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洛·梅 存在心理学 1961(1)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江西人民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第412页(9250字)
罗洛·黎斯·梅(Rollo Reese May,1909~1994)是美国存在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学家,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他把存在主义哲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结合起来,在美国开创了存在心理治疗之先河。他的思想代表了一种本体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方向。他于1961年主编的《存在心理学》一书,是他60年代初学术思想的巅峰之作。本文试图以他的存在心理学为主线,简明扼要地评介他的主要思想观点和研究方法。这既有助于我们理解存在心理学的理论建构和价值,也有助于我们认识存在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的具体应用,正确评估存在心理治疗的科学价值。
罗洛·梅1909年4月21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艾达镇,1930年获文学学士学位。随后他和一群艺术家结伴到欧洲旅游,在此期间,他参加了阿德勒在维也纳山区举办的暑期培训班,并且与他“建立了联系和进行亲密的讨论”。可以说,罗洛·梅最初对心理治疗的兴趣以及他的早期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都和阿德勒的影响分不开。
1933年返回美国后,罗洛·梅先在密西根州立学院任学生心理咨询员,后被纽约联合神学院录取。1938年获神学学位。当然,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当一名牧师,而是希望从神学的角度探索人生存在的真谛。在这里他结识了从德国流亡美国的存在神学家蒂利希。
1939年罗洛·梅发表了他的第一本着作《咨询的艺术》,书中阐述了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初步看法。1940年发表《创造性生活之源:关于人性和上帝的研究》,探讨了宗教与健康人格的关系。1943年他进入纽约的威廉·阿兰逊·怀特学院学习研究精神分析。
1946年罗洛·梅开始从事个人心理治疗。1949年他向哥伦比亚大学提交了一份关于焦虑问题的论文,获得该大学授予的第一个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其论文以《焦虑的意义》为名发表。在获得学位之前,罗洛·梅患了肺结核,由于当时没有治疗此病的良药,他经历了一段特别可怕和抑郁的时期,有好几次面临死亡的威胁。为了消遣难熬的时光,他细心研读了两本对他至关重要的书,一本是弗洛伊德《焦虑的问题》,另一本是克尔凯郭尔《恐惧的概念》。不过,罗洛·梅更赞同克尔凯郭尔的观点,认为他的观点涉及到焦虑的机制、结构及其与人的存在的关系,而弗洛伊德是从人的性本能来阐述焦虑的。正是从此开始,他逐步由一位精神分析学家转变为存在分析学家。
1952年罗洛·梅成为威廉·阿兰逊·怀特学院的研究员。1953年他出版《人寻求自我》一书。1955~1960年罗洛·梅任教于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1958年他和E.安捷尔、H.F.埃伦伯格合作主编《存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一种新维度》,它的发表标志着美国存在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也奠定了罗洛·梅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特殊地位。
1959年他和马斯洛、罗杰斯、奥尔波特等人参加了在辛辛那提召开的关于存在心理学的一次特别研讨会。1961年罗洛·梅以《存在心理学》为书名发表了这次研讨会的论文。1960年他还编辑出版了《宗教与文学中的象征》一书,不久他和L.卡利格合写了《梦与象征》。1967年他把发表在杂志上的一些有共同主题的论文收集为一本书《心理学与人类困境》,于1967年出版。同年他给加拿大广播公司系列节目“观念”所做的6篇广播讲话,由该公司出版社编辑为《存在心理治疗》一书出版。
1969年他出版了《爱与意志》一书,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本书是他“发自内心的第一次全面阐述”。该书成为美国最畅销的书之一。
1972年罗洛·梅出版《权力与纯真》一书,1974年发表了他对蒂利希的回忆录,1975年发表《创造的勇气》,1983年《存在的发现》一书出版,1985年又出版《我追求的美》一书。
罗洛·梅是美国心理健康理事会理事,曾任心理治疗与咨询联合会主席,W.A.怀特学院名誉研究员,高等教育全国宗教委员会委员,纽约心理学会会长等职。
1994年10月22日罗洛·梅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提布伦病逝,享年85岁。
探讨存在的意义是罗洛·梅《存在心理学》的一个最基本主题。他继承发展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阐发了他的存在分析理论。
(一)存在感——人生的基础和目标。
罗洛·梅把人视为有机存在的统一体,其中包含着理性和非理性、意识、价值、人生的意义,也包含着自然和环境的影响,构成了一幅复杂丰富、内涵深邃的人格画卷。心理学研究和心理治疗所要理解的就是这个有机的存在。罗洛·梅指出,对人类进行咨询的有效性依赖于我们对人究竟做什么样的理解。在他看来,这种理解必须以存在和存在感为基础和目标。通过对病人当前存在状态及其存在感的了解,确定心理治疗的目标。
罗洛·梅所谓“存在感”是人对自己存在的内心体验。正是这种存在感才把个体的身与心、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他人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心理治疗的最终目标就是唤起病人的存在感,使其重新认识自我的价值。因此,罗洛·梅提出了帮助病人发现存在感的三条原则:
1.“自由”是一个人存在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存在的一种性质”。但自由并不是毫无节制地为所欲为,它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时空限制,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可逾越的时间和空间;二是遗传和环境的限制。只有在这个有限的范围内,一个人才能在影响其存在的诸因素中,随时自由地对他如何处理各种存在的资料做出自己的选择,在其限度之内自由地塑造自己的存在。
2.宗教道德感是保证个体存在,促使人格不斤变化完善的动力因素。自由的个体在获得个体化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每一次更新,人都要经受一次挑战与创造的体验,使人产生“罪疚感”。但这种罪疚感是存在的基本成分,是一个不完善的、存在着的人朝向完善的渴望,因而是积极的和建设性的。在宗教道德感的驱使下,健康的个体能创造性地承认自己的不完善性,努力克服阻碍自我发展的恐惧和焦虑,进而发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3.有没有“健康的自我表现”是发现存在感的重要步骤。为此他描述了健康人的许多特点,例如自主性、真诚、创造性、选择、责任心等。他认为这些特点的充分表现才是人的全部自我,它们发自人的内心深处。具有这些特点的人,才拥有健康的存在和存在感。
(二)存在的三个世界。
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罗洛·梅阐发了人存在于世界上的三种方式:
1.周围世界。这是一种自然的世界,是有规律的和循环的世界,是使人产生睡眠与醒觉、冷、热、饥、渴、生老病死的世界。人生存在这个周围世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力量,因此人必须接受和适应自然界的规律。
2.人际世界。指人与人之间为了某种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人的社会活动的结果,因为在孤独中人们是无法体验到存在的意义的。同时,人际关系世界中的影响是相互的,交往双方都得到发展和成熟,这才是正常、健康的人际关系世界。
3.自我世界。指人类独有的自我意识世界。它能帮助人们了解和把握自我的潜能和价值,同时也是了解周围世界与人际世界的基础。因为一个人只有了解了自我存在的意义,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体验,才能更真实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人和事,理解它们对自我的意义。
罗洛·梅认为这三个世界是彼此相关、共同存在的。它们不是各自独立的。如果只强调某一个世界,而忽视另外两个世界,就会片面理解人的存在方式或不能完整地理解真实的自我,从而导致人格扭曲和心理疾病。
(三)存在的六大特征。
50年代末60年代初,罗洛·梅重点阐述了人类存在的六种本体论特征:
1.自我核心。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特存在。谁也不能占据人的存在,这样存在就需要有一个自我核心,以自我的存在为中心点,使自我与他人和环境相区别。罗洛·梅认为这是人和所有的生物都具有的共同特征。有没有自我核心性是判断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基本条件。谁若攻击这个核心,谁就是在攻击人的存在本身。
2.自我肯定。指保持人的自我核心的勇气。即强调人应该有勇气在自由选择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罗洛·梅认为,在自我核心的形成过程中,一个人必须不断地鼓励和督促自己,这是一种勇气的表现。一个人如果没有勇气,就无法形成核心性,更不能达到自我实现。后来罗洛·梅在《创造的勇气》一书中详细地论述了勇气的四种表现形式:(1)身体的勇气,指与体格有关的勇气;(2)道德的勇气,指与正义感和同情心有关的勇气;(3)社会的勇气,指与人际交往有关的勇气;(4)创造的勇气,指发展一种新模式、新象征的勇气。总之,一个人只有有勇气肯定自我,才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3.参与。指人在保持自我核心的同时,要积极参与到人际关系世界中去。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在参与中个体必须保持独立,因为参与过多会使个体偏离自我核心,反而使个体的存在失去平衡;二是不要过分强调独立,使自己闭锁在狭窄的自我世界中,也会阻碍甚至损害人格的正常发展。因此参与和自我核心必须搭配恰当,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
4.觉知。指自我核心的主观体验,是个体发现外在危险或威胁的能力。它是一种初级的经验形式,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能力。但在人身上,觉知是自我意识的基础,只有通过觉知的中介作用才能形成人的自我意识。因此在心理治疗中帮助病人恢复他对自己存在的觉知,是心理治疗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5.自我意识。指人能够跳出自我并反观自我的一种能力,这是人类所独有的特征。自我意识不仅使人意识到外在威胁,而且使人认识到我是“被威胁者”。自我意识具有间接的抽象的认知功能,它“使人有能力超越直接具体世界,而生活在‘可能的’世界之中”。有了自我意识,人就可以凭借言语,利用历史的经验,形成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同时能更好地对自己进行认真的反观、领悟和规划,进入其它没有自我意识的动物所不能达到的境界。
6.焦虑。指人的存在面临威胁时的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在人类生活中存在受到威胁甚至丧失都是不可避免的,因此焦虑的产生也是不可避免的。焦虑有正常和非正常两种形式。正常焦虑是与威胁相均衡的一种反应,不会产生压抑感和强烈的心理冲突;不正常焦虑是一种变态焦虑,是一种与威胁不平衡的反应,并伴有压抑感和心理冲突。
(四)焦虑理论。
焦虑理论是罗洛·梅存在本体论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观点是:
1.焦虑的实质和意义。
罗洛·梅把焦虑定义为“个人的人格及存在的基本价值受到威胁时产生的忧虑”,是“人类对威胁其存在或威胁使他与其存在相认同的某种价值的基本反应”。显然,罗洛·梅所谓焦虑是和存在密切联系的。它的实质是:
(1)焦虑是当人的存在受到威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状态。这种威胁可能针对生命,也可能针对与生命同等价值的信念和理想,还可能针对人的价值观或象征。
(2)焦虑是对存在价值受到威胁的一种反应。这些价值对人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它受到威胁,仿佛人的存在核心受到了打击,焦虑就是对这种威胁或打击的一种反应。
(3)焦虑是对非存在(即死亡)威胁的一种体验。非存在也是存在的一部分,是谁也避免不了的。当人意识到这种非存在时,就会产生痛苦的内心体验,这就是焦虑。
(4)焦虑不同于恐惧。恐惧威胁的不是人的基本价值或存在基础,而且它有明确而具体的对象。焦虑则威胁到人的基本价值,而焦虑者却说不清他究竟为什么焦虑,其对象模糊不清。
(5)焦虑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冲突。当个体面对其潜能时,往往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因为潜能一方面会使个体的存在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又会使个体的安全感受到暂时破坏。一个人要想实现其潜能,就必须进行新的选择,改革其现状,这就必然产生焦虑。
2.焦虑产生的原因。
罗洛·梅从以下几个方面阐释了焦虑的起源:
(1)价值观的丧失。现代社会是一个剧变的社会,人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处在新旧交替之中,罗洛·梅发现现代人失去了三种基本价值观:第一是健康的个体竞争观念被不健康的、开发式的竞争观念所取代。人与人之间成了竞争的敌人,敌意和怨恨增加了人们的孤独和焦虑。第二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相互作用被所谓理性功效的信念所取代。人们解决问题时片面强调理性的作用而否认非理性的价值,从而导致人格的分裂。第三是面对庞大的现代社会机构,个体的价值感和尊严感丧失。人们深感无力解决当今时代的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个人力量的渺小和无力使人深感焦虑。
(2)关系感的丧失。由于现代社会过分重视如何用技术来控制自然,使我们和大自然日益疏远。现代化的生活虽然给人带来了有用的技术成果,但人却越来越失去了与自然的和睦关系,失去了自我与自然的联系,焦虑就是对这种丧失的一种反应。
(3)现代人失去了以成熟的爱的方式与别人建立联系的能力。现代人把性和爱相混淆,这是导致现代社会性混乱的一个根本原因。罗洛·梅认为性是一种麻醉剂,它虽然能使人暂时减少焦虑,但最终结果却使人精神更加萎靡,疏远和无价值感日益加深,焦虑当然会油然而生。
(4)空虚和孤独使人产生焦虑。空虚和孤独是现代西方社会的一大顽症。罗洛·梅认为,由于价值观无法整合而使人格的统一性遭到破坏,个体不仅对他人和周围世界感到陌生和不可理解,甚至对自己、对人类的本性也感到模糊不清,其结果使人体验到内心十分空虚。空虚感与失望和孤独紧密相连,使人变得冷漠无情。人们总想依赖他人的帮助来摆脱困境,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关系相当确定的伙伴”,人们不得不默默地忍受痛苦,不得不虚意地奉迎和适应别人,这样反而更压抑了自己的个体性和存在感,使人陷入痛苦的焦虑之中。
3.对付焦虑的方式。
在罗洛·梅看来,焦虑是存在的本体论特征之一,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但焦虑毕竟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体验,人们总是在设法排除它。罗洛·梅根据他的观察,概括了两种对付焦虑的方式:
(1)神经症患者的变态方式。这是通过压抑、禁忌或其他消极的逃避方式来摆脱焦虑。这实际上是企图以“缩小自己的意识范围”来消除心理冲突。正常人有时也会采用这种方法,例如,遵守严格的规则,放弃一些自由和责任,或缩小对自己潜能的认识,重新建构社会所认可的合法存在感,这是以部分地放弃自我来排除焦虑的。
(2)正常人的健康方式。指个体在焦虑面前既不逃避,也不墨守成规,而是依靠足够的勇气积极地面对焦虑,这种在斗争中实现的价值观才是更有价值的。个体之所以运用这种方式摆脱焦虑,是因为个体的价值观的影响要大于焦虑的威胁。如果一个人对某种价值观深信不疑,并决心为保卫它而不惜牺牲,那么,在勇敢地面对焦虑时所获得的胜利,其价值远远大于逃避焦虑,因此在焦虑面前他能无所畏惧,通过增强自己的存在感,发挥其潜能,而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
(五)存在心理治疗。
这是罗洛·梅存在心理学理论的实践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把存在哲学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分析的某些治疗思想相结合、改造而建构的一种心理治疗体系。其主要思想包括:
1.存在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1958年,罗洛·梅在《存在心理治疗的贡献》一文中提出了存在心理治疗的原则:
(1)理解性原则。罗洛·梅认为,存在心理治疗主要依赖于对病人的理解,治疗技术也必须来自理解。他说“存在的技术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多面性,随着病人的不同,以及随着同一位病人在不同治疗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在某一时刻所采用的独特技术应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做出决定:什么将最好地揭示这位病人此时此刻在他的历史中的存在?什么将最完好地阐明他在世界上的存在?这绝不是‘折衷主义’,这种灵活性总是包含着对任何方法的潜在假设的一种明确理解”。
(2)体验性原则。心理治疗应该使病人亲自体验到他的自我世界。这种体验包括充分意识到他的潜能,并使这些潜能发挥作用。罗洛·梅强调指出,心理医生的责任不是“治愈”病人的症状,而是帮助病人体验他自己的存在。因为解除心理症状的关键在于病人能否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
(3)在场性原则。存在心理治疗应把医患关系视为病人心理场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治疗者必须进入病人的这个心理场,才能真实地理解病人当前的存在情境。不过,使用“在场”原则不当也会引起医生与病人发生焦虑,因此在治疗中医生要保持头脑冷静,防止先入之见。
(4)付诸行动原则。这是要求医患双方全身心地投入治疗实践的一种原则,也是人们“认识真理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罗洛·梅认为,人的选择发生在认识之前,这种选择是人们趋向存在的一种态度。只有当病人学会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向,并沿着这一方向做出付诸行动的初步选择时,他才能促使自己去寻求知识、探索真理和回忆过去。
2.存在心理治疗的方法。
存在心理治疗是一种整体治疗,其核心目标是帮助病人体验其整体的存在。罗洛·梅把理解人的意向性视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
首先,意向性是一种存在状态,是人的意识意向和潜意识意向的基础。因此,治疗者首先应了解病人当前的意向性,同时帮助病人理解和体验自己的意向性,明白自己是怎样表现或否定它的。一句话,要帮助病人感受和决定他的当前存在,学会看待其未来的存在。
其次,要帮助病人体验其意向性中的情绪情感及其意义、作用和含意,体验和意识到它可能产生的后果。同时还要帮助病人理解这种情绪情感是自我毁灭的还是建设性的。罗洛·梅强调在治疗中不要让病人逃避到对欲望行动的沉思默想之中,而是要帮助他理解这种欲望的全部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
3.存在心理治疗的阶段。
既然理解病人的意向性是存在心理治疗的主要方法和目标,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罗洛·梅提出了心理治疗三阶段的设想:
(1)愿望阶段。它和人的觉知有关。尽管现代人怀有大量的愿望,但人们总是消极地对待它们,甚至认为只有否认愿望才能获得愿望的满足。罗洛·梅认为这是病人自我脆弱性的一种表现。只有使病人对自己的愿望产生高度的觉知和意识,才能使病人产生获得欢乐与幸福的愿望,但同时也有可能使病人更感焦虑。因为愿望的实现需要病人进行自由选择和为此负责,而这正是病人所缺乏的。
(2)意志阶段。这是使认识质变为自我意识的阶段。其目标是把上一阶段的产生的愿望提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使他认识到自己不仅拥有某种愿望,而且相信自己能以我的愿望为世界做点事。以此为基础,他才愿意通过愿望的满足来实现自己的创造性潜能。
(3)决定和责任感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帮助病人达到负责任的自我实现、自我整合与成熟。病人不仅能决定自己的行动,而且富有责任感。这种决定和责任包含着并超越了前两个阶段,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生活与行动模式。罗洛·梅认为,当病人开始对其自我世界中的愿望、意志和决定表示关注并负起责任时,第三个治疗阶段的目标才算达到。
总之,存在心理治疗要求医患双方密切合作,建立一种真诚的关系。病人必须真切地了解自我存在的本体论基础,治疗者也必须把病人看作相互交往的存在。只有遵循这种治疗过程,才能帮助病人体验其真实的存在,认识自己的潜能,并鼓起勇气采取有意向性的行动,最终达到心理治疗三个阶段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