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属和蛛网菌属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临床厌氧菌检验手册》第249页(1409字)

1.形态和染色 放线菌(Actinomyces)和蛛网菌属(Arachnia)是革兰氏阳性杆菌,用常规方法不易区别,可根据代谢产物,DNA中G+C含量及同源性差异鉴别。蛛网菌属实际只有一个种,称为丙酸蛛网菌(A.propinicca),其主要终代谢产物是丙酸;而放线菌属是乙酸。两菌属的区别还包括细胞壁成分、血清学特异性、生化性状,以及DNA中G+C含量和同源性等不同。放线菌属包括12个种,详见表5-8。

表5-9 放线菌和蛛网菌属的菌名、分离处与G+C值

细长或有分枝的丝状体,长10~50μm或更长,宽1μm或<1μm,菌细胞呈单个,成对呈Y,V,T状,或短链,小簇排列,多不具棒状末端,菌体直或稍弯,长或短,偶见球状细胞。

2.培养特征 放线菌经48小时厌氧培养后,在血培养基平板上主要形成中小菌落(直径0.5~3.5mm),分为光滑和粗糙两种类型。光滑型菌落为白色,圆形,不透明,有光泽。个别菌种从厌氧环境至大气中出现红色菌落,粗糙型菌落如脑回状有臼齿形成,或呈面包屑样菌落,菌落粘连紧,不易挑起,或易碎,光滑菌落有硫乙醇酸盐肉汤培养基中形成弥散混浊生长,而粗糙菌落有硫乙醇酸盐肉汤培养基中易形成颗粒样沉淀至管底。丙酸株网菌在血平板上形成蛛网形状菌落。

严格地说放线菌和蛛网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或微需氧菌,但多数菌种嗜厌氧环境,在厌氧环境中生长更好,二氧化碳能促进其生长。一般来说,它们生长缓慢,生长需要有机氮。

3.抗原结构和血清学 放线菌的菌种胞壁肽聚糖中不含有二氨基庚二酸或甘氨酸和阿拉伯糖、木糖。胞壁肽聚糖中特征性氨基酸是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或鸟氨酸,胞壁多糖中所含糖类因菌种不同而有差异,具免疫原性。放线菌目前已确定最少为6个血清型,即A群(奈氏放线菌)、B群(放线菌)、C群(爱氏放线菌)、D群(衣氏放线菌)、E群(龄齿放线菌)和F群(粘液放线菌),可使用特异性高的荧光抗体技术,快速诊断放线菌感染。当然,不少菌种有两个血清型,其种间和属间还有低效价的交叉反应。

4.DNA中G+C含量和其他 放线菌的DNA中G+C含量为60~63mol%,目前已知其包括12个菌种,模氏菌株为牛型放线菌(A.bovis)。蛛网菌属是哺乳动物口腔的正常菌群。放线菌在健康口腔牙周标本中检出率为35%,在动物实验中,其牙槽骨破坏的龈炎形成认为与其有关。放线菌可以从人的口腔、肠道中分离,也可从人的口腔感染如牙周炎菌斑标本中、扁桃体炎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

5.实验室诊断 放线菌除了种间鉴别外,还应与蛛网菌、丝杆菌、齿龈罗氏菌,以及诺卡氏菌相鉴别,诺卡氏菌是需氧菌。氏丝杆菌和齿龈罗氏菌是兼性厌氧菌,它们不发酵乳糖,主要终末代谢产物是琥珀酸、甲酸,这些菌的鉴别还可据DNA中G+C含量、同源性测定等。放线菌属主要菌种及与有关菌属的鉴定列于表5-9中。

表5-9 放线菌属菌种鉴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