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血液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247页(1393字)

(一)概述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易栓症,分纯合子型和杂合子型两种。根据蛋白C(PC)抗凝活性与抗原含量的关系,分为两型:Ⅰ型为PC抗凝活性和抗原含量均下降;Ⅱ型为抗凝活性下降但抗原含量正常。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在正常人群中PC缺陷症的发病率最高可达1/(200~500),以杂合子型居多,纯合子型少见。半数以上的PC缺陷症可不发生血栓,临床表现以静脉血栓形成为主。

(二)临床表现

临床常见的表现为静脉血栓形成,在静脉血栓的病因中,遗传性PC缺陷症占2%~8%。静脉血栓主要累及下肢静脉,较少累及内脏静脉。常发生肺血栓栓塞。本病较少发生动脉血栓(不足20%)。大多在15岁以后发病,40岁前发病者占50%,其中2/3为自发,1/3有妊娠、创伤、制动、感染等诱发因素。新生儿暴发性紫癜多见于纯合子型,病死率极高。成年患者可因口服双香豆素类抗凝药诱发皮肤坏死。

(三)诊断方法

确诊需依靠实验室检查,主要通过检测PC活性与含量。活性测定目前常用APTT法和发色底物法,含量测定常用免疫火箭电泳法等。

(四)诊断标准

1.静脉血栓形成或无症状。

2.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

3.纯合子和杂合子或双重杂合子型。

4.血浆PC含量降低或正常。

5.血浆PC活性降低。

6.分型见表4—2。

表4—2 遗传性蛋白C缺陷症分型

(五)诊断评析

与其他遗传性抗凝蛋白缺陷症相似,大多遗传性PC缺陷者并不出现血栓,故病史和家族史的诊断意义相对较小,诊断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查。因此,实验方法必须可靠。不主张每家医院均建立起完整的实验方法,应参照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区域性检测中心,由一家或几家有经验的实验室承担本地区的检测任务。此外,每个实验室均应建立自己的正常值,不宜照搬文献发表的正常参考值。血浆PC活性或含量一般应至少测定2次,以除外检测误差和一过性PC缺乏。另外,PC属于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因此口服华法林可影响测定结果。

(六)鉴别诊断

主要是排除各种获得性PC缺陷症。一些药物,如华法林、门冬酰胺酶、顺铂等可致PC水平降低。肝脏疾病时可因合成减少导致PC的缺乏。重症感染、DIC、长期血透的患者也可出现PC水平下降。个别遗传性PC缺陷的患者可合并其他遗传性易栓症,如合并蛋白S缺陷或APC—R,应注意除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