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菊隐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9:02:37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第164页(805字)

【生卒】:1905.12.11—1975.2.28

【介绍】:

原名焦承志,号居隐。

曾用名菊影。笔名有孔忧等。天津人。在天津读中学期间,因受五四运动影响,曾与同学组织剧社,自编自演过一些剧目。

1924年进北平燕京大学政治系国际问题专业读书时,翻译莫里哀、哥尔多尼等人的剧本。1928年任北平第二中学校长,兼北平研究院出版部秘书。1929年出版《现代短剧译丛》(收欧美短话剧十一个)。1931年创办北平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校长,曾为该校学生排演和整理加工《孔雀东南飞》、《汾河湾》等剧。

1935年去法国巴黎大学当研究生,专攻戏剧。博士论文写的是《今日中国之戏剧》和《唐宋金之大曲》,还写有《亨利·贝克戏剧中的社会问题》,在法国出版,是第一部中国人以外文介绍中国戏剧的书。

1938年获得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广西大学文史系、广西教育研究所、西北师范学院外文系教授,四川江安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话剧科主任,重庆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主任,是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的常务理事和研究组副组长。此外,还从事话剧导演、戏剧理论研究和译述工作。

抗战胜利后,任北平师大英文系主任,创办北平艺术馆和中华戏校的校友剧团,参加排演话剧《夜店》、《上海屋檐下》,京剧《桃花扇》和《九件衣》等。建国后,曾任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兼西语系主任。1952年起,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一副院长、总导演兼艺术委员会主任,导演了《须沟》、《耶戈尔·布利乔夫》、《关汉卿》、《茶馆》、《符》等中外各剧数十个,发表了《略谈话剧的民族风格和民族形式》、《〈武则天》导演札记》、《和青年作家谈小说改编剧本》等文章,翻译了契诃夫的全部剧本、丹钦科的《文艺·戏剧·生活》、高乃依的《希德》、左拉的《娜娜》等,为我国话剧艺术的发展和戏剧理论的建树,在演剧艺术、文艺创作、戏剧教育、剧场建设的各个方面,作出了贡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