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拦鱼设备的原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科学普及出版社《淡水养实用技术手册》第263页(998字)

水库由于泄洪、灌溉、发电等需要经常排水,因此防止鱼类外逃,是水库养鱼的关键问题。建立拦鱼设备,是防止鱼类外逃首要技术措施。设计拦鱼设备应以水库的水文、鱼类特性和生态环境为主要依据。切实做到“因鱼设拦”和“因水设拦”。

(1)选择流速适宜的栏截处鱼类的游速是拦网设计的主要依据。如设网处流速过大超过了鱼类的游动能力,鱼类就会失去控制而被贴在网上或栅上,导致网破或栅毁而逃逸。如在水流速度过低设置拦鱼设备,势必增大拦鱼设备规模,浪费材料和资金,也影响诸如航运等工作进行。

鱼类在流水中克服水流速度的能力称为克流能力,据河北省海河勘察设计院的测定,各种鱼类的克流能力如表2-128。鱼类在极限游速中只能维持很短时间,通常1-20秒。如用最大游速作为拦网的设计依据,是不够安全的。较为可靠的往往用鱼适应流速作为拦鱼设备的依据。

表2-128 鱼类克服流速能力(米/秒)

如青山水库观察,13.3厘米以上鲢、鳙鱼种,在0.5米/秒流速下,碰及拦网后能安全返回。杨梅岭电栅拦鱼试验,流速在0.75米/秒以下时,拦鱼效果良好,超过此值则逃鱼增多。

(2)选择合适的拦网网目和拦栅栅距 合理的拦网网目和栏栅栅距应以库内最小被栏鱼类的身周长和头宽为依据。在家鱼中,同一规格的不同鱼种,其身周长的大小顺序为鳙>草>鲢>青;头宽的大小顺序为草>鳙>青>鲢。因此,设计的拦网网目和拦栅栅距可以以拦阻鲢鱼进行测算。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测算,拦住各种规格鱼种应采取的拦网网目和栏栅距的参数如表2-129,表2-130。

表2-129 拦截鲢鱼鱼种应采取的栏栅距

表2-130 拦截鲢鱼鱼种应采取的拦网网目

在流水条件下,由于水流刺激,鱼类不顾挤压受伤之痛苦,上溯穿网越栅外逃,鱼种能穿过较自身最大周长为小的网目周长(小50%)或较自身头宽为小的栅距(小70%)。鱼种的这种能力,称为“穿拦系数”。因此,网目和栅距要相应减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