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手册

猩红热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147页(1664字)

【病因】 病原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A族各型,该菌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其中以红疹毒素对猩红热的发病作用最大,飞沫传染,冬春季节流行,任何年龄均可发病。

【临床表现】

一、症状表现轻重不一,轻者无明显中毒症状,皮疹稀少,重者中毒症状严重,甚至出现心肌炎、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等。细菌由损伤的皮肤或粘膜进入者,皮疹局限于伤口附近,全身中毒症状不严重者,称外伤性猩红热,根据其病程可分为:

(一)潜伏期:细菌侵入机体并在局部繁殖,一般为2~4天。

(二)前驱期:数小时至两天,有全身中毒症状,出现高热、神萎、呕吐、无力、咽疼、咽部红肿、扁桃体点状或片状渗出物等。

(三)出疹期:约3~7天。前驱期中毒症状加重,并出现皮疹。皮疹先发于颈部、胸部、背部或腋下,数小时内遍布全身,皮肤潮红,布以密集的小米粒样大小均匀的点状红色斑疹,疹间无正常皮肤,用手按压,红色暂退,出现苍白色的手印,瞬间红色丘疹又可重现。皮疹多有痒感,在腋窝、肘窝、腹股沟、腘窝等皱褶处,常形成红线状。面部皮肤充血,呈弥漫潮红,以两颊部最明显,无红色丘疹,唇周呈苍白色,称环口苍白圈。病初舌苔灰白而厚,3~4天后剥脱,舌边缘充血,舌乳头红肿突出,因呈杨莓刺状,故称“杨莓舌”。

(四)脱屑期:第一星期末开始脱屑,可持续2~4周,先见于面部、颈部。皮疹越多,脱屑越多。躯干部脱屑多为小片状,手足部多为大片状。

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多1~3万/立方毫米,中性多核白细胞可达80~90%,嗜酸性粒细胞可高达10%左右。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多无困难,但有时需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相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皮疹者,有化脓灶,但咽部充血不明显。

【预防】 患儿隔离7~10天。已接触的易感儿童,须隔离12天。

【治疗】

一、一般治疗:严密隔离5~7天,注意休息,流质饮食,补充足够水分。

二、中药治疗:

(一)轻症:辛凉透疹,解毒利咽。

处方:蒡子9克、薄荷6克、连翘9克、桔梗9克、荆芥9克、蝉蜕2.4克、板蓝根18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重症:清热解毒,凉血,开窍熄风。

处方:银花12克、连翘12克、生石膏30克、大青叶12克、黄芩9克、赤芍9克、白茅根18克、元参9克、射干6克、板蓝根15克、地丁15克、钩藤12克、僵蚕9克,水煎服,每日1剂。

三、抗菌素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如遇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7~10天为1疗程。

四、如发生感染性休克、心肌炎、败血症等,应立即抢救(见中毒与急救)。

【并发症】

一、脓毒性并发症,如中耳炎、鼻窦炎、颈淋巴结炎、关节炎、心内膜炎、心包炎、脓胸及肺炎等。

二、变态反应性并发症,如风湿病、急性肾炎等。

上一篇:白喉 下一篇:儿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