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贫俭富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第651页(557字)

韩非子关于消费管理对社会贫富差别影响的思想。他认为,社会中的贫富差别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奢与俭就是贫富转化的条件。俭是由贫变富和富上加富的条件;奢是由富变穷或是穷者更穷的条件。在他看来,如果人们的生活条件原来都差不多,又没有额外的收入,惟独有一部分人富裕起来,那这部分人不是因为勤劳就是因为节俭。反之,如果都没有受到天灾人祸的打击,惟独有一部分人变穷,那这些人不是因为懒惰就是因奢侈。“今夫与人相善也,无丰年旁人之利,而独以完给者,非力则俭也。与人相善也,无饥馑疾疚祸罪之殃,独以贫穷者,非侈则惰也。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显学篇》)。

从奢贫俭富的观点出发,韩非子反对以富济贫,认为那就等于以勤济懒,以俭济奢。“今上征敛于富人以布施于贫者,是夺力俭而与侈惰也”(同上)。这岂不成了鼓励奢侈,打击节俭,成了奖惰罚勤,使“无功者得赏”,有功者被罚。所以他认为以富济贫,既无助于生产也无助于消费。韩非子认识到消费中的奢俭对贫富有影响,这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封建时代的贫富差别,劳动者的贫富,主要并不是因为他们奢侈和懒惰,而是封建地主阶级及其国家压迫剥削的结果。因此韩非子的这一思想也同时反映了他维护封建剥削者利益的偏见。

上一篇:人口消费论 下一篇:重本抑末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