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猛鱼类演替规律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科学普及出版社《淡水养实用技术手册》第285页(1000字)

凶猛鱼类按其摄食的水层,可分为两大类型。

(1)表层型。这类鱼的摄食活动主要在水体表层,行动迅捷,摄食方式均为逐掠式。按其个体大小和习性,又可分为四群:

①鳡型 能满足鳡鱼繁殖的水库。由于鳡鱼的个体长,最大可达50公斤以上,生长快,游泳迅速敏捷,适合于捕食鱼类。所以在鳡鱼占优势的水库中,一般中上层鱼除了大个体外,很少幸免。鳡鱼存在使红鲌属鱼类退出开阔水面改占库湾和沿岸浅水区。鳡型水库,放养花白鲢几乎没有多大效果,造成水库的减产和低产。

②鲌型 鲌鱼吃虾和小鱼,对养殖鱼有一定危害,但体形较小,不能吞食较大的鱼种,危害性没有红鲌属鱼严重。如辽宁清河水库是这种类型。

③红鲌型 危害较大的翘咀明红鲌和蒙古红鲌,广布于黑江-长江流域。在流水和静水中都能繁殖,故其危害的地理范围比鳡鱼广。一尾七斤重的翘咀鲌可连续吞食鱼种9尾。蒙古红鲌,有较强的集群性,常集群围食刚放养的鱼种。在红鲌属占优势的水库,亲鱼放养效果不好。

口鱼型 为小型凶猛鱼类,口裂大,可吞食为自身体长25-44%的鱼。在华北、东北小型水库中也能成为优势种群危害放养鱼类。

(2)底层型 这类鱼营底栖生活,行动较缓慢,摄食方式为伺摄式。主要代表有乌鳢、鲶、鳜,鱼等(图2-55)。

图2-55 水库中常见的凶猛鱼类

蓄水初期,大量植物被淹没,喜在草丛中筑巢产卵的乌鳢的繁殖条件极大改善,小杂鱼迅速增加,又为乌鳢提供了良好的饵料基础。所以乌鳢往往形成优势种群。

蓄水数年后,乌鳢由于繁殖条件变差,种群数量下降。如原水库,无意带入鳡鱼,而自然条件又适合鳡鱼繁殖,鳡鱼数量就会发展起来,而使红鲌鱼数量减少,但鳡鱼对底层凶猛鱼类如鳜鱼等并无影响。如果采取人工措施,抑制鳡鱼,水库中的红鲌就会迅速恢复起来,受红鲌压制的鲴、鲤等由于红鲌的出现,数量又见减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