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校教育

书籍: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 更新时间:2018-11-06 14:43:28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第458页(774字)

学校产生以后至工业革命以前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时期,生产的发展、剩余生产品的出现,促成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大发展,使社会进入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与上述情况相适应,古代教育形成如下特点。

(1)教育脱离原始的自然形态,从生产、生活、劳动中分化出来,成为具有独特社会职能的社会现象。

出现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机构——学校,但体系极不完备。(2)教育内容丰富起来,由于文字的产生,体脑劳动的分工,人类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上升为知识,出现了图书典籍。

学习文字、书本知识、统治阶级伦理道德和一定的军事知识技能,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教育内容仍很贫乏,自然科学不被重视。(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严重脱离。

读书人不参加生产劳动,劳动者得不到受学校教育的权利。(4)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阶级性。享受学校教育是贵族地主统治阶级的特权。

学校根据“劳心者治人”的原则培养脱离生产的统治者。广大劳动人民仍然只能在劳动中接受自然形态的教育。

教育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职能受到极大局限,而教育的政治价值却十分突出。

进入封建社会后,增加了新特点。

(1)学校体制逐渐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的古代学校教育体系。如中国春秋末期产生的私学,历代与官学并存,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单一局面;汉代出现研究专门学问的大学——太学;唐代发展了职业性专科学校,开设了数学、医学、天文等自然科学科目;唐末又出现了书院。

西方学校教育也有了发展。(2)教育在具有阶级性的基础上突出了等级性和宗教性。

等级性表现为统治阶级子弟也要按其家庭出身、父兄官职品阶进入不同等级的学校,学校与出仕授官、权利分配联系起来,增加了学校的社会选择功能。宗教性主要指中世纪西方教育为教会所垄断,教学内容贯穿着神学精神。

参见“中世纪教育”。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