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gman骨折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骨科疾病诊断标准》第64页(1357字)

Hangman骨折即枢椎椎弓骨折,又称“绞刑者”骨折,原来是指被执行绞刑时发生的颈部损伤。由于现在此类骨折多见于交通伤以及坠落伤的患者,因此,又称为创伤性枢椎滑移。

(一)流行病学

1866年,RS.Houghton最早报道绞刑的死因可能是颈椎的骨折脱位。1888年,Marshall首先描述了绞刑的死因是颈椎极度过伸、牵拉引起脊髓断裂。1908年,Wood-Jones在解剖标本时发现枢椎双侧关节间有骨折、脱位、脊髓横断。1965年,Schneider注意到创伤所致的枢椎椎弓的骨折与受绞刑所致骨折的类型相似,将这类骨折命名为Hangman骨折。

(二)病因

现在最常见的原因是机动车事故时头部相对于颈部过伸造成的,80%见于摩托车交通事故。

(三)病理生理

头部受创伤相对于颈部过伸时,枕骨受力撞击寰椎后弓,而后者又撞击C2的椎弓,C2的上下关节间部位最为薄弱,因而造成关节岬部骨折。经常合并前纵韧带,后纵韧带,C2~3椎间盘的损伤。由于此处椎管腔比较宽大,不容易造成脊髓的损伤,但是常合并寰椎和中部颈椎棘突的骨折。

(四)分型

Levine-Edward分型:

Ⅰ型:为稳定型骨折,无移位或移位很小(<3mm),无成角畸形。C2~3椎间盘及前、后纵韧带保持完整。

Ⅱ型:为不稳定性骨折,移位>3mm,C2~3椎间隙有成角,提示椎间盘和前、后纵韧带损伤。

ⅡA型:为不稳定骨折,有明显的成角而无移位的枢椎椎弓骨折。前纵韧带完整。

Ⅲ型:为不稳定骨折,双侧枢椎椎弓骨折合并有一侧或双侧小关节的向前脱位。C2~3间有明显的移位及成角。前、后纵韧带及椎间盘均有明显的损伤。

(五)检查

应行正侧位X线片检查,显示不清时应进行CT及三维重建明确诊断。

(六)临床表现

由于枢椎椎弓骨折后,椎管的直径相对扩大,因此,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较低。大多数患者诉枕颈部酸胀,疼痛、僵硬。

(七)诊断标准

Hangman骨折的诊断主要依靠侧位X线片,可以清楚地显示骨折移位及成角情况。CT能够更清晰显示骨折线、移位情况、成角情况以及与椎管的关系。CT三维重建有助于了解骨折的全面信息。MRI可以了解脊髓损伤和受压情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