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雷马克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15:4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09页(628字)

【生卒】:1925—

【介绍】:

美国动物心理学家。

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亚伯丁。1945年入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心理学,1949年、1951年、1955年先后于明尼苏达大学获实验心理学的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52年起任该校心理学讲师,1954年转任叶克斯灵长目生物实验室助理实验心理学家。

后任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助教和副研究员。

1956年任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处研究员,三年后任美国心理卫生拨款会主要审查员。1963年任加利福尼亚大学巴巴拉分校心理学教授。1972-1973年任美国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特别研究员。1980年任耶路撒冷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为美国科学发展协会会员、实验心理学家学会会员。长期从事动物心理的研究,尤其对黑猩猩的语言、自我概念、推理等进行大量实验研究。主要学术观点与成就:(1)发现强化与效果律的一些规律。提出有机体从事各项活动的内在价值不同,其经常从事的活动亦不同。

采用一定手段可对被试从事的一系列活动的价值作出评估,按喜欢程度排序。改变动机作用可改变活动之间的强化关系。

(2)提出普雷克原理。

1965年提出行为矫正原理,认为自然发生的行为频率有高低,高频率的行为可用以强化低频率的行为,教师应注意观察和记录学生在自由支配时间内频繁发生的和不常发生的行为,有意将前者作为正强化物以强化后者。获巴黎费森基金会国际科学奖。着有《类人猿与人的智慧》(1976)、《类人猿的理智》(1983)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