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的解剖及生理概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肝胆胰外科疾病诊断标准》第103页(4594字)

一、胆管的解剖

从毛细胆管开始,经肝小叶的赫令管、小叶间胆管、肝管,与胆囊管汇合后,形成胆总管,经十二指肠壁,与胰管汇合,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组成整个胆管系统。胆管系统有肝内和肝外两部分,将肝管分叉部以上的胆管称为肝内胆管。分叉部以下者称为肝外胆管(包括胆囊);但实际上位于肝门横沟处的左、右肝管仍然是位于肝实质之外。肝胆管的第三级分支处于肝内,为肝实质所包围。临床上提出将胆管系统划分为:肝内胆管、肝门部胆管、肝外胆管3个部分。肝门部胆管是一个临床概念,它是指自肝总管中部以上至肝门横沟内右、左肝管这一范围,是胆管外科的一个重要的解剖部位。

(一)胆总管

胆总管一般长5~8cm,内径0.3~0.6cm,其长度由胆囊管开口位置的高低决定,低位汇合的胆囊管,胆囊管与肝总管并行至胆管下端才汇合时,实际上便不存在胆总管;有时,左、右肝管在肝外低位汇合,而胆囊管开口于右肝管上,也就不形成胆总管。胆管的结构是分为黏膜、纤维肌层和浆膜层;在靠近肝脏的部位,胆管壁内的平滑肌数量很少,不构成肌层;在胆总管的中1/3段以下,平滑肌数量逐渐增多,到下1/3时,形成内环外纵的肌层。因而胆总管本身缺乏主动蠕动的功能。

自胆囊管与肝总管汇接部至十二指肠乳头,胆总管可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和十二指肠壁内段四段;十二指肠壁内段的胆总管壁厚而管腔较狭窄。十二指肠上段胆总管的直径在10mm以内,当超过12mm时,称胆总管扩张。常为胆管疾病的表现。胆总管的胰腺段多穿过胰腺实质而下降至十二指肠,约15%的人的胆总管位于胰腺后的表面上。当胆总管扩张时,从胰腺的后面可触及胆总管沟,可以更准确地检查胆总管下端的结石。胆总管十二指肠壁内段斜行穿过十二指肠壁,开口于主乳头,位于十二指肠降部中分后内侧壁上,距幽门6~10cm。在70%~80%的人中,胆总管与主胰管末端结合,共同开口。其余的人中,胆总管与主胰管分别开口。胆总管十二指肠壁内段的长度为4~27mm,大多数为5~10mm,所以在Oddi括约肌成形术时,应注意缝合切口顶端处胆管及十二指肠的黏膜,以免发生肠瘘,行经十二指肠镜Oddi括约肌切开术时,更要掌握切开的深度,以免发生十二指肠穿破。

(二)副肝管

在肝门部,典型的解剖学结构是由右肝管及左肝管汇合而成肝总管。但是,在不少的情况下,来自右侧的肝段胆管(甚少发生在左侧),可与肝外胆管的任何部位汇合,此种异位结合的肝管,称为副肝管。右侧副肝管的出现率为10%~20%,左侧副肝管的出现率为0.5%~2.5%。90%以上的副肝管位于胆囊三角内,常开口于肝总管,其次为右肝管和胆囊管,肝胆囊交通管亦较常见。左侧副肝管不进入胆囊三角,多从左侧汇入肝总管。副肝管的重要性是在胆囊切除等胆管手术时,可能误被切断或损伤;较细的副肝管误被切断、结扎之后,可能不引起严重的临床后果;如果较粗的副肝管误被切断或误被结扎,则手术后可发生胆汁瘘、胆汁性腹膜炎及胆管感染。有时,右副肝管变粗,内有结石,若手术时不慎加鉴别,有可能被误认为胆总管而将胆总管内的病变遗漏。

(三)胆囊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的胆囊窝内,正常情况下。胆囊的体表投影相当于右肋缘下右锁骨中线处。胆囊可以有形状、数目和位置方面的先天性畸型,当并发疾病时,可能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1%~3%的人具有胆囊系膜,增加胆囊的移动度。肝脏是一个双侧性的器官,从胆囊窝至下腔静脉左缘的连线,为肝正中裂的所在,标志左、右肝的分界线。胆囊在腹腔内的位置是由左、右肝的相对体积决定的,不对称肝脏的体积改变将使胆囊发生明显的移位。例如1例肝管阻塞性病变(如胆石、狭窄、肿瘤)时,可使该侧的肝叶萎缩而另侧的肝叶增生肥大,胆囊的位置便可以向左或右方旋转移位。以发生在肝右叶萎缩时最为明显,此种现象称为增大—萎缩综合征,在肝门部和肝内胆管病变时甚为常见。当肝右叶萎缩时,胆囊随肝脏以顺时钟方向旋转移位至右结肠旁沟的上方。正常的胆囊呈梨形,胆囊颈部呈膨大或作S形弯曲,有时在胆囊颈部呈袋样凸出,称胆囊壶腹,在该处最易发生胆结石的嵌顿阻塞。胆囊颈部下接胆囊管。胆囊管构成胆囊三角的一边,在三角内有胆囊淋巴结及胆囊动脉通过。在胆囊颈部结石嵌顿及慢性胆囊炎时,胆囊淋巴结肿大,造成胆囊三角处致密的炎性粘连,使手术时分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均有困难,若有不慎,可导致出血或损伤肝总管。胆囊管内有螺旋瓣的遗迹,当胆汁沿胆囊管上行将胆囊充盈时,它可以附于胆囊壁呈旋涡样运动,能促使胆囊胆汁内的黏液、胆红素颗粒、胆固醇结晶等形成黏液珠,并可能发展成为胆囊结石的核心。

(四)肝动脉与胆囊动脉的变异

在肝蒂上肝动脉不论在其来源、行径、分支等方面的解剖变异均很常见,其中有的与胆管外科的关系甚密切。异位起源的肝动脉称迷走肝动脉,来源于肠系膜上动脉的肝右动脉(迷走肝右动脉)为8%~12%,此时,该动脉经门静脉及胆总管后沿胆总管右后方上行到胆囊三角,发出胆囊动脉,故在胆囊切除术(特别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肝门部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容易发生损伤。肝右动脉一般是在胆管的深面走向肝门右侧,但11%~19%的肝右动脉在肝总管前面通过,因此妨碍胆管的切开。再者,与胆管外科的关系比较密切的是胆囊动脉,胆囊动脉因为有数目、起源、行程等种种变异,且由于胆囊疾患时局部病理改变的影响,胆囊切除术时有可能在不防备的情况下发生胆囊动脉断裂,产生因在慌乱中止血时所引起的不良效果,如胆总管损伤或手术后的胆管狭窄。典型的胆囊动脉是指该动脉来自起源于腹腔动脉系统的肝右动脉,在肝总管的深面处发出,行经胆囊三角,达胆囊的左缘处分为深、浅两支,浅支分布于胆囊的游离面,深支分布于胆囊的肝床面,此种典型的关系只见于约2/3的人。有时,胆囊动脉的深、浅两支是分别起源的,成为双胆囊动脉。

二、胆管的生理

胆汁自肝细胞及胆小管上皮分泌出来,在空腹期间,大部分进入胆囊进行浓缩,餐后浓缩的胆汁排入肠道,以助消化吸收。胆囊黏膜有很强的浓缩功能,胆囊胆汁中的水分是随着钠及氯的吸收而被吸收,据估计其吸收速率每小时为胆囊本身容积的10%~30%,胆囊胆汁中的总固体量的浓度可比肝胆汁中的总固体量高出10~20倍。胆囊的体积虽比每小时所分泌的肝胆汁的容量还要小,由于它的浓缩功能,却可以贮存每日所分泌肝胆汁量的一半。胆囊胆汁的固体浓度虽然很高,然而胆汁酸盐是以微胶粒的较大的颗粒形式存在,故胆囊胆汁仍能与血浆的渗透压保持平衡。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胆囊的扩张、收缩、吸收、排空的功能,所以胆汁酸循环呈昼夜性改变。新的胆汁不断地进入胆囊,陈旧胆汁的水分被吸收而变得浓缩,因此胆囊内胆汁的浓度并不是完全均匀的,而是在不同的区域存有差别。从胆囊造影的X线照片上,亦常可以见到新的胆汁和陈旧胆汁的不均匀混合和二者之间的界面。含造影剂的胆汁常首先出现在胆囊的颈部处和外周,此种不同黏稠度和胆固醇饱和度的胆汁在胆囊内分层的现象,可能使其中某部分的胆汁中溶质呈过饱和而沉淀析出,成为结石形成的核心。胆囊的有效收缩和排空是将这些析出的颗粒和黏液排除,起到防止形成较大结石的效果。妊娠后期、迷走神经切断术后,胆囊的张力减低,胆囊结石的发生率也较高。

胆囊是身体内胆汁酸的贮存库,胆囊切除后,胆汁酸的代谢亦发生相应的改变。关于胆囊切除术对肝胆汁成分影响的意见并不一致,研究一般认为切除胆囊后,体内的胆汁酸池更形缩小,并且次级胆酸,特别是脱氧胆酸成为胆汁中的主体胆汁酸,由于胆汁酸的肠肝循环次数增多,故由初级胆汁酸生成次级胆汁酸的量也增多。也有人认为很可能胆囊切除术对胆汁中的脂质代谢是因人而异。

在正常情况下,结合胆红素、卵磷脂、胆固醇及结合型的胆汁酸不能透过胆囊黏膜,胆汁酸在胆囊胆汁中的浓度比肝胆汁大10倍。在胆管感染时,细菌的作用可使结合型胆汁酸去结合化,非结合型胆汁酸和游离胆红素可以通过胆囊黏膜,从而使胆汁中的胆汁酸吸收增加,使胆固醇沉淀析出。

除浓缩功能外,胆囊尚能分泌黏液性物质。胆囊管完全阻塞后,胆囊内可充满透明、无色的液体,临床上称为白胆汁。胆囊黏膜在受到刺激、pH值的改变、炎症、结石的情况下,黏液的分泌增加。胆总管完全梗阻时,梗阻以上的胆管内亦可充满由胆管上皮分泌的白胆汁;当梗阻解除、胆管内压力降低之后,肝细胞又可以很快恢复其分泌胆汁的能力。

胆囊具有调节胆管内压力的功能。胆囊的积极吸收液体和减少胆汁容量的能力,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胆管内压力的平衡。胆管是一纤维弹性管道,胆管梗阻时,胆管内压力便很快上升,一般在24小时内临床上便呈现黄疸;如果胆囊仍然保持其正常的吸收功能,则当有胆总管下端梗阻时,黄疸可延迟至36~48小时才明显出现。切除胆囊后,胆汁便经常性地流入小肠。胆囊对身体说来,并不是个必不可缺少的器官。

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受体液因素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一些胃肠道激素如胆囊收缩素、胰泌素、胃泌素、高血糖素等,均能增加胆汁的分泌。胆管受自主神经系统的胆管外在神经丛和内在神经丛的支配。胆囊及胆管壁上,除有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神经纤维外,近年来亦证明其有多种含肽神经纤维。作为神经递质的肽类激素,可能参与胆管生理功能的调节。

Oddi括约肌调节胆汁的排出。括约肌段呈节奏性收缩,其方向是前向的,独立于十二指肠肌肉的收缩,从上向下,括约肌末端的3~4mm是一高压区,基础压接近2.0kPa。Oddi括约肌段收缩波从胆总管与括约肌段的连接处开始,向下输送,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当括约肌段收缩时(收缩期),胆总管内的胆汁停止流动;当括约肌放松时(舒张期),胆总管内胆汁流入括约肌段,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Oddi括约肌的功能紊乱、痉挛,可引发上腹部疼痛,如见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