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绍轩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8:57:33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第138页(740字)

【生卒】:1911.11.20—

【介绍】:

原名胡汉华。

号绍轩。笔名有少仙、邵仙、吴寒花等。

湖北大冶人。1931年毕业于武昌高师后,任湖北省立实验学校教员兼研究部副主任。

先后同友人组织晶底剧社、黄鹤剧社,公演自己编导的群众歌诵剧《斗争》等剧目。同时开始发表小说、散文、文艺评论和论文。

1933年与项震东合编文艺期刊《蒺藜》,共出4期。1935年与魏绍徵发起组织武汉文艺社,主编《文艺》月刊。1937年10月.与张惠良、甘运衡等50人组织铁剧社,在汉口上演自己编导的《卢沟桥》等剧。同年11月起主编《文艺战线》旬刊,共出9期。1938年与老舍、阳翰笙等27人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兼总务干事。1939年3月起任教育部编辑,在社会教育司戏剧组工作。

其间与妻子谭影等人组织青木关话剧团,演出自己编导的《病院枪声》、《香港一妇人》、董每戡编剧的《保卫领空》等剧,从事抗战宣传活动。并在《抗战文艺》、《工人月刊》等报刊发表《煤炕》、《长江血》、《外国记者坐飞机》等剧作。1943年参与筹建国立中央民众教育馆。

该馆成立后任编辑,致力于改良傀儡剧的实验,并在《社会教育》杂志主编《戏剧讲座》专辑。

1945年在四川巫山县立中学任教务主任兼代校长。抗战胜利后回武汉,任《武汉日报》副刊主编、主笔兼资料室主任。同时恢复武汉文艺社,自任社长和《文艺》月刊主编,并举办话剧演出、美术展览等活动。作品还有:戏剧集《第七号人头》,四幕剧《铁砂》、《否极泰来》,散文小品集《双华集》,论着《中国新文学教程》、《战时戏剧论》,叙事长《大冶矿工之歌》等。

1948年携眷去昆明定居。

建国后曾任云南省文联编辑,后在昆明市文化局戏剧研究室工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