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府儒学

书籍: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 更新时间:2018-11-19 00:19:1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第686页(462字)

地方官学。

宋天圣七年(1029),太守张士逊建学于府治(今江苏南京)浮桥东北。景祐中,陈执中徙于府治东南。建炎兵毁。嗣后屡有修复。

南宋初改称建康府学。素以财丰称,自天圣七年朝廷给田四十顷,至景定间,拥有学田共九千三百八十余亩,坊场三岁入钱二万四千余贯,芦场二岁入钱四千三百余贯。通而计之,岁入米三千八百八十余石,菽麦四百石,钱四万一千余贯。设提督钱粮官专司之。

元改为集庆路学,因宋制。

明洪武初,改建为国子学。洪武十四年(1381),别建国学于鸣山下,复为府学。嘉靖十年(1531),增启圣祠、敬一亭。

万历中,周继、喻棨、王汝宠等相继修葺,殿堂庖廪书斋楼舍,“皆爽垲壮雅,冠于一时”。明王守仁尝云:“应天(明改称应天府)为首善之地,豪杰俊伟后先相望。”明焦竑作记称:“古无暇论,即近出斯学者,如:杨刑侍、倪太宰以器识称,梁端肃、周襄敏以政事显,丁中丞、景宫允以驯行倡,顾司寇、陈翰讲、刘清惠以文学着。”(《澹园集·应天府重修庙学记》)清顺治九年,复原称。

自宋至清,绵延不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