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手册

外耳湿疹

书籍:儿科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山东人民出版社《儿科手册》第417页(722字)

【病因】 多见于婴儿,常系耳廓及外耳道皮肤受脓液、药物、机械及温度等刺激所致。变态反应也可产生外耳湿疹,常为全身湿疹的一部分。

【临床表现】 多不局限于外耳道及耳廓,有时可蔓延到耳周围皮肤,故俗称“旋耳疮”。急性期皮肤充血红肿,形成多数小水疱,糜烂后渗出浆液性渗出物,干成黄色结痂。如有感染,则形成溃疡。急性期作痒或疼痛,小儿常哭闹烦躁,每因搔抓而发炎扩散,日久可转成慢性。慢性湿疹皮肤增厚充血而发硬,表皮脱落,可有皲裂,若有感染,则有脓性分泌物,干成较厚的结痂。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检查,易于诊断,应尽可能查出致病原因,以便进行防治。

【预防】 保护外耳道皮肤,减少刺激。

【治疗】

一、局部禁用水洗涤,耳道内可滴10%硼砂甘油。

二、急性期有渗液时,可用3~4%硼酸溶液、醋酸铝液或野菊花煎剂等湿敷。如仅有丘疹、疱疹而无渗液,则应用炉甘石洗剂等。如有感染,则应用抗菌素。

三、亚急性期可用地塞米松软膏、10%醋酸可的松软膏或氧化锌糊膏。

四、慢性期用糠馏油糊剂(3%糠馏油+氧化锌糊膏10克)。

五、中药:二妙散(黄柏、苍术)或黄柏面,以植物油调敷。

上一篇:先天性耳前瘘管 下一篇:儿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