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皮细胞培养和移植在美容外科中的应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美容医学临床手册》第347页(1754字)

早在19世纪末即有人利用腹水进行细胞培养。随着技术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创建了皮肤块及皮肤器官培养。在人工细胞培养的发展下,多种实验动物用皮肤培养使培养相继成功。到70年代,在生长因子研究进展的基础上Karasek用胶原蛋白为底物,改善了培养方法,使表皮细胞法更加完善。到80年代,将培养表皮的细胞膜片植于烧伤创面上获得成功,如此在烧伤治疗中开拓了新的疗法。既然在烧伤创面上可以应用,同样在美容外科术中磨削的新鲜创面上也可应用。1991年上海长海医院皮肤外科已开始在皮肤美容外科术中试用。

【适应症】

凡适应皮肤磨削术的病例在磨削术后的新鲜创面都适于细胞膜片的移植,也适于表浅疤痕在磨削术的创面上应用。

【细胞培养方法】

取病人自体皮肤,用取皮刀取皮,将刀柄调节到第1刻度,观察刀缝约0.3mm,以30°角取刃厚皮片2~6cm2,再分剪成1mm2大小皮块。如采用包皮,需用剪刀剪去皮下组织,再分剪成1mm2大小皮块,如断层皮片。若是新鲜尸体或死婴皮肤也是异体细胞培养的好材料。所采取的材料先用0.5%的洗必泰溶液浸泡3~5min,再经胰蛋白酶消化、过滤、离心等制成细胞悬液,悬液按4×104/cm2接种于培养皿中,翻转培养皿,等悬液紧贴培养皿后,再翻正培养皿,加入DMEM培养液,使培养液浸泡贴皿底的皮肤悬液,放置含5%的二氧化碳箱中,37℃培养,于24h换培养液1次,以后每周换培养液2次,每次换培养液时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一般培养14~21d,细胞增生连片,再利用Dispase酶处理,将整张细胞膜片剥下、反转,使基底细胞面向上置于油纱布载体上,放置于平皿中备用。

【移植方法】

按磨削术方法将面部损害磨削到真皮乳头层下段,其磨削深度比单用磨削术损害要深一些,以便使疤痕变平,也就是说即使基底细胞层消失,细胞膜片移植后也可以新生出上皮。创面磨削后经热盐水止血,再用1%的达克罗宁溶液进行止痛。然后将培养的表皮细胞膜和载体纱布覆盖磨削的创面,这样细胞膜片的基底细胞层直接贴敷于创面上,外敷以6~8层干纱布加压包扎。术后第3天更换外层干纱布,保持载体纱布不移动。若载体纱布干燥,即行半暴露,术后10d左右表皮细胞膜片成活,生长完好,载体油纱布可自行脱落。皮肤创面愈合,表面平整光洁,干燥。皮肤表面覆一层菲薄的半透明膜,呈淡红色,数日后皮肤变为乳白色,1个月后移植的表皮稍有增厚,伴有轻度脱屑,3个月后移植表皮区较周围正常皮肤色泽稍淡。4个月后移植区与周围正常皮肤色泽一致。

【培养的细胞膜片移植的组织变化】

体外细胞培养已确切取得成功,技术已趋完备,利用1cm2的皮肤体外细胞培养,它所增生扩大的细胞膜片可以覆盖全身皮肤面。体外细胞培养3周后细胞增生连接形成细胞膜片。电镜下观察,细胞膜片已形成表皮结构,接连培养皿的一层细胞为柱状基底细胞,其上为棘细胞、透明细胞,最上层为角质层。移植后的细胞膜片,6d后即生长出正常的表皮细胞,1周后表皮增厚出现角质层,2周后基底细胞内出现黑色素颗粒,3周后移植区形成完整的表皮,真皮下有纤维组织。

【体外细胞培养细胞膜片移植的展望】

通过细胞膜片移植的临床观察及组织结构的观察证明,利用细胞培养技术在体外扩大自体或异体细胞膜片,植于皮肤创面,受植创面即使没有基底细胞层也可以生长出正常表皮而不留疤痕。如此皮肤浅疤痕组织经过磨削后再移植细胞膜片,可以生长出正常皮肤而使疤痕消失。这无疑是皮肤美容外科方面的一个突破,这扩大了皮肤磨削的适应症。这种新的疗法目前仅是个开端,它是皮肤美容外科的一个新课题,它有广阔的前途,有待进一步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