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56页(2888字)

一、概述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spherocytosis)是一种红细胞膜先天性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临床特点为自幼发生的贫血、间歇性黄疸和脾肿大,不同患者病情程度可有较大变化。本病见于世界各地,国内亦屡有报道,是先天性红细胞膜缺陷引起的家族性溶血性贫血中最常见的一种。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大部分受累家族中本病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小部分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无家族史的散发病例可能由基因突变所致。本病的红细胞膜缺陷主要涉及红细胞骨架蛋白,造成骨架蛋白的不稳定性。受累细胞骨架蛋白包括谱蛋白合成障碍以及与谱蛋白膜整合有关的其他膜蛋白的质和(或)量缺陷。目前已发现4种膜蛋白异常形式:单纯谱蛋白(α—谱蛋白或β—谱蛋白)缺乏、谱蛋白和锚连蛋白联合缺乏、带3蛋白缺乏和蛋白4.2缺陷。各亚型具有特定的基因突变及其编码蛋白的异常,这也是造成本病临床表现差异的病理生理基础。异常的细胞骨架蛋白不能为红细胞脂质膜提供足够的支持,从而造成细胞表面积减少,使红细胞不能维持正常的双凹盘形状而变为球形。球形红细胞的变形性降低,不易通过脾索内皮细胞间隙,扣留在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破坏。上述为本病红细胞破坏的主要机理。

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骨架蛋白缺陷可引起若干继发性代谢变化。穿膜钠和钾流增加,造成ATP酶活性升高,导致ATP的消耗、糖酵解率加快和2,3—二磷酸甘油酸浓度降低,后者可造成细胞内pH下降(细胞内酸中毒)。此外,脾脏对异常的球形红细胞还具有“调制”作用,使其渗透性脆性增加。上述作用的结果造成球形红细胞的变形性进一步降低,加速在脾内的破坏。

三、诊断标准

(一)国内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

(1)贫血程度轻重不等,于再生障碍危象或溶血危象时加重,多表现为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2)黄疸或轻或重或呈间歇性。

(3)脾脏可轻至中度肿大,多同时有肝肿大,常伴有胆囊结石。

(4)半数以上病例有阳性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实验室检查

(1)具备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特点,红细胞MCHC增高。

(2)可见胞体小、染色深、中心淡染区消失的小球形红细胞,数量可从1%~2%至60%~70%,大多在10%以上,但也有约20%的患者缺乏典型的球形红细胞。

(3)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OF):正常人开始溶血0.42%~0.46%,完全溶血0.28%~0.32%。本症多于0.5%~0.75%时开始溶血,0.4%完全溶血。如开始溶血在0.5%以下,但高于正常人0.08%以上亦有诊断意义。如常温下检验结果正常,经24小时温育后渗透脆性增加,开始溶血浓度较正常人高出0.08%以上,亦可认为有诊断意义。

(4)自溶试验(48小时):溶血>5%,温育前先加入葡萄糖或ATP可明显减少溶血。

(5)酸化甘油溶血试验(AGLT50):阳性(150秒以内)。

(6)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红细胞膜蛋白分析:部分病例可见收缩蛋白等膜骨架蛋白缺少。

若外周血有较多小球形红细胞(>10%),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有阳性家族史,无论有无症状,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诊断可成立;若外周血有较多小球形红细胞,OF增加,但家族史阴性,需除外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不稳定血红蛋白病等原因产生的球形红细胞增多,方可确定诊断;若有阳性家族史,但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不够多(5%左右),需做渗透脆性试验、自溶试验、酸化甘油溶血试验等加以证实;若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不够多,又无阳性家族史,则诊断本病需借助较多试验,包括红细胞膜蛋白组分析、基因分析等,并需除外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等方可确诊。

(二)国外诊断标准

1.诊断要点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先天性溶血性贫血。

(2)基本缺陷在患者红细胞本身,给患者输入正常人红细胞,其存活期正常。

(3)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增多和OF增高。

(4)自溶试验(48小时):溶血大于5%,加葡萄糖或ATP可使减轻。

(5)脾切除疗效佳。

2.分型

(1)典型HS:具有轻重不等的慢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和实验室表现。

(2)变异型HS

1)轻型HS:可表现极轻微溶血性贫血,甚至完全无症状,红细胞渗透脆性仅轻微增加,多于家系调查或出现贫血危象时发现。

2)老年型HS:偶见于老年期首次确诊。

3)红细胞形态不典型HS:少数患者外周血涂片可见钳夹状红细胞和轻度卵圆形小球形红细胞或畸变的球形红细胞。

4)HS合并其他遗传性血液病:如合并血红蛋白病、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酶缺陷性溶血性贫血等。

四、鉴别诊断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常伴有球形红细胞增多,只是数量较少;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正常及常有基础疾病;抗人球蛋白试验为阳性。

2.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有导致溶血的病因(如母婴间血型不合),无家族史,红细胞渗透脆性及自溶试验正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