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勒、埃伦 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 1972(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第352页(8090字)

自本世纪60年代初《人本主义心理学杂志》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协会创办、成立以来,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在美国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并走向世界。1970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行了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大会,使其发展走向高潮。会议主席布勒(Charlotte Buhler,又译彪勒)和同事埃伦(Melanie Allen)以此会议文献为基础,将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到本世纪的70年代,亦即正是美国人思想最波动的岁月为止的研究呈现给读者,阐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与社会背景,基本观点与研究成果,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应用和现实意义。以下为这本《导论》的主要内容。

一、成因分析

绪论中直接明了地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为什么能引起广泛的兴趣?那就是美国青年要求一种真正的、真诚的、人道的、人性的人类生活方式为之努力奋斗。人本主义心理学恰恰支持了这一追求,并由于它强调内在自由、自我表述和发展而受到重视。

任何有关生活的理论,如果不考虑它赖以产生的那种环境和历史背景,是不可理解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因可从三个方面分析。

第一,从学科产生的时代特征分析。麦迪森(madson)认为,无论当时的哲学,或是心理学,都处于“科学化”阶段。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产生于欧洲的哲学流派一样,都是科学哲学“革命”的一部分。

第二,人本主义心理学之所以产生于美国,也正是当代美国文化之复杂症结的产物。正是这种复杂、冲突甚至是扭曲的文化,使美国人的心态普遍地由积极转向消极。这主要表现为:

(1)战争。本世纪在人们心目中体验最深刻的就是战争,它使人们看到了人类不断走向自我攻击与毁灭,从而使人感到绝望。人们开始公开表达对这种蔑视个人尊严、价值,使人被迫卷入毁灭性活动的愤怒与反抗。

(2)贫穷。人们认为,嘴上鼓吹基督博爱,行动上又不为生活在饥饿和悲惨中的人们提供帮助,这真是地地道道的伪善。基督教伦理在青年人的公社式生活中,在与同伴的相处中表现出来,许多年轻人通过结伙逃避工作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反抗,或到东方哲学中寻求逃避。

(3)种族歧视。种族问题在美国尤显棘手,并导致无数次争议和不断的暴力事件。由此而产生的骚乱和暴力萦绕在人们的心头,卫兵和警察成为美国生活的一部分。

(4)性自由。在人的完整的生活中,爱是必须的,它是抵御孤独感的重要武器。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尽管许多人在量上已追逐感性的满足,却在提高感情生活的质的方面相当失望。由于许多人从来没有得到过真正的爱,他们很难区分爱与性。这种文化中性与爱的纠葛引起的问题,对美国内聚力和人的尊严的损害是深远的。

另外还有生态问题、教育问题等等也令人极为不安。总之,在这个新的时代,处理生活问题的旧的方式失去作用了。旧的价值越来越被质疑。在此背景下,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现了巨大的号召力,它试图帮助人们去创造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第三,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前代的人道主义及当代的存在主义思潮。

人道主义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思想,伴随着文艺复兴运动而再次得到高扬。彼特拉克(Petrarch)强调人的尊严和对人的赞美,声言逻辑与自然哲学对于人及其最终尊严来说,是无关紧要的。荷兰的爱拉默斯(Erasmus),相信人的本质自由和个人的创造能力。不过,早期的人道主义者主要是观念性的,是从古老的着作中寻找这种内在自由。我们今天却是在生活的实践中,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尽力获得这种自由。

在对人类状况的当代研究中,影响深远的是存在主义。其先驱基尔凯郭尔(kierkegaard)认为,人类的状况需要自己作出选择和决定,良心不仅是评价某种事物的工具,更应是决策的主动因素。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的本体论的发问而发现了新道路。倒是萨特使存在主义广为人知,他通过讨论人类生存状况,特别是人生活的荒诞性,使人们深思:我们要在不确切了解我们投身生活和作出决策的后果对我们和他人有什么影响的条件下,被迫投身其中做出决策。因而,选择是人类生活的重要方面。阿尔伯特·加缪(AlbertCamus)可以说是一位乐观的存在主义者,他在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可以说是全身心献给太阳、地球和大自然的人,以原始和感性的态度对待生活,就象生活发生的本来面目那样。就实质而言,存在主义是在对人类体验的说明与限定上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基本观点

1.整体人模式。

研究和理解整体的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普遍同意的一个原则。冯特所开创的科学心理学,是以意识的元素为研究对象,在其影响下的符茨堡学派和格式塔学派,虽初步开始向自主或整体的方向迈进,但他们都是试图从对特殊机能和行为的观察与实验收集来的琐碎材料中建造出整体的人,而完整的个体研究没有被看作是一种恰当的科学目标。对此最早开始尝试探索的是德国的狄尔泰和施普兰格尔,他们想构建一种理解而非解释的方法,作为了解完整个体的唯一手段。米查尔·波兰尼也通过一台机器和一个人之间的区别对比,形象地说明了适用于两者的不同研究方法,表明在个人参与的基础上,理解既不会是主观武断的活动,也不是被动的体验,而是一种要求普遍得到证实的负责行动。研究方法的改革还有待于科学的证明,库特·哥尔德斯坦发现的全新动力原理——健康人增长着对自我实现的需要,真正开创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整体理论倾向,使斯洛抛弃了他曾信奉的弗洛伊德的动机原理。具体说来新的研究途径主要有:

(1)关于个案研究。

传统的心理学研究产生于对大数量法则的热诚而追求普遍的规律,然而个案研究的例子不仅是有的,如艾宾浩斯关于记忆的开创性研究,而且还有其特殊的价值。查森认为,从统计推断的角度看,深入的个案研究实质上可以通过被研究者的一组特定参数或特征来表达一种样本资料。尚兹也认为,在一个案例中,对某种理论主题进行深入的检验,如果有恰当的程序与适当的安排,会比使用问卷询问1000个人对昆虫或对母亲的感受要更加严谨,所以能够成为对普遍原理充分而又完整的验证。他们都强调个案研究法有两个主要优点:第一,有机会系统地在所有适当水平上变动所研究的自变量;第二,有机会把实验者作为研究中的一部分,并对同一被试系统地变换不同实验者和实验行为。

(2)关于开放系统的思考。

贝塔朗菲开创的系统论,对人的整体研究又具有重要意义。贝塔朗菲认为,开放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换,同时又保持着自身的稳态,或在随时产生的变化中接近这种稳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信条之一就是,人类在其生活进程中虽然有时出现短暂的无序,却总是走向更高的秩序。布勒认为,有机体具有一种内在操作和把握环境的欲望,除人为设计的剥夺实验外,探究、好奇、创造性这些活动也都证明了积极实现原理,即奥尔波特和贝塔朗菲均提到过的人类机体“成长性动机”。

(3)作为整体的人类生活过程。

从整体上理解一个人还意味着需要了解他的整个生活史。这里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方法,以反映生活史中的客观材料,同时也反映该人的内在态度和他对生活事件的反应。布勒在其尝试的自传研究中,将生活事件的顺序与这个人的内在体验及其创造成果的顺序同步提供出来,这些事件又与潜在的生物学结构联系起来,共同决定事件、体验和成果的顺序。其他关于整个生活过程的研究也不少见,如埃里克森、默里等人的工作,不过这与人本主义的研究思路大相径庭。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假定人类生活就是人在朝着指向个人目标的一个确定方向前进,人本主义的看法是肯定的,至少认为健康的人是如此。

(4)心理的社会性发展。

哈曼顿一特纳把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的特征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统一起来,得出关于反叛者的一些重要结论。他认为反叛行为可以产生在后习俗道德和前习俗道德的任何一个阶段,这就造成了区分革命运动中两类人的困难,一类由于责任和远见而反叛,另一类则只是破坏性的行为。在建设性反叛中,在建设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时,人格变量比年龄因素更加重要。瑞曼等人在研究志愿者行为时指出,重要的问题是他们从中得到什么,也许他们的感情部分来自这样的认识,即在危机的时代,重建我们的社会需要共同的努力。

2.人类存在与意向性。

罗洛·梅(RoIly·may)曾讨论了存在主义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及人本心理治疗之间的关系,认为人本心理治疗者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个人体验到他的真实存在。而意向一词把认知与意动联合起来。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对他有意义的事物上,二是指人使自己的注意指向这个客体。也就是意义和趋向于某物的意动。梅把这个洞见应用到他的心理治疗中,证明了患者看出自身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只能发展到他能够对这个问题采取某些措施的程度,即直到我们以某种方式对某事体验到我—能够时,我们才能注意它。在此过程中所发生的是一种患者与其世界关系的改变,它表现为他有能力增加自信及对治疗者的信任。

3.动机、目标、创造性。

关于健康的个人生活的“终极目标”的研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贡献。精神分析理论把“趋向平衡”作为人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终极目标,人本主义者认为这只是病态下的目标,或只是过渡状态。他们认为,健康的人将主动向外在的实现成就的目标前进,如广为流传的自我实现、罗杰斯所说的“潜能在其中得到完全发挥的成长过程”或弗兰克所说的“超越自我”。所有这些概念的共同点就是,都认为生活的目标就是一个人实现他自己信仰的某种价值。

此目标的确立在理论上还面临着一个动机问题。在人本主义者看来,健康个体的目标实现是一个自主过程,但当受挫时,如人体验到衰老并对此充满忧虑时,自我实现的目标也许会泯灭,安于现状的欲望就突出了,此即马斯洛所说的成长性动机和缺乏性动机之间的斗争。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问题与冲突及焦虑与罪恶感的原因。罗洛·梅秉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从个人欲望、现实阻碍、社会要求三者之间不协调的社会罪恶感的分析转到个人欲望与意志之间不协调的自我罪恶感分析,视二者的冲突为人的存在中最根本的冲突。

面对冲突,有一种另外的、积极的适应方式,这是使现实不断更新、更丰富的观点,就是人类生活领域中的创造性斗争。正是创造性使新的文化产品得以诞生。可以说,创造性认识与创造性努力所引起的极度欢乐是无与伦比的。导致人做出各种自我表现的创造性,与精神分析学者所强调的唯一基本趋向的体内平衡的需求是极不相同的,与释放性满足的动力相反,有主动创造性的人在其创造性的紧张中寻求愉快。创造性,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其意义还在于它是机体运行演化过程的开放系统的根本,即人就意味着他是自己存在的一个主动的中介。

4.人的四种基本倾向。

在追求自我实现、自我完满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现了人类生活的四种基本倾向:(1)追求个人在性、爱情、自我认识上的满足。(2)为了适应、归属和获得安全感的目的,自我控制适应过程的趋向。(3)自我表达和创造性成长的趋向。(4)整合或保持秩序的趋向。个人指导自我趋向目标时所表现出的冲突都可以在生活中这些基本趋向中找到。

三、现实意义

1.当代文化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1)价值危机——从乐观主义向悲观主义转变的思想感情。

20世纪前半叶美国的一个典型信念是乐观主义,这种“愉快”是令欧洲人感到惊讶的。在欧洲,一个多世纪前就产生了表达悲观情绪的哲学思想,如尼采、基尔凯郭尔等人,时下在美国也流行开了。人们不再把眼前利益或外在的奖励视为幸福,而是有关人生的根本意义,即便是对爱的看法也是如此。斯哥特研究发现,青年人的幸福并不是感官快乐的结果,也并非来自当前强调的“寻乐”,而是产生于与他人的爱的关系中,这是一种整合的而不是分裂的关系。

(2)孤独感。

这是一种与别人建立关系的能力缺乏而导致的所谓“综合症状”。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先驱英雄在与大自然的斗争中所感到的仅仅是孤立。在中世纪的大部分时间中,人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上帝,人也总是属于某种集团,如教会、行会或家族。孤独感无疑是我们时代文化的产物。由于我们的生活日益变得机械化,许多人无法肯定作为个人是意味着什么。一方面,我们在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作为个人是无比重要的;另一方面,世界又使我们变得一文不值,许多人感到生活价值的虚无。人类存在中的这种极度孤独之感,已深入人心,对存在意义的追求开始萦绕在有思想的青年人心头。

(3)同一性。

一个内心较好地建立起自我的人对自己感到相当安定,也许从不会想到自我的同一性问题。然而现代生活的不确定性及对于信念、价值和自我的长期把握不定,使个人无法建立这样的同一性,亦即无法确定自己相信什么、遵从什么。结果他会感到与他人分离了,茫然若失,心情沮丧,这已成为我们时代的特定标志。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根本信念之一就是追求价值,这被看作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需要。自我被看作是人一生从生活开端起就以原子核形式持续存在的中央核心系统。对自我核心价值的追求能使人的潜能发展进一步实现,并满足一个人内在的需要。个人只有在找到自我的方向后,他才会追求第二位的目标,即发现有意义的人际关系。

(4)权威性。

在“一切价值重价”的年代,权威也成为一种受怀疑的对象。这首先体现在家庭中,尽管当代青少年的家长已开始对其子女极为宽厚,然而也有许多人不时地摆回到先前的僵化结构。子女由于所体验到的不公平、虚伪和缺乏理解而表现出长期的内心不安。对权威的反叛进而移向整个社会,人们不仅开始怀疑那些年长而更有经验的智者,也怀疑他们所建立起来的制度。年轻一代怀疑现时政府有什么权力对他人行使权力,并指责当权者在职业道德上是品性虚伪的。

(5)意义性。

意义是一个颇值得研究的人类心理问题。它是一种生活的特殊内容,令生活变得丰富、充实和有价值。它往往体现为生活的外在东西,如一项事业,值得为其献身的人或其他特殊目标。弗兰克称此体验为“自我超越”,马斯洛也把它看作是最高的自我实现。然而意义的发现并非轻而易举,它常常受挫。这首先表现为许多人并不准备考虑意义之类的问题,仍是完全纠缠在情绪冲突和未满足的需要中;其次是人们或许确实不知道他们最适合做什么或者应当做什么;再次就是人们在寻求他们能够相信的现代世界的真实性和价值时所遇到的困难。

2.典型应用。

(1)心理治疗。

人本主义对心理治疗的贡献,与其说是在技术体系,不如说是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概括研究。在布伦塔尔看来,“治疗者伦理”、“成长的趋势”与“人本主义伦理”是可以互换的。

在此领域影响最突出的是罗杰斯,他的历史性贡献是提出了“来访者中心疗法”,并使心理治疗的程序可以用记录与录音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他反对精神分析的移情说而提倡建立人际信任和互相接受的共情式理解关系。其次,他重视治疗者的人格作用,认为治疗的成功与治疗者个人所表现的真诚、能力、自信、表达技巧等高度相关。第三,他强调人的成长、发展、教育的观点,旨在使人理解个人的自我,以建立起适当的自我及形成美满的人际关系。

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通过人际相互影响,它所打下的基础可以迁移到社会中去,成为一种新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虽然这仍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人们较普遍的抱怨是,它的效果不能持久或足够深刻,但从积极的方面看,交友小组的主要特征被描写为以发展人与人关系中的理解能力和亲密关系能力为主要目的。当小组活动在一种合乎道德的气氛中进行时,它就能够解除现代生活中的精神障碍,引起人们之间的相互关注。这对治愈深深扎根于我们现代生活中的异化、孤独感与焦虑,提供了极好对策。格雷宁强调指出,交友小组这种“社会性发现”将成为我们用来改变“人对人的非人性”的有力工具。

人本化的心理治疗者普遍同意:最终的决定与选择依赖于患者本人,患者对自己的生活负有根本的责任并将永远是对此持有最大权力的人。

(2)教育改革。

人本主义者对现行的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批判。第一,美国式的生活风格使许多人体验到高度焦虑、孤独感、疏远感和绝望感,他们自己的同一性受到威胁。因而,健康的情绪发展与心理的良好适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第二,当前教育制度无力注重每一个人,不能帮助每个个体发展为人的问题。

随着英国人本主义者尼尔的“夏日营地”教育改革实验的传播及弗洛姆的大力鼓吹,人本化教育改革的呼声日高。奥纳德主张“学习本身就是生活的终极目的”,法伯把教育制度比喻为竞技场,而罗洛·梅的学生焦虑分析、罗杰斯的自由学习观更加引人注目。关注学校骚乱事件的斯堪顿委员会也认为这种学生运动、这种年轻人文化的核心表现了人们对人类生活、对毫无牵挂的个人、对生活的意义和本质的浪漫主义思考,是对理性主义、功利主义的反叛。

总之,与心理治疗一样,人本主义的教育改革也是着眼于人的成长目标而不是刻意建立一套成型的技术。但这种激情如此之盛,以致陷入词藻之网不能自拔,没能有效地选择观点并使之前后一致。然而,人本主义者坚信:人本化的教育改革将成为基本的准则而不是偶然的风气。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