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果蔬保鲜手册

乙烯的收集和测定(气相色谱仪)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果蔬保鲜手册》第122页(1374字)

1.方法原理

乙烯气体是一种植物激素,产生于成熟的果实,有“成熟激素”之称,其浓度往往作为判断果实成熟程度及其耐藏性的指标。测定果实中乙烯浓度的方法一般是先收集果实中的气体样品,然后将此气体通过气相色谱仪进行测定。气相色谱仪中的层析柱能将气体样品中的乙烯与其他有机挥发物质分开,并判定乙烯气体的浓度。

2.仪器与试剂

(1)仪器。注射器、打孔器、真空干燥器、短颈漏斗、血浆塞、真空泵、U形水银压力计活塞、气相色谱仪等。

(2)试剂。氯化钠。

3.操作步骤

(1)样品中乙烯气体的收集。

①果蔬内部乙烯的收集:如图2-41所示,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干燥器中,将果实放入紧塞血浆塞的短颈玻璃漏斗中,放入时仔细排除附着在果实和漏斗壁上的气泡。真空干燥器的盖用凡士林密封后,用真空泵抽气,使干燥器内减压。调节三通活塞使U形水银压力计水银柱高度差指示达360~380mm,并维持1min,果实内部的气体即被抽出来和收集在漏斗颈部。待果实中气体不再外溢时(观察果实无气泡产生)打开真空干燥器的盖子;用1mL注射器插入短颈漏斗顶端血浆塞中取气,稍停1min待注射器中的样品气体与短颈漏斗中的气体平衡,以后再拔出注射器针头,迅速至气相色谱仪上进行测定,反复取气样10次,求其平均值。

图2-41 收集果实内部气体的装置

1-真空干燥器 2-短颈玻璃漏斗 3-真空泵 4-活塞

②果实释放乙烯的收集。取果实用打孔器在果实上打一小孔,然后在孔内塞紧血浆塞,并在血浆塞与果实接触的外缘用少许凡士林涂抹使其密封,如图2-42。将果实放在一定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一般需1~4h),用1mL注射器插入血浆塞中取样,并注入气相色谱中,测定果实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间内所释放的乙烯量。

图2-42 收集果实释放乙烯的示意图

(2)气体样品中乙烯浓度的测定。将以上取气的注射针头插入气相色谱仪的注射口膈膜,迅速而均匀地将1mL气体样品注入,取出针头,记录乙烯出峰的时间。

在测定气体以前,必须先测定标准乙烯气体作为计算的依据。测定时可根据需要取含乙烯1mL/L、10mL/L、100mL/L、1000mL/L等不同已知浓度的标准乙烯各1mL,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求其峰高值,并记录乙烯出现的时间。

4.结果

以上2种取气方法所得气体的乙烯浓度都直接代表果实内部气体中乙烯的浓度,不需进一步换算,将测得的乙烯峰高值,与标准气样的峰高值比较,即可求出乙烯含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