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民族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第416页(373字)

古代洱海地区遗存的音乐文物。

共两具,编号称甲鼓、乙鼓。甲鼓,1978年8月出土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苴力三岔路村。通高26厘米,面径26.8厘米。通体可分胴、腰、足三段。

胴部突出超过鼓面,腰部骤收,后又向外微扩至足部。胴部与腰部交接处有对称的两对双耳。鼓面中心饰太阳纹,最内层饰八小角,外饰六角弧形光芒二晕。腰部四周有18根直线凸棱,凸棱下部成三叉形。

腰与足部交接处有方形云雷纹。乙鼓于1979年8月在弥度县苴力青石湾村出土,与甲鼓出土之处相距约4公里。通高14厘米,形制与甲鼓类似,但鼓面中央六角光芒中之两光芒夹角处标有一箭头,指向铜鼓一方偏耳,为铜鼓纹饰之罕见。经考古推断,两鼓皆为战国时期遗物。

当为洱海地区白族先民青铜文化遗物。甲鼓现存弥度县文物管理所;乙鼓现存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