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 理解人性 1927(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第224页(18530字)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有世界性影响的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和社会教育家,是精神分析学派中最早带有社会心理学倾向的人物。他开创了个体心理学,其理论不仅对荣格、霍妮、弗罗姆、沙利文、罗洛·梅、罗杰斯等人有过启发,而且今天仍在《美国个性心理学杂志》上通过美国个性心理学协会继续得到促进和发展。

阿德勒于1870年2月17日出生在维也纳郊区的一个中产阶级的犹太人家庭,幼年多病,4岁才会走路,5岁患重病几乎致命,以后决定当一名医生。1895年获维也纳医学院博士学位,后转向神经症的病理研究。1902年开始参加弗洛伊德的每周讨论小组,并成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后来担任该会会长。1911年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开始开创自己的学派和刊物。他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学派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和追随者,发展到欧洲各地,成立了34个地方学会。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阿德勒作为医生在奥地利军队中服务。1919年在维也纳的学校系统中创办了第一所儿童指导诊所,不久在他的领导下又创建了30多所。在20世纪20年代,他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他曾到许多国家讲学。1926年到美国,受到热烈欢迎。1934年定居美国,在长岛医学院任医学心理学教授。1937年5月18日,阿德勒在一次疲劳的旅行讲学中逝世于苏格兰的阿伯丁。

阿德勒写了不少着作和文章,其中大部分是对非专业人员的公开演讲。如《个体心理学的实践和理论》(1914)、《理解人性》(1927)、《自卑与超越》(原名《生活对你应有的意义》)(1932)、《生活的科学》(1929)、《神经症的构成》等。

阿德勒毕生关心人的成长和社会教育,并以此作为他工作的动力。本世纪20年代,他在维也纳人民学院的露天讲坛面向公众进行心理学讲演,并温和而耐心地回答人们的问题。这每周一次的讲演持续了整整一年,讲稿汇集起来并加以整理加工,就成了这部着作:《理解人性》。

本书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个部分,作者用简明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对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阐述,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剖析,着重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旨在帮助普通人正确理解人性,更好地处理日常关系,减少生活行为中的错误,共同致力于社会和社区生活的和谐发展。

《理解人性》一书包括两大部分和一个附录。现将每章的主要内容依次加以介绍。

第一部分 个体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引言。

人性问题需要慎重把握。不仅专家应懂得它。让人人都理解人性,才是人性科学的正确目标。如果人们有较多的人性知识,则相处会更容易一些,冲突会更少一些。

人格具有整体性、统一性。个人的生活风格早年就形成了,而且始终不变,如其性格不良,则教育转变他很难,需要乐观、耐心、克服个人虚荣心。我们有责任帮助那些不幸福的人调整其错误的人生观,改变其行为模式,使其获得幸福。

第1章 精神

阿德勒认为精神仅属于有生命、能自由活动的生物体,它与运动密切关联。与环境的变化相关联的一切困难都要求精神能预知未来,积累经验,发展记忆,以使生物体更适于生存。

精神生活是一系列既采取攻势又寻求安全庇护的活动,其最终目的是要保证人这个生物体在地球上的长久生存,并使他安全地成就其发展。与世隔绝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想象的,实际上,精神器官的功用即为调节个体状况以适应不断运动变化的外部环境。

人的精神生活是由其目标决定的。正是在这一无时不在的目标的决定、推动、规定和指引下,人才可能进行思维、感觉、希望或梦想,精神才可能进化、发展,而这一目标本身是由生命的动力决定的。由此可见所有的精神生活现象都可以被视为对某个未来情势所作的准备。因此个体心理学将人类精神的所有外在表现均视为朝向一个目标的运动。精神生活中的运动也只有在恰当的目标确定后才会必然发生。其目标可依据个体的种种活动进行推断。

每个人的行动都指向着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受着环境给予儿童的那些影响与印象的决定。每个人的目标很可能在人生之初的那几个月就形成了,因为当人还是婴儿时,影响灵魂生活的基本要素就已经确定了。在此基础上,一个上层建筑就形成了,它可能不断地受到规定、修改、影响或改变,繁杂多样的影响很快就会逼使儿童形成一种对于生活的明确态度,并调整他对生活提出的问题所作的特殊的反应方式。

和成人一样,儿童也有追求超越的欲望,并想从这优越感中获得安全感去适应生活,从而迈向他在此之前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但不能用测度成人精神的标准来测度儿童的灵魂,而要更深入地观察儿童,慎重推断他的生活目标,引导他形成乐观主义倾向的性格:有勇气、豁达豪爽、坦白率直、有责任感、勤奋用功等。因为悲观主义倾向的儿童懦弱胆怯、沉默内向、疑惑不信,世界在他眼前是阴郁灰暗的,他的目标总是不可企及的远离人生的战线。可见,人的精神生活目标对于性格形成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第2章 精神生活的社会性方面。

人是社会的人,要了解人的思维方式就必须审视他的同伴关系和社会背景。要了解人的心理活动、人格特征就必须了解他的人际关系和他对别人的态度。但社会背景是不断变化的,令人难以把握,故唯有假定我们社会生活的逻辑是存于这颗行星之上的终极真理,假定我们克服不健全的组织和人的能力的局限,就能一步步地接近这个绝对真理。

社会生活法则自发地发挥着它的作用,制约着我们的生活状况。社会的需要调整着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人的社会生活先于其个人生活,没有人能够脱离开人的社会而单独存在。社会是人延续其生存的最好保证,因为靠着社会中的劳动分工,每一个体使自己从属于群体,这样整个物种才得以继续存在。而人也是在学会了劳动分工后,才学会了如何确证自己的。

达尔文指出:从未发现过单独生活的弱小动物。阿德勒认为人也是不得不群居而得以生存的低等生物,这种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常呈现于个体的意识之中,并随时随地刺激他发现一个更好的能使自己适应自然的方法和手段。同时,由于精神器官能影响适应及安全感的获得而出现了对精神器官的必然要求:对突发事件迅速作出反应,并补偿人在机体上的缺陷。可见灵魂发展为今天这样一种能思维、感知和行动的器官正是人类不断适应的结果。在适应过程中社会起着根本性作用,精神器官必须承认和服从社会生活的条件,其所有能力都是在社会生活的逻辑这样一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语言是人类适应社会生活的独特产物,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纽带,在人类灵魂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语言是思维、道德、审美感等形成的前提,它们又共同成为旨在防止文明崩溃解体的个人之间的联系纽带。

阿德勒提出社会感的发展程序是影响人格的重要因素。法典法规、教育等所有有助于确保人类生存的规则都必须受制于社会这个概念,精神器官最重要的功能也是对社会的适应,评价人格的好坏也只能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衡量一个人是看他对全人类的价值。由此可知,理想的人是能够克服前进路上种种困难的人,是对全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社会感得到高度发展的人。不培养深厚的社会感,就不会有人的健康成长。

第3章 儿童与社会。

阿德勒提出没有社会的保护,人的生命就不可能进化发展,人与人相互依存,关系密切。他在本章讨论了儿童面临的一些关系。婴儿面对的是一个既给予又剥夺,既等待他去适应又能给予他以满足的世界。他的灵魂中出现了要长大,要长得和别人一样强壮,甚至更强壮的愿望。他通过学习成人的活动方法或夸大表现自己的弱小无力达到支配控制他周围成人的目的。从儿童的行为可看到他对环境的反应:一些儿童努力获得权力和勇气从而得到承认,另一些则利用自己的弱小无力来投机。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类型。可塑性的基础在于儿童竭力想使他的软弱无力得到补偿。许多天才、能人的产生皆因这一不足感的刺激。有器官缺陷和丧失勇气的儿童常常面对的是敌对的环境,其心灵日后很可能扭曲、畸形发展。

儿童不得不去适应他无力变更的现实,在此过程中,他灵魂发展中遇到的障碍常会阻碍或歪曲他的社会感的发展。阿德勒描述了身体重要器官有缺陷的儿童、父母对子女过于冷漠的儿童、受溺爱和过分保护的儿童面临的困境及对其心智、性格等方面发展的不良影响,这些现象共同的特点是使儿童与社会相隔离。人是社会存在物,只有把儿童置于特定具体环境中才能把握其人格。阿德勒认为人生之初的强烈刺激将影响其一生的生活态度;儿童出生几个月后,其行为模式即已形成,并日渐清晰,不会再变化。生而有之的社会感将伴人一生,它可能受到歪曲、扩大或拓宽,因此有必要将人理解为一种社会存在物,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人类的行为。

第4章 我们生活的世界。

阿德勒是目的论者,强调个体的生活目标对其发展的影响,他在本章阐述了形成宇宙观的几种要素(知觉、记忆、想象等)和反映生活世界的心理机制:幻想、梦、移情与认同、催眠与暗示。

人必须适应环境,心理机制需要从外界接纳印象,并根据对世界的理解,按人生之初形成的理想行为模式去追求一个确定的目标。目标的确立必须以变化的能力和一定的运动自由为前提。在儿童用以征服世界的所有器官中,感觉器官是最重要的,它们决定着他与世界的基本关系。儿童凭着他较为敏感的器官从外部世界搜集印象,形成他对所处世界的总体看法,如孩提时代器官缺陷,就会影响他的宇宙观,进而影响他以后的发展。

无所不在的目标决定一个人的所有活动。每个人看重的只是切合于自己目标的东西,同样,一个儿童在其环境中所感知到的,只有那些适合于他早已确定的行为模式的东西。人的知觉不一定非与现实完全吻合,每个人都有能力将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作一番重新编排、整理,使之适合于他的生活模式。可见知觉是一种心理机能,从中可得出关于内心生活的最为深远的结论。同知觉一样,记忆也是从属于有目的的适应,每个记忆都受目的观念的支配,这种目的观念指导着人的整体人格。想象是复制出的知觉,是灵魂创造机能的又一证明。幻想较想象更清晰鲜明,当幻想显得仿佛是一个实际存在的刺激的产物时,就将它称作幻觉,每种幻觉都脱胎和成型于特殊个体的目标。幻觉常出现于精神压力最大、人们害怕自己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之时。

幻想又称白日梦,总是关注于未来,其活动目标是建筑“空中楼阁”,即以虚幻的形式为真实的现实建立一个典范。儿童的幻想内容表明,只有确立了既定的目标,灵魂才得以发展。在我们的文明中,这个目标就是要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出人头地。儿童皆有幻想,只是有些儿童不爱表现自己或压抑自己,有些柔弱儿童可能沉溺于幻想之中,逃避现实生活。作者认为社会感及为获得权力所作的拚搏,在幻想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白日梦的重演。和在白日梦中一样,在睡梦中人也仍在努力规划、设计,将他的未来生活导向一个安全的目标。白日梦较易于理解,而睡梦的意义却鲜为人知。

灵魂不但有感知现实中的实际中存在物的能力,也有对将要发生的事进行感觉、推测的能力,此能力称为认同或移情。我们整个的生活在极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认同能力,它源出于与生俱来的社会感,反映了内在于我们自身之中的整个宇宙的相互联系,是人作为人不可逃避的根本特征。它使我们能够认同于那些外在于我们自身的事物。设身处地地想象他人处境的能力的欠缺发展到极端,个体就会彻底拒绝与其同伴的合作。

阿德勒提出,在催眠状态中,决定被催眠者行为的唯一的因素是他的心理态度。在催眠状态中人们表面上似乎是在抗拒催眠,但实际上却渴望服从催眠者的命令,渴望程度完全取决于被催眠者的心理态度。唯有同意别人的命令而不使用其批判机能的人才能进入催眠状态。催眠术和传心术只对奴性十足的盲从者有效。将暗示归入印象和刺激的范畴易于理解。某个印象一旦被感觉到,它就会不断地对我们发生作用。当这些印象以另一个人的要求或恳求的形式出现时,即所谓暗示。高估他人见解、轻视自己见解的人极易受暗示或催眠的影响。

第5章 自卑感与争取得到承认。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他指出,每个人的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种深刻的自卑感,这可以从每个婴儿柔弱和无能为力中找到根据。有器官缺陷的儿童的自卑感更甚,以致于其社会感被无情窒息,产生对世界的敌对态度。自卑感是儿童拼搏奋争的驱策力和起始点,它决定着儿童的生活方式、生活目标,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扫清前进中的障碍。

对优越感的追求是另一基本概念。在自卑感影响下逐日苏醒的要得到承认的愿望,其目的是要实现目标,使个体在环境中获得优越感。社会感的程度和质量会帮助出人头地这一目标的确立,而目标的实现能保证个体获得优越感或提高对自我的评价,以使生活显得有价值。

个体心理学为自己创立了一套具有启发性的体系和方法,它把人的行为理解为一种合目的的关系网络,这种网络是在人这种生物体的基本遗传潜能之上,在努力实现某一确定目标的影响下形成的。教育通过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补偿儿童的不安全感的愿望去影响儿童,同时也靠着教会他生活的技能、赋予他训练有素的理解力以及使他具有对其伙伴的社会感去改变他。这些措施皆为帮助儿童摆脱其不安全感和自卑感的手段。灵魂企望用补偿来缓和令人痛苦的自卑感,在自卑感的强压下,或在个体弱小无能、孤立无援的想法的折磨下,灵魂会竭尽全力地超越“自卑情结”,成为自己的主人。当自卑感的强化达到相当程度时,儿童会要求过度补偿,寻求一种超额平衡。对权力的追求可能夸大和强化到病态的地步,这些个体为寻求安全感会作出超乎寻常的努力,更迫不及待,更缺乏耐心,更少顾及他人,他们和世界分庭抗礼,世界也和他们势不两立。这还不是最糟的情形,有些儿童会因自卑感的压力,追求优越,只顾及自身利益,发展出反社会的特质。

阿德勒坚持认为人在儿童时代就形成了一生不变的行为模式,他称之为人生曲线的方程式。这一行为模式是决定性因素,其最后形式可能会有某些微小变化,但其实质内容、其能量与意义从儿童最早期开始则始终保持不变,虽然紧接于儿童环境之后的成人环境可能倾向于在某些情况下使之有所限制。这样说是因为儿童在对生活的挑战作出反应时将调动所有他在过去生活中形成的心理可能性。他在幼儿最早期所感受到的特殊压力将给他对待生活的态度打上烙印,并以一种原始的方式决定他的世界观及宇宙哲学。由此可得结论: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从幼年开始就不曾变过,虽然在以后生活中其表现方式较之人生之初大有不同。

第6章 生活的准备。

人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即是所有的精神现象都可以被看成为一确定目标所作的准备。本章探讨了几种为未来作准备的现象,如游戏、专注、过失犯罪、无意识、梦、才能等。

游戏显示了儿童为未来作准备的过程,是自然为儿童的生活技能而设计的教育辅助及为精神提供的刺激,其本质是一种社会性的操练,它能使儿童满足并实现其社会感。所有的游戏几乎都会有下列因素中的一个因素:为生活作准备、社会感、对统治支配权的追求。游戏是儿童的职业,是他们为将来作准备的极好方式。了解了个体的童年,就能轻而易举地为他作估价。

专注是灵魂的特征之一,它引发了灵魂某一部分或我们的运动肌某一部分的特殊的紧张感,排除干扰,调动全部机能指向一个特别的目标。阿德勒认为除了病人和意志薄弱者,每个人都有专注的能力,但疲劳、疾病会影响专注,不想专注,对某些刺激有敌对态度时都可能精神涣散,注意力不集中,使人专注的最重要因素是真正的对生活的兴趣。兴趣是唯一确定目标而掌握一门知识的万能钥匙。

过失犯罪指由于疏忽了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而使某一个体的安全或健康受到威胁的情形,它等同于社会感的不足,即关注不足,是以对自己同伴的兴趣不足为基础的。当注意力被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就会出现健忘,对工作缺乏兴趣的人易健忘,如同经常丢钥匙的主妇常是些尚未熟悉其家务事的女人。

文中有几个病例说明人的灵魂能够统管意识,且人类有一普遍性的现象:每个人都将紧紧抓住为他的态度提供证词的那些思想,而排斥阻止他按目前的方式行事的观念。人只接纳对自己有益或有价值的东西,凡有益的就存入意识;凡会搅乱我们平衡的,就打入无意识的冷宫。因此可在一个人的无意识中找到他的行为模式,而在其意识生活中则只有一个印象、底片。一般,对自己无意识生活的了解高于一般水准的人对人、事物、事件和观念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不能仅视其意识行为和表现,通常他所未曾意识到的思想和行为中的一些微小而不起眼的细节,会提供涉及他真实品质的更好线索。如喜欢咬指甲、掏鼻孔的人多较顽固。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有的梦都是以对待生活的总体态度为基础的。只有懂得了梦境和现实包含着某一个体所表现出来的对于生活的同一态度时,我们才能对梦境的预言性有所了解。但梦并不那么好解释,除非是行家。因此在根据梦对一个人的性格下结论时,必须找到其它方面的补充性、辅助性的证据来作证。应指出的是社会感和对权力的追求这两个影响着做梦者与世界和现实的关系的因素,将在他的梦中清楚地表现出来。

精神现象中的智力可由才能推断,所谓才能,指作出判断的特殊能力,阿德勒认为众多的智测效果皆不理想,而应联系儿童的其他精神过程对思维和判断能力进行观察。

第7章 性。

阿德勒支持女权运动,他认为男女心理的差异,不是由于生物学的区别,主要是一种社会秩序的人为产物。在本章中,他提出两性差异与劳动分工间关系密切,指明了男性在当今文化中居支配地位,而女性的所谓低能、低人一等也并非天生,乃源于环境,并分析了多数女性希望逃离女性这一特定角色时的种种表现。

前一章提到社会感和对权力的追求会影响梦这一现象,在此作者强调:社会感和个人对权力的追求支配着所有的精神现象,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活动,支配着每一个人的态度,使其以不同的方式去获得安全感并迎接人生的三大挑战——爱情、工作、社会。这两个因素的关系决定着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理解社会生活的逻辑,并因而决定着人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服从由社会生活的需要产生的劳动分工。劳动分工是维持人类社会不可忽视的因素,每一个人在某一时或某一地都必须尽他那一份职。人类的两性差异决定了另一种劳动分工,男女生理上存在差异是客观事实,因此他们适合不同的工作,并且也需要最适合自己的劳动机会。

母系氏族时,女人在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男性经过斗争,取得了主宰地位。现在的事实是,男人享有特权,主宰社会。这对儿童都有深刻影响,儿童都认识到作为一个男人就保证了他无处不在的优越,他们在人生之初就耳濡目染,看惯了男人享有占压倒优势的特权。长大后,男性的雄心大志,他对权力和优越的追求不容怀疑地与他要做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职责联系和等同起来。男孩从很早开始,就被敦促要为自己赢得权力和特权,即所谓的“大丈夫气概”。这样,作为一个男人所具有的种种好处非常有诱惑力,因此许多姑娘的理想就是做一个男子。

女人所谓的低能源于环境。女人无能乃无稽之谈。只因孩提时代她们就缺乏训练准备,以后每天听到的都是女孩不如男孩能干之类的话,久之她们便相信了女人不可改变的悲苦命运,相信女性注定碌碌无为,于是心灰意冷。当“男性”职业机会出现时,她们先入为主的观念是:自己一定不会有足够的兴趣。即使有,也很快就丧失,也会令其放弃机会。这样,内心的准备和外在的准备都因环境的影响而使其否认、放弃了机会。

女性几乎普遍对其所扮演的角色表示不满。有些女人在反抗女性角色的斗争中会朝着积极的、“男子气”方向发展,她们生气勃勃,精力充沛,志向远大,不断摘取生活桂冠,逃避爱和婚姻关系,一旦进入,则要奋力凌架于丈夫之上,厌恶家务事,或装作不精于此道而间接推卸家务责任。另有些女人终其一生的态度都是听天由命,逆来顺受,谦恭卑微,似能很好地适应,但却表现出一种登峰造极的笨拙无力,以致于最终一事无成。第三种女人,并不保护自己,拒绝扮演女性角色,但却痛苦地意识到:女性注定低人一等,注定在生活中扮演从属的角色。所以她们默许男人的特权地位,表现出自己的柔弱感,要求得到额外扶助。为了报复,将婚姻的责任干干净净地推到丈夫身上。这三种女人在教育儿童方面均是徒劳无益。对女性角色不满的更明显的例子是那些以所谓“更高层次”的理由为借口而逃避生活的姑娘:修女或从事独身职业的女人。不得不承认,在我们的时代,女人的低人一等由法律和传统决定着,有必要找到更好的教育女孩的方法,使其有良好的准备,去与生活保持一致。

女人低人一等、男人高高在上这一谬见及女性竭力逃离社会强加于她身上的女性角色,男性积极扮演他的特权角色,不断地搅乱着两性间的和谐,造成了两性间的紧张状态。在为改善两性关系而形成的所有制度中,男女同校的共同教育制是最重要的一种。它为未来社会工作中两性间的携手合作提供了一种训练和准备。

第8章 家庭中的位置。

阿德勒认为在对一个人作出判断之前必须对他生长的环境有所了解,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环境就是儿童在家庭中所占的位置。作者在本章中分析了儿童因在家庭中所处位置不同:老小、老大、第二或独生子等而呈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老小因其柔弱而通常在更温暖的气氛中长大,不大受信赖,故而常对权力的追求欲特别地强,战胜他人的欲望尤其强,只有首屈一指,出类拔萃,才能使他们满意。其内心深处有种自卑感,有些最小的孩子积极能干,不同凡响;另一些遇到障碍,丧失了勇气时,会成为最怯懦的懦夫,为自己找借口辩解,什么事也不去尝试,一生都在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这两种最小的孩子都很难成为好同伴。

排行老大的孩子有着良好的地位以发展其精神生活。历来公认,长子有着特别优越的地位,会成为一家之主,因为不断得到环境的信任并被委以重任,对一个儿童来说是非常可贵的。长子的发展如不受干扰,他会成为一个法律和秩序的维护者。他对权力特别看重,极其保守。

第二大的孩子在权力奋争方面也有特殊之处。他们一直在不停地活动,想要获得优势:决定着他们生活活动的竞争态度,明显地从其行动中表露出来。有一个已获得权力的人(老大)在他面前是种强烈的刺激。他想发展才能与长子竞争。

第三大的孩子常感到被轻看、被忽视。他有可能把目标定得太高,致使一生都受折磨。其内心和谐常被打破,因其追求的不是生活的实在,而是转瞬即逝、毫无价值的幻象。

独生子处境特殊,他完全受着环境中的教育方法的摆布。依赖他人,一生被娇惯,一贯是注意的中心,故而易感到自己很有价值。实际上他处境危险,因其在蜜罐中长大,面对困难时,常会诚惶诚恐,笨手笨脚,成为于生活无用之人,是生活中的寄生者,无所事事,养尊处优,让别人为他们的需要操劳担忧。

如是几个兄弟姐妹互相竞争,那情况又有不同。因此,儿童在家庭中的位置将影响他与生俱来的所有本能、趋向、才干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不管儿童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样的错误,其最严重的后果都是他的这样一种欲望,即凌架于他所有的同伴之上以及寻求能使他相对于他们取得优势地位的更多的个人权力。

第二部分:性格科学

阿德勒在第一部分阐明了个体心理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在后半部分中,他运用这些基本观点剖析了人的性格,指出它们一方面要受社会生活规则的支配,另一方面则受个人对权力和优越的追求的影响,并因而以一种特殊的、富于个性的、独一无二的方式表现出来。他用5章的篇幅仔细讨论了对于理解一个人来说极有价值的性格特征和情感,阐明了相应于个人对权力的追求,每个人身上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野心和虚荣。野心和虚荣将有碍于个体的正常发展,它们不仅使社会感的进化受到阻遏,而且还往往把那些充满权力渴望的人引向自我毁灭。

第1章 概论。

阿德勒在本章中阐释了性格的本质、起源、发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得出结论:要将个体放到环境中、社会体系中去考察,才能得到他较全面的性格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但受着相对程度的社会感的决定,还受着努力追求个人权力的扩张的决定,而这两种倾向总处在相互的矛盾对立中。这力的平行四边形,就是我们所谓的性格。

性格是一种心理态度,是某一个体对他所处的环境进行探索的品性与本质;是一种行为模式,依这个模式个体处心积虑地将其对显要位置的追求隐藏在其社会感背后。

赢得优势、权力及征服他人几乎是所有人活动的目标,它规定着个人的世界观和行为模式。性格特殊症只是个体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个体的活动目标早在儿童早期即形成,并从他人生之初开始一直在指引他心理发展的方向。

性格并非遗传决定,即便家族成员有共同的性格特征,也是因为模仿或同化所致,因此,性格是受环境影响而形成的。性格的发展必与孩提时代的心理发展方向相适应。环境、教师等因素会影响儿童的性格发展,因此所有的教育都要将精心安排的内容教给学生,使之朝社会生活和时代主流方向发展。根据个体对待障碍的态度可分为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前者坚持自己的信仰,以轻松自如的态度确立起一种快乐的生活态度,能轻松忍受障碍,在困难中也能镇静自若地相信所有的错误终得到纠正,他们容易交到朋友;后者由于在孩提时代形成了“自卑情结”,认为生活不是一件轻松舒适的事,更容易意识到障碍,更容易丧失勇气,缩手缩脚,战战兢兢,睡眠不佳。还可将人分为攻击者和防御者。进攻者常用猛烈有力的运动证明自己的能干,这恰恰表现了他的不安全感,对世界有敌意,持敌对态度,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洋洋自得,自以为是,与世界不和谐,想占上风,易发生冲突;这些行不通时则转向防御,成为防御者,不再靠进攻补偿其不安全感,而是借助焦虑、小心预防及怯懦胆虚。

阿德勒认为仅次于权力追求的社会感在性格发展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个体心理学抓住了灵魂的发展这个根本,找到了理解人性的钥匙:看个体心理发展中是社会感占优势,还是对权力的追求占优势。举例分析说明了掌握这一“钥匙”,可正确理解人性或行为模式,并校正个体因社会感发展不足而产生的种种不良行为。

第2章 攻击型性格特征。

本章列举了虚荣、嫉恨、妒嫉、贪婪、仇恨等几种攻击型的性格特征,重点描述了虚荣者的表现,因其他几种特征是其姊妹,且多与之相伴而生。作者批判了虚荣的人,认为虚荣有诸多不良表现,是个体社会感发展不当,过分追求权力、追求优越所致。

每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虚荣和野心,它们超过一定限度会极危险,他将不再理解人类的关系,与生活的关系也被歪曲了,忘记了生活的职责,最终阻碍人的发展。虚荣源于自卑情结和对优越感的追求,因虚荣者为自己确立了可实现的目标:超过世界上所有的人。而此目标来自个体的不足感和欠缺感。

虚荣的人想的不是目标实现和对他人生活作贡献,他全部心思都用在了怨天尤人和自我开脱上;他们不能与任何人友好相处,其生活的全部目的就是要打肿脸充胖子。他们易陷入冲突,易成为社会的摧毁者而不是朋友;他们对他人怀有敌意,且从不把他人的痛苦和悲伤放在心上,通过抬高自己贬低他人;专事讥讽,危害社会,具有毁谤情结。一般,虚荣者会将其特征掩饰起来,故而和蔼可亲,乐于接近的外表下可能是一个好战、富有侵略性而渴望征服的人。虚荣者有一些表现类型:尽心尽意为人服务者;一心索取者;穿着花哨,哗众取宠者。

嫉恨是野心的姊妹,它们都表现出对世界的好战态度,嫉恨这一性格特征可能延续终生,它起源于被忽略或被歧视的感觉。一般女孩因易受忽视怠慢而易产生嫉恨这一性格特征。

嫉恨是权力追求的一种特别具有明显标志的形式。它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可能表现为对他人的不信任,为埋伏下来等待出击或表现为对同伴的批判性评价,有的表现为自毁,有的表现为顽固不化。这种性格特征的一些表现还包括扫他人的兴致、莫名其妙地反对他人、对他人自由的限制及顺带对他人的征服等。

嫉妒是追求权力和支配的另一形式,它亦源于被忽略感,虚荣心未得到满足。嫉妒满怀的人会索取、豪夺或妨碍别人的生活,自己失败却责怪他人,他们是好战分子,不喜欢良好关系,不愿使自己于他人有用,不愿费心去同情他人,所以说他们对人性几乎一无所知,甚至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贪婪与嫉妒密切相关,形影不离,与野心、虚荣也常相伴而生。它不仅指钱财囤积的贪心,在对社会对其他所有人的态度上亦表现得十分贪心。

仇恨是好战人的一个性格特性,可表现为多种方式:隐蔽地谋划伤害其他个体、民族、阶级或种族、异性。显然,它也需要伪装,多出现在一般性的批评态度的幌子下。恨世是一种经过伪装掩盖的仇恨形式,它暴露出对人类的一种程度很高的敌意。过失犯罪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恨世倾向的表现。

第3章 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前一章列举了几种攻击型的性格特征,还存在一些不对人类表现出公开的敌对但却给人一种敌对性隔离的印象的性格特征,即非攻击型性格特征。有这种特征的个体不伤害任何人,但却回避生活与社会,回避与所有人的接触,也很难与人合作。具体而言,有隐遁、焦虑、软弱等几种非攻击型性格特征。

隐遁和隔离有多种表现形式:少言寡语或沉默无语;不正视他人的眼睛;听而不闻、不专注倾听;待他人冷若冰霜,态度生硬。总之,待人处世的每一姿态都在他们自己和同伴间制造一种距离。在所有的隔离方式中都有野心和虚荣的潜流。隔离可能是一个家庭、一个阶级、一个宗教、一个种族或国家的性格特征。他认为世界大战等不幸事件是因为部分优胜者想增强其个人虚荣,在他们自己有不安全感的促使下,妄图以他人的代价来换取自己超越感和独立感的实现;在我们的文明中,他们是不可能有所发展的。

焦虑是个极其普遍的性格特征,严重者会无法与他人保持联系,无法宁静,甚至无法工作。焦虑者可能害怕外部世界,也可能怕内心世界,并因而躲避社会,或“生病”要挟别人与其形影相随,寸步不离。胆怯是焦虑较温和的一种形式,它会使儿童避开一切接触,或破坏刚建立起来的关系。焦虑的出现是因为野心,正是超越他人,抬高自己的野心使个体不能适应生活。要消除它,只能依靠将个体与人类维系起来的纽带。

软弱者的性格特征是:他们感觉自己所面对的一切工作都特别困难,对于自己成就任何事情的能力毫无信心,常表现为行动滞缓,实为逃避责任。性格软弱者做事的根本出发点是想或多或少地拉开他与其工作之间的距离这一愿望。因为留有余地会使他在未准备充分而做一件事未做好时,个人价值感不会受到威胁。他可以罗列大量理由,说明未成功乃因环境恶劣而不是他人格上的缺陷,如成功了则更加光采照人,似乎是“双重英雄”。这正是精神迂回战的优势所在,这一迂回态度不但暴露了他的野心,还暴露了其虚荣。

此外,还有一些不文明行为如咬指甲、挖鼻孔、狼吞咽、龌龊等,这多始于孩提时代。阿德勒认为这类表现的本质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这些不文明者不愿与其同伴接触往来的倾向,他们希望远离生活,不愿合作。他举例说明了这些不文明行为竟成了一种自卫工具,并可被用来压迫环境,使人关注他。儿童的不文明行为和坏习惯意在要得到成人的注意,如“人来疯”的儿童长大后会以这类不文明行为逃避社会责任,或给他人添设障碍物而破坏公共福利。这些表现的后面隐藏着专横傲慢、野心勃勃的虚荣。

第4章 性格的其他表现形式。

本章列举了除攻击型和非攻击型性格特征之外的性格的另几种表现形式。

欢悦者常富有同情心,有高度发展的社会感;满面春色,从不将忧郁卸到别人肩上。他们易让人接近,会用欢乐感染他人,使生活显得更美好,更有意义。与之相对者则悲观、沮丧,不堪重负;嫉妒、焦躁不安、阻挠别人的幸福。

有些人张嘴就是庸俗、粗鄙、低级趣味的话,不加思索地冒出的是从小报或电影上学来的俚语行话或技术性词汇等陈词滥调。这证明了他们的精神和智力的迟钝。

另有些人像“小学生”似的总急于表现,让人明白他对各种话题都略知一二,并急于让人认可,因为他们只在某些确定的生活形式中才有安全感。

有些卖弄学问的人与坚持原则的人,他们迂腐、学究气重,竭力根据一个他们认为颠扑不破的原理去对所有的活动和所有的事件进行分类归整。这样做乃是因其深切的不安全感,他们觉得必须把全部的生活压缩精简为若干规则,加以完成,以免他们被生活吓倒。其迂腐显而易见(即使他们是埋头苦干的优秀工作者),毫无创见,兴趣范围极狭小。他们行为的动机依然是无限的虚荣和无止境的支配欲。

过于顺从、奴性十足的人不能很好地适应需要能动性的工作。他们依别人的规矩、法则生活,有奴隶式的态度,其真正的欢乐在于顺从他人。许多人认为女性顺从是生活的一条法则,但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一个温顺驯服的女人或迟或早会变成一个富于依赖性的、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

与上述奴性十足的人相对的,是占有支配地位、急于在人生中唱主角的专横者。他总想凌驾于他人之上,专门寻找能发号施令、能组织指挥他人的工作。动荡年代,他们易崭露头角,也只有他们可能崭露头角;和平年代里,他们会成为商界或社会小团体的领袖人物,总在最引人注目处出现。他们终其一生都在一种极大的紧张状态中度过,从无悠闲舒适的时刻,直到能以某种方式证明自己优越于他人为止。

阿德勒认为心情和脾气产生于过分的野心及由此而来的过分的敏感。有些人总有好心情,制造欢乐气氛,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并能感染别人,与这种人一起工作令人愉快,另有些人则整日脸色阴沉,愁眉不展。

有些人把不幸看作是一种落到他们头上的不公正的厄运。一生都在向别人说明他们是多么地运气不佳,竭力要证明他们之所以从未有所成就乃因为厄运的出现。他们甚至有为自己厄运而骄傲的倾向,就好像此厄运是由某种超自然的力量造成似的。这是因为他们把自己视为一切事件的中心人物,过于悲观,不但自己破坏了自己的生活,而且破坏了别人的生活。他们运气不佳的根源是其虚荣心,因为遭遇不幸也是出人头地、引人注目的一种方法。

有一些总是误解生活误解他人的人最后遁入了宗教,并在宗教的掩护下继续他们从前所做的一切。他们总是牢骚满腹,自怨自怜,将自己的痛苦推卸给上帝,却从不自救或扶救他人。宗教狂的本质也是虚荣心作怪,是追求优越的一种方式。

第5章 情感和情绪。

同性格特征一样,情感和情绪也有确定的目标和方向。它是突然的宣泄;是有确定时间界限的强化了的更加猛烈的心理运动。情感和情绪与人格的本质密切相关,对人的身体也有影响。本章中分别探讨了分离性情感和连续性情感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

分离性情感有愤怒、忧伤、情感滥用、厌恶、恐惧与焦虑等。

愤怒这种情感是为追求权力和优势所作的斗争的实实在在的缩影,因为暴怒可使其威望失而复得。愤怒成性的人傲慢、极其敏感,不信任他人,害怕严肃工作,无法适应社会,时时事事都在与世界发生冲突。他们的权力追求是基于其自卑感之上的。任何已经意识到自己力量的人都没有必要表现出这种侵略性的暴烈运动和姿态。儿童较成人更爱发脾气,因为他们有更强烈的自卑感和获得承认的欲望。

忧伤这一情感出现在个体因失去或被夺走某物无法自慰时,它是对不快感或软弱感的一种补偿。它也源于对优越的追求。忧伤者能抬高自己,因为别人总在同情他们,鼓励他们,为他们尽力,使其生活得更轻松自若,轻易地凌驾于他人之上。这种情感明显表现出了从软弱到优越的斗争过程,以及个体想要确保自己的位置,逃避无力感和自卑感的企图。

情感滥用的价值在于它是克服自卑感、抬高人格和获得承认的工具,如儿童利用哭泣等可支配环境。愤怒、忧伤等分离性情感伤害了社会感,使人们相互疏远,同样,情感滥用也触犯了他人的社会感,不可能使人们的关系密切起来。

厌恶这一分离性情感是一种反感嫌恶的姿态,伴随它出现的愁眉苦脸,意味着对环境的一种蔑视,想要以摒弃的办法使问题得以解决。它可能被滥用为反社会或逃离社会的借口。

从生理上讲,焦虑反映出一种所有生物都具有的原始的恐惧。由于人生就的虚弱与不安全感,因而这种恐惧显得更加突出。儿童由于自卑感和不安全感而渴求扶助和关照,谨慎小心,时时盘算如何撤退、逃跑,所以他们最常见、最明显的性格特征即是焦虑。有些人社会感发展不足,丧失了独立精神,一生都在努力追求特权,得到特殊的承认。焦虑会帮助他们逃避生活的要求,并促使他们周围的所有人,焦虑成了他们行使其支配权的一个最重要工具。

连接性情感有欢乐、同情、谦逊等。

欢乐是缩短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桥梁。其表现反映在寻找一个同伴,拥抱他,亲吻他,与他一起玩耍,并肩同行,分享欢乐。欢乐这种连接性态度很可能是征服困难的最好的一种表现方式。欢笑总与幸福形影不离,并伴有对他人的同情。欢乐也可能被滥用来达到个人目的或幸灾乐祸。这种欢乐是在错误的时间、地点所表现出来的欢乐,是对社会感的否定和摧毁,是种分离性的情感,也是征服、追求超越的工具。

同情是社会感最纯粹的表达方式。是个体有成熟的社会感的标志。它也可能被滥用,有些人同情他人、乐善好施是因其借此显示自己优越于那些悲惨、可怜、一贫如洗的人。

谦逊是一种同时具有连接性和分离性的情感。它也是我们社会感结构的一部分,且与我们的精神生活密不可分。谦逊的外部态度是退缩撤离的态度,是种想要与人隔离的姿态,它伴随轻微的抑郁。谦逊也可能被滥用,动辄脸红,羞怯忸怩是其分离性机制的表现。

附录 教育纵览。

阿德勒认为现有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不让人满意,未起到应有的作用,只是培养虚荣、野心及提高个人地位的欲望。好的学校是改变人的地方。

家庭教育很重要,但现行教育极大助长了对权力的追求和虚荣的发展。父权与人类的社会感几乎是水火不相容,它使人公开地或暗地里抵制社会感。权威性教育最大的弊端在于它给儿童树立了一个权力的典范,养成他们的好战态度。家庭也有使儿童社会感发展的一面,但只能发展到一定程度。寻求爱和温情的倾向最先始于与母亲的关系。母亲的功能就是发展儿童的社会感。其它因素在教育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儿童早年印象、早年幼儿园生活是决定他未来历程的里程碑。当然,教育错误亦有重要的反面影响。

阿德勒由分析得出结论:唯一能改变人的地方是学校。学校的权威不能依靠强加,而只能以社会感为其基础。学校是每个儿童在其精神发展过程中所必然要经历的一个场景。因此,它必须能够满足健康的精神成长的要求。只有当学校与健康的精神发展的必要性保持和谐,我们才说这是一个好的学校。只有这样的学校才能被认作是社会生活所必不可少的学校。

阿德勒是社会目的论的精神分析学家,强调早期经验,强调社会力量是决定人的行为的重要因素,只有研究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和他对别人的态度才能了解他的人格。他强调人格的整体性和统一性。个人的精神生活总有一个在不断追求的总目标,即追求优越。他又认为,人对优越的渴望源于人的自卑感。为了克服自卑感就产生补偿作用,正是这种补偿甚至超补偿成了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的基本动力。阿德勒晚年对自己的理论作了修改,认为正常人所追求的不是个人的成功和优越,而是他所生活于其中的那个社会的幸福。他指出,由于社会的分工,人只有参与社会才能感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引起乐观和自信。人因为对生产作出贡献,他开始理解到他所要克服的个人自卑感来源于社会生活的自卑感。这样,他就把补偿自卑感的理论与社会兴趣理论结合起来了。但不管阿德勒如何强调人的社会兴趣、人生与社会现实的协调,在他的整个体系中,人类自卑感的不断克服是作为一种目的论的过程而实现的。他看不见阶级社会中,社会条件必须使一定的集团产生自卑感;他当然也不能认识到,只有对社会关系进行彻底变革,才能消灭个人和社会自卑感。寄希望于公正的社会秩序,只能陷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空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