3]中药材 1987;13(3)∶49 [4]CA 1988;109∶89739n [5]CA 1989;110∶p219069ch
。【药理】:
①抗溃疡作用 从红豆蔻种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的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醋和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酯[1],给节食48h后进行幽门结扎手术的大白鼠ip剂量为2~10mg/kg,18h后解剖检验,发现这两种成分都有明显的抗溃疡活性。
合成的dl-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酯也能明显降低胃酸分泌量[1]。日本已将这两种成分注册为抗溃疡药物,取得专利[2]。 ②抗菌作用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能杀灭同心发癣菌、须发癣菌和深红色发癣菌,能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3]。
种子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四个双萜烯类,其中一个(E)-8,17-epoxylabd-12~ene-15,16-dial已注册为杀真菌药取得专利[4]。
③抗癌活性 果实的甲醇提取物中分得多种化合物,又将其中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酯和1’-乙酰氧基丁香酚乙酸酯,给小白鼠ip 10mg/kg的剂量,连续5d,发现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后者的毒性比前者低。
与其它合成成分比较,1’-乙酰氧基对抗癌活性很重要,估计其作用机制与亲核攻击有关[5]。
参考文献 [1]Chem Pharm Bull 1976;24(10)∶2377 [2]CA 1974;81∶68544h [3]Planta Med 1985∶507 [4]Japan Kokai Tokyo Koho JP59/46,202(CA 1984;101∶105785s) [5]Planta Med 1987∶32
。【药性】:性味 辛,温。
①《药性论》:“苦、辛。” ②《开宝本草》:“辛,温。” ③《纲目》:“辛,热。” ④《中国药材商品学》:“辛,温。” ⑤《中药志》:“辛,温。”
归经 《纲目》:“入脾、肺经。”
功效 燥湿醒脾,散寒,消食。
主治 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噎膈反胃,疟疾,痢疾,饮酒过多。
①《药性论》:“冷气腹痛,消瘴雾气毒,去宿食,温腹肠,吐泻,痢疾。” ②《本草拾遗》:“治肠虚水泻,心腹绞痛,霍乱,呕吐酸水,解酒毒。” ③《纲目》:“治噎膈反胃,虚疟寒胀,燥湿散寒。” ④《本经逢原》:“止呕进食,大补命门相火。” ⑤《医林纂要》:“温中散寒,醒脾燥湿。” ⑥《南宁市药物志》:“外用治汗斑。” ⑦《中国药材商品学》:“有燥湿散寒,消食解酒之功能。用于脘腹冷痛,呕吐,噎嗝反胃,吐酸,泄泻等症。
⑧《中药志》:“有温胃,散寒,行气,止痛的功能。用于脘腹寒痛,胃寒吐泻,消积食滞,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6g。外用:研末搐鼻或调搽。
使用注意 阴虚有热者忌服。
①《药性论》:“多食令人舌粗,不思饮食。” ②《生生编》:“最能动火伤目,致衄,食料不宜用之。” ③《纲目》:“脾肺素有伏火者禁用。”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红豆蔻丸(《圣惠方》)治腹痛体冷,呕沫,不欲食:红豆蔻(去皮)、荜茇、桂心、白术、当归(研微炒)、人参(去芦头)各15g,附子30g(炮裂,去皮、脐),白豆蔻1g(去皮),干姜15g(炮裂,锉)陈橘皮1g(汤浸,去白瓤,焙),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1g。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200~300杵,丸如梧桐子大。不计时候,以生姜汤下30丸。
单方应用 《卫生家宝方》:“治风寒牙痛:红豆蔻为末,随左右以少许搐鼻中,并掺牙取涎,或加麝香。”
。【医药家论述】:
黄元御《王楸药解》:“红豆蔻,调理脾胃,温燥湿寒,开通瘀塞,宣导瘀浊,亦与草豆蔻无异,而力量稍健,内瘀极重者宜之。上热易为鼻衄、牙疼之家,尽属中下湿寒,胆火不降,当温燥中下,候上热不作而用之。去壳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