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世师表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9:11:14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第314页(646字)
四幕七场话剧。
袁俊(张骏祥)着。初刊1944年3-4月《时与潮文艺》第3卷第1-2期。1944年10月重庆新联出版社初版。同年10月16日中电剧团在重庆首演。
剧本以五四运动至抗日战争时代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为人师表的大学教授林桐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旧社会走过的坎坷道路。他廿五岁自学成才,被老教授方义逵破格聘任为大学教师,曾遭到种种讽刺和非议。五四运动中他率队游行,被逮捕扣押。抗战初起,北平沦陷,他率队迁校,到达长沙后,形势日趋险恶,又率全校师生徒步到昆明,途中爱子夭折,他也未离开师生队伍。到昆明后,生活极度困难,妻子病重,竟无钱买药。向校长求借,也遭拒绝。多少挫折困难,始终未被压垮。他忠于职守,诲人不倦,懂得能把一个人的知识、幸福分给许多人,是最大的快乐,理解他、尊重他、热爱他的是老教授方义逵,妻子、女儿和他的学生。
剧本也揭露了那些混迹学界而破坏教育、残害青年者,或在危难时刻弃学经商发国难财者,或投靠敌伪做文化汉奸者的丑恶灵魂,他们同林桐形成鲜明的对比。“剧本没有曲折的故事和轰轰烈烈的场面,而是通过感人的日常生活细节,表现林桐为教育事业坚贞不渝的精神。从实际生活出发,比较真实地概括了‘五四’至抗日战争期间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走过的道路。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热情歌颂在黑暗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坚贞自守的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悲惨生活和苦难遭遇作了深刻的反映,真切感人,是抗日战争时期出现的重要剧作之一。
上一篇:称心如意
下一篇: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