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联”提倡报告文学

书籍: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 更新时间:2018-11-21 16:49:2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二卷散文卷》第8页(551字)

报告文学在我国的大量兴起,是由“左联”提倡的。

1930年8月4日“左联”执委会的决议第一次提出:“创造我们的报告文学(Reportage)吧!这样,我们的文学才能够从少数特权者的手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大众的所有。”(《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新的情势及我们的任务》)接着产生了三十年代最早的、刘志清(柔石)所写的报告文学《一个伟大的印象》。次年11月,“左联”执委会的决议又把“研究并且批判地采用中国本有的大众文学,西欧的报告文学”,作为无产阶级文学大众化的“新任务”,号召组织和开展工农大众的文艺通讯员运动。

(见《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这样,报告文学的写作运动,就随着工农大众的文艺通讯运动开展起来了。

“左联”的文艺刊物《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月报》、《文艺月报》、《文艺》、《海燕》、《夜莺》、《文学界》、《光明》等,以及上海的其他报纸的文艺副刊,都相继发表了许多报告文学。1932年,阿英以“南强编辑部”的各义编选的《上海事变与报告文学》,是我国第一部冠以“报告文学”名称的作品集。

1936年,茅盾等人发起的《中国的一日》的征文运动,把报告文学的写作推向了高潮,而夏衍在《光明》创刊号上发表的《包身工》,标志着我国报告文学的创作趋向成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