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367页(784字)
①我国少数民族之一。
自称傈僳。史称栗漱、栗、力、、栗蛮、蛮等。人口57,4856万人(1990年),与彝、哈尼、拉祜、纳西等属同一族源,是古代南迁氐羌的后裔,唐代史书称“栗粟两姓蛮”,“栗粟二姓”,或“栗蛮”、“施蛮”、“顺蛮”、“长裈蛮”,均属乌蛮,分布在川滇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元、明时期,受纳西族封建领主统治,16世纪傈僳族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兵丁和劳役之苦,跨过澜沧江,翻过碧罗雪山进入怒江。
19世纪又有几次大迁徙:1803年(嘉庆八年)恒乍绷起义后大迁徙;1821年(道光元年)永北唐贵起义后大迁徙;1894年(光绪20年)永北丁洪贵、古老四起义后的大迁徒。傈僳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迪庆、大理、楚雄、德宏、巍山各州,丽江、保山地区及耿马临沧一带,四川凉山州及攀枝花市和米易县、盐边县也有小片聚居或散居。
新中国建立前,怒江地区土地以个体农民私有占主要地位,但还有浓厚的原始公有制残余,贫富尚不悬殊。虽已进入农业经济,但采集和狩猎还占一定比重。兰坪县和其他内地县的傈僳族多数已进入封建地主经济。傈僳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房屋主要为干栏式和木楞式。以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为主。
民风淳朴,路不拾遗,户不上锁。过去交通十分闭塞,现在城乡公路已连成网。1954年成立自治区,后改为自治州。过去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现在金属矿开发冶炼,非金属矿大理石、盐矿的开采和加工,榨糖,竹木采伐等已初具规模。
傈僳族能歌善舞,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丰富多彩。传统节日有阔什节、温泉歌会、刀杆节、火把节等。
②民族知识丛书之一。王恒杰着。
1987年9月民族出版社出版。全面介绍了傈僳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历史、社会经济、衣食住行、风俗习惯、氏族图腾以及影响深远的反封建王朝、土司,反帝国主义的斗争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