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初夏(1)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宋诗精华》第149页(921字)
【原文】: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2)
更无柳絮因风起,唯有葵花向日倾。(3)
【原文作者及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1038-1040)进士。历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旋判西京御史台,后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朝政,尽废新法。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诗风质朴。撰有《资治通鉴》、《司马文正公文集》等。
【译文】:
清明和暖的四月天,雨过刚刚转晴。南山正对着住所,远远望去阴晴变化历历分明。春尽夏来,时光飞逝,因风起舞的片片柳絮无踪无影;只有那一棵棵的葵花,紧紧向着太阳相倾。
【集评】:
宋·胡仔:“《东皋杂记》云:温公居洛阳,有诗云(诗略)。爱君忠义之志,概见于此。”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二)
宋·王应麟:“‘更无柳絮随风舞,唯有葵花向日倾’,可以见司马公之心。”
(《困学纪闻》卷十八)
清·王相:“初夏为清和节,乍雨乍晴之时,而南山当其户牖,雨来而烟雾微茫,雨霁而峰峦明媚也。柳絮飞尽,无迹可寻,惟有葵花向日而开,以喻新主当阳,小人道消、君子道长也。”
(《千家诗·七言注解》卷上)
【总案】:
这首七绝,陈衍称为司马光“元祐入相时之作”(《宋诗精华录》),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引《东皋杂记》,则指为“温公居洛阳”时作,细揆诗意,当以后说为是。诗中所记,为其在洛阳所见之初夏景色。有雨有晴,有山有树有花,写得恬静、形象。然而作者本意并非在写景。其真谛乃借景抒怀。借初夏之景色,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他退居洛阳时,仍不改初衷,决不折节与政敌合流,忠贞之志愈坚的心迹。《东皋杂记》称“爱君忠义之志,概见于此”,可谓一语中的,深得诗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