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符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9:10:4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第310页(723字)

五幕历史剧。

郭沫若着。1942年10月重庆群益出版社初版。剧作取材于《战国策·魏世家》和《史记·信陵君列传》,围绕窃取符救赵的历史故事,展开了信陵君与魏安厘王之间的抗秦派与投降派、正义力量与反动势力的戏剧冲突,成功地塑造了坚毅深沉、富有政治远见、具有合纵抗秦雄才大略的杰出政治家信陵君的形象,同时出色地塑造了两个爱国女性的形象:有胆识,重义气,敢于反抗专横暴戾的巾帼英雄如姬夫人;深明大义,爱国爱民的贤母魏太妃。

热情地歌颂了反侵略、反投降,为祖国和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崇高品格。

同时,剧作也无情鞭挞了魏安厘王的专制暴虐,妒贤嫉能、畏秦如虎,昏庸偏狭的卑劣嘴脸,特别是揭露了他为了排斥异己,置外敌于不顾,而向国内爱国力量下毒手的无耻行径,而这“是有些影射的用意的,因为当时的现实与魏安厘王的‘消极抗秦,积极反信陵君’,是多少有点相似”(郭沫若《由〈虎符〉说到悲剧精神》)。作者着意描写信陵君和魏安厘王的矛盾冲突,突出他们之间爱国与卖国、抗争与投降的斗争,使剧作获得了强烈的现实效果。

剧中如姬夫人引匕自刎,信陵君之母被赐剑自尽的悲剧性结局,不仅揭露了黑暗的浓厚,而且也起到了“号召斗争,号召悲壮的斗争……鼓舞方生的力量克服种种困难,以争取并巩固胜利”(郭沫若《由〈虏符〉说到悲剧精神》)的作用。剧作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精神,丰富的想象,奔放的激情,把和剧融合在一起,尤其是如姬夫人墓前自刎的独白,抒发了如姬刚烈、贤淑的情怀,揭示了为坚持真理而死的人生哲理。

这部剧作不仅是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这一时期历史剧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

上一篇:草莽英雄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