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胺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见有毒和危险化学品手册》第271页(2235字)
【别名】 氨基苯。
【理化性状】 苯胺(C6H5NH2,C6H7N)为无色油状液体,有特殊味道和气味;露置空气中或见光易变为棕色;其蒸气能污染食品和毒害纺织物;溶于醇、醚、苯和水;能随水蒸气挥发;呈碱性,能与盐酸化合成盐酸盐,与硫酸化合成硫酸盐。分子量93.13,相对密度1.0235,熔点-6.2℃,沸点184.4℃,折射率1.5863(20℃),闪点70℃(开杯)。
【危险情况】 (1)本品剧毒,吸入蒸气、摄入和经皮肤吸收均会引起中毒。过多的接触能使呼吸器官麻痹,与水反应生成的烟雾有毒,并对眼、皮肤及粘膜有刺激。液体能烧伤皮肤。(2)是一种过敏素。(3)易燃,燃点615℃。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下限为1.3%,上限不明,空气中的容许浓度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为5mg/m3,美国为2ppm(10mg/m3)。
【不相容性】 与强酸、强氧化剂不相容。
【用途和接触机会】 用于染料合成,制药工业,印染工业,橡胶促凝剂和防老化剂、打印油墨、2,4,6-三硝基苯(替)甲硝胺、光学白涂剂、照相显影剂、树脂、假漆、香料、轮胎抛光剂及许多其他有机化学品的制造。
【侵入途径】 蒸气吸入,液体和蒸气经皮肤吸收,摄入,与皮肤和眼接触。
【侵害部位】 血液,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肝,肾。
【有害影响和中毒症状】 液体苯胺轻度刺激眼,能引起角膜损伤。
苯胺的吸收,无论蒸气的吸入,还是液体经皮肤吸收(苯胺经皮肤吸收是引起工业中毒的主要原因),都能使机体血液中正常血红蛋白变性,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造成机体各组织缺氧,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其他脏器的一系列损伤。轻度的中毒症状为唇、鼻、耳、齿龈、指甲的轻微紫绀,且不自觉,往往要经他人指出方知。中度中毒会引起头痛、眩晕、疲倦、食欲不振、脉搏增快、运动失调、错乱、痉挛和明显发绀等。随着缺氧的加重,发绀伴发兴奋增盛、倦睡、口渴、呕吐、血尿、痉挛、视力和语言发生障碍、胃和皮肤疼痛、呼吸困难,乃至神志丧失。饮酒者可引起肾炎而突然丧失意识,更严重时会导致死亡,如不迅速治疗,也可能死亡。工作场所温度越高,苯胺中毒的危险性越大。由于出汗、饮酒、洗热水澡、体温升高等均可激化中毒症状。人们认为,血管内溶血和贫血的发生是由于苯胺诱致正铁血红蛋白血症而引起的,尽管对许多病例作过仔细研究,但在工业实践中这两病症不常观察到。
【急救】 此化学品如进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如接触皮肤,迅速用肥皂和水清洗干净;如有轻度中毒现象,应立即移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休息,大量饮用茶水或牛奶促进体内毒物排出。如急性中毒,呼吸障碍,应进行人工呼吸或接氧,静脉注射50%葡萄糖或滴注5%葡萄糖盐水,必要时可注射1%美蓝溶液5~10mL,或10%硫代硫酸钠溶液10mL,并即送专科医院。
【防护措施】 车间要加强通风,设备要密闭。操作时应穿防护服,以防止皮肤接触液体苯胺。戴防护眼镜,以防止眼接触。在浓蒸气的场所,单使用呼吸器是不够的;即使皮肤不会与液体苯胺接触,也应提供防护服,以保护皮肤。据报道,异丁烯橡胶制防护服比其他材料制的好。在严重暴露的情况下,进行全身防护,包括头盔和披肩。迅速脱去被苯胺污染的工作服,下班后更衣之前应淋浴,不饮酒,不得在工作场所用膳,每天清洗工作服。生产现场应装备安全信号指示器和冲洗设备。
【医学监护】 在苯胺暴露场所工作的全部职工都要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体检应包括工作史,临床化学性发绀的职业史,饮酒习惯的个人史,以及与心血管系统有特别关系的全面检查。有心血管系统损害的人由于化学性发绀而引起的危险较大。并进行血液学检查和正铁血红蛋白检查,还包括定期血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定量检查。
【测定方法】 在空气中的测定:用硅石吸附,丙醇处理,继之以气相色谱法测定。
【贮存】 用玻璃瓶或金属桶盛装。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光、密封保存。最好使用露天或附建的仓库。注意检查容器有无渗漏。远离容易发生火灾的地区。
【运输要求】 有机有毒品。危规号:84162。运输时容器上须标有“有毒品”标记,贮运中要注意防水、防潮、防晒。
【灭火措施】 火灾时用雾状水、干粉灭火剂、CO2或泡沫灭火。用水使处在火中的容器保持冷却。可用雾状水将未点燃的溢漏物冲离火场。当温度升高时,应对有毒的蒸气采取防护措施。
【废弃物建议处理方法】 在用涤气器、催化或热力装置除去废气中NOx的条件下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