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手册

支气管肺炎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180页(2590字)

【病因】 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营养不良、佝偻病、消化不良及其他急慢性传染病,常使小儿抵抗力降低而易患肺炎。感冒是本病的主要诱因。在身体不佳的情况下,病原体乘虚而入,即可导致生病。病原体以细菌为多见(如肺炎球菌、葡萄球菌等),其次为病毒(如腺病毒)、呼吸道触合病毒等。此外,支原菌等也可引起支气管肺炎。

【临床表现】

一、一般症状:起病可急可慢,病程在1个月以内为急性,1~3月为迁延性,超过3个月为慢性。大多有发热,也有不发热的。

二、呼吸系统症状:咳嗽、有痰,呼吸增快,表浅,严重者呼吸困难,鼻翼扇动,紫绀,肺部有中小水泡音,有的有管型呼吸音。新生儿肺炎,肺部体征少,甚至无罗音,但有口吐泡沫、口周紫绀,一般情况衰弱。腺病毒肺炎,初起时为上感症状,3~4天以后肺部才出现体征。暴喘性肺炎(呼吸道触合病毒引起),呼吸困难严重,以呼气困难为主,两肺哮鸣音多。

三、循环系统症状:轻的心律稍增快,重的可并发心力衰竭。安静时心率增快超过该年龄正常心率40次/分,肝脏在短时间内较前增大超过1.5厘米或颜面浮肿者,即可诊断。此外,尚有心脏扩大、心音低钝、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紫绀等,也可并发周围循环衰竭,如出现面色灰白、四肢发凉、脉搏微弱、血压下降等。

四、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烦躁,萎靡或嗜睡,甚至可有惊厥或昏迷。

五、消化系统症状:可有食欲减退、呕吐、腹泻、腹胀等。

六、血象:在多数细菌性肺炎,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增多;在多数病毒性肺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即可诊断,但确定病原较困难,应注意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支气管炎:无明显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到干罗音及大水泡音,但无小水泡音及捻发音。

二、支气管哮喘:常有反复发作史,呼吸困难以呼气为主,听诊主要为哮鸣音,血内嗜伊红细胞常增加。

三、肺结核:有结核病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胸部透视和X线拍片,有助于鉴别。

【预防】 加强小儿体格锻炼,室温不宜过冷、过热,随气候变化加减衣服,预防感冒,及时治疗佝偻病及营养不良症。

【治疗】

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烦躁者用镇静剂,多喝开水,给予易消化食物,注意营养。

二、中药治疗:应根据病情辨症施治。

(一)一般肺炎可用肺炎合剂:

腥草15克、黄芩9克、连翘9克、双花15克、生石膏18克、生麻黄3克、杏仁3克、栝楼9克、甘草3克,水煎服。

(二)对肺炎恢复期,体温下降后止咳化痰,可用化痰合剂:茯苓9克、陈皮9克、甘草3克、青黛9克、银杏9克、半夏6克、浙贝9克,水煎服。

(三)暴喘性肺炎:此型属气虚正衰型,治宜温肺、通阳、定喘,可用平喘合剂:射干9克、生麻黄3克、五味子9克、细辛3克、桂枝9克、半夏9克、生石膏30克,水煎服。

(四)病毒性肺炎:此型属热盛邪实,可用病毒肺炎合剂:大青叶15克、板蓝根16克、蚤休9克、柴胡9克、僵蚕3克、钩藤9克,水煎服。

三、新针疗法:小剂量抗菌素穴位注射,常用穴位有肺俞、肺热。新针疗法常用穴位有孔最、肺俞,电针翳风。

四、抗菌疗法:一般先用青霉素或并用链霉素,也可用土霉素或四环素。经上述治疗无效,可改用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或参照咽培养、细菌药敏试验用药。

五、对症疗法:

(一)缺氧:缺氧烦躁者应用镇静剂,有条件时应给氧气,也可打开窗户,吸入冷新鲜空气。

(二)心力衰竭:纠正心衰(见心力衰竭章)。

(三)高热烦躁:体温很高时,应用物理降温,或用退热剂,如匹拉米洞等。烦躁不安甚至惊厥者,用镇静剂,如鲁米那、水化氯醛等。

(四)痰多、气喘:痰多者应用化痰药物,如远志合剂等,痰稠不易咳出者可用α-糜蛋白酶蒸气吸入,气喘重者可用非那根或氨茶碱。

(五)维持水电平衡:见液体疗法章。

六、其他疗法:

(一)激素疗法:中毒症状或气喘严重者,尤其是暴喘性肺炎者,可用氢化可的松5毫克/公斤/次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2.5~25单位静滴。

(二)亚冬眠疗法:对细支气管痉挛严重、烦躁不安、高热不退者,可用亚冬眠疗法(冬眠灵及非那根各1毫克/公斤/次,肌注,每6小时1次)。

(三)物理疗法:对体温已降,但肺内罗音吸收较慢者,可用芥末敷胸,或在胸部拔火罐,有条件者可用超短波疗法。

【并发症】 以肺不张、肺脓疡、脓胸、脓气胸为多见,病毒性肺炎可并发浆液性胸膜炎。

上一篇:支气管哮喘 下一篇:脓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