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肉类工业手册

冷收缩和解冻僵直收缩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肉类工业手册》第143页(1377字)

(一)冷收缩

通常指的胸肌、背最长肌、大腰肌、半膜肌,以及的肌肉等,在屠宰之后2~3h之内,pH下降到5.9~6.2之前,也就是僵直状态完成之前,在0~1℃温度条件下冷却,引起肌肉的显着收缩现象,称为冷收缩。冷收缩不同于发生在中温时的正常收缩,它使肌肉收缩更强烈,可逆性更小,这种肉甚至在成熟后,在烹调中仍然是坚韧的。

由冷收缩可知,死后肌肉的收缩速度未必温度越高,收缩越快,牛、羊、在低温条件下也可产生急剧收缩,该现象红肌肉比白肌肉出现得更多一些,尤以牛肉明显。

从刚屠宰后的牛屠体上切下一块牛头肌肉片,立刻分别在1~37℃的温度中放置,结果表明:在1℃中贮藏的肉收缩最快、最急剧。在15~16℃中贮藏的肉收缩得最慢,而且也最小。

冷收缩的原因:低温收缩与ATP减少产生的僵直收缩是不一样的。最近一项结果表明,冷收缩不是由肌质网的作用产生,而是由线粒体释放出来的Ca2+产生的,含有大量线粒体的红色肌肉,在死后厌氧的低温条件下放置,线粒体机能下降而释放出钙。另有解释冷收缩的原因,是由于肌球蛋白粗丝和肌动蛋白细丝之间形成交错程度所造成的。交错程度较少,肉质柔软;而中等程度交错时,连接交错的程度大,肉质硬。但当强烈的收缩时贯穿在肌原纤维之间Z线可能发生断裂,肉质反而变软。而冷收缩正好处于中等程度的交错。

为了防止冷收缩带来的不良效果,采用电刺激的方法,使肌肉中ATP迅速消失,pH迅速下降,使尸僵迅速完成,即可改善肉的质量和外观色泽。

去骨的肌肉易发生冷收缩,硬度较大,带骨肉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冷收缩,所以目前普遍使用的屠体直接成熟是不太会出现冷收缩的。对于胴体,一般不会发生冷收缩。

(二)解冻僵直

肌肉在僵直未完成前进行冻结,仍含有较高的ATP,在解冻时由于ATP发生强烈而迅速的分解所产生的僵直现象,称为解冻僵直。解冻时肌肉产生强烈的收缩,收缩的强度较正常的僵直剧烈的多,并有大量的肉汁流出。解冻僵直发生的收缩严重有力,可缩短50%,这种收缩可破坏肌肉纤维的微结构,而且沿肌纤维方向收缩不够均一。在尸僵发生的任何一点进行冷冻,解冻时都会发生解冻僵直,但随肌肉中ATP浓度的下降,肌肉收缩力也下降。在刚屠宰后立刻冷冻,然后解冻时,这种现象最明显。因此要在形成最大僵直之后再进行冷冻,以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

解冻僵直的原因:在普通情况下肌原纤维中仍然存少量ATP,冻结并没有失去活性,而在解冻时一方面被活化,另一方面在冻结的时候Ca2+从肌纤维中放出,ATP酶活性更加剧烈。实验证明在解冻过程中ATP和糖原的分解速度更快,一般在0~2℃时分解最快,若和10℃时肌肉相比,牛肉的解冻时ATP酶的分解速度增加5倍,肉的分解速度可增加到50倍,甚至200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