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

书籍: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 更新时间:2018-11-19 00:14:4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下》第1593页(1316字)

【生卒】:1619—1692

【介绍】:

明清之际哲学家、教育家。

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年隐居湘南(今衡阳县曲兰)石船山,后人称船山先生。青年时与友人组织“匡社”,立志匡时救国,但拒绝参加张献忠农民起义军。

崇祯举人。明亡,举兵于衡阳,阻清兵南下,事败遁迹衡阳,筑土室于石船山,从事着述和授徒,长达四十年。生活清贫,以收徒自给。学识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均有研究,精经史之学;哲学成就尤大,总结和发展了古代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反对“理先气后”说,认为“气”是宇宙的根本,“言心言性,言天言理,俱必在气上说,若无气处则俱无也”(《读四书大全说》卷十)。

指出“气原是有理底,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读四书大全说》卷一)。

在道、器关系上,认为“器”是根本,“天下惟气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周易外传》卷六)。在理、欲关系上,反对“理”和“欲”的绝对对立,认为“厌弃物则”,即“废人伦”。

“私欲之中,天理所寓”(《读四书大全说》卷二十六),“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强调“若无私欲,即无圣学”(《读四书大全说》卷四)。反对“主静”说,认为“太虚本动”,“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周易外传》卷六)。事物是变化日新,“推故而别致其新”。

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处于对立统一中,“一之体立,故两之用行”,“非有一,则无两也”。肯定“互以相成,无终相敌之理”。指出认识是“形”(感官)、“神”(思维)、“物”(认识对象)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在知、行关系上,反对“知先行后”说,强调“行”是“知”的基础,“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主张“知行相资”(《张子正蒙注》卷一)。在其本原论、理欲论、认识论、动静观的基础上,构建了他的人性论和教育学说。认为人性是天赋的“自然之资”,即是与生俱来的目、耳、鼻、心等感官、心官及其各种机能,他称之为“生之理”。“夫性者何也?生之理也,知觉运动之理也,食邑之理也,此理禽兽之心所无,而人所独有也”(《四书训义》卷三十五)。此“生之理”的基本特征,就是不断地生长,人性即是在“新故相推”中“日生而日成”,“目日生视,耳日生听,心日生思”(《尚书引义》卷三)。

凡人均具有能通过习而不断生长的认识能力,所谓“习成而性与成”。故善恶不可以性域,智愚并非先天决定,“性为最初之生理,而善与不善皆后起之分涂也”(《四书训义》卷三十五)。教育当因人性之所近,实之以学,成乎其性,若人人皆尽己之可尽之能,则未成善性者可成,已成恶性者可革。

以为学不但资于闻见,还须因象以见道,自表达里,才能喻所以然之故。

学思须相资,以思为重。由于人的先天才质不齐,有敏钝之别;人的志量不同,有大小之差;人的习染不一,有良莠之分,故施教须因人而异,因材启发。

认为知之非难,而行之惟艰,故教学必着于行,而非徒讲习,静坐论道。指出童蒙教育当豫养于先,正其志以端其始,不要迫以小成,而要量资循序,使之由近小者入道,如此则学易卒业,而教易成功。着有《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等,后人编为《船山遗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