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战国铜镜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6 13:33:39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457页(580字)

一种照容工具。

湖南地区是战国时期诸国中出土铜镜最多的地方。特别是长沙一带。2000座楚墓中共出土铜镜470余面,大约有1/4的楚墓出有铜镜,过去着录中所称的“淮式镜”,大部出自该地区。《湖南出土铜镜图录》一书中记载楚镜有40多种不同的纹饰。

最早的是春秋晚期的圆形素镜,之后有弦纹镜,或在素镜上添绘花纹。再后出现了纯地纹镜、山字镜。

纯地纹镜主纹饰羽状纹或云雷纹,图案作四方连续式排列。山字纹镜是湖南楚镜中主流,数量最多,制作精美,极富特色,其图案作二叠式或三叠式,主纹有四山纹和五山纹两种。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一件为六山纹,有出土于湖南之说。

四山镜占出土铜镜总数的90%以上,其地纹均饰羽状纹,中间层作网形连叶状、网形花叶状或绶带状。以后又出现了方连纹镜、兽纹镜、纹镜、蟠螭纹镜等。方连纹镜又称菱花镜,羽状纹地,主纹饰方连纹和水仙花小花朵。

兽纹镜主纹为长尾兽和各种变形兽状图形,线条作凸面铁线白描式,怪兽环绕作起伏状排列,给人以劲健和奔腾之感。龙纹镜主纹线条作折平式,状如剪纸,龙形作张牙舞爪状,三龙或四龙缠绕环转。战国末期则出现了连弧纹镜。长沙地区楚镜化学分析结果:含铜66.33%~71.74%,含锡19.623%~21.992%,含铅2.69%~3.363%,余为少量的锌、锑、镍、铁等,属含锡较高的锡青铜。

上一篇:兔毫竹管毛笔 下一篇:刻纹铜匜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