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经济鱼类资源的增殖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科学普及出版社《淡水养实用技术手册》第294页(1055字)

(1)移植和驯化适宜水库生活或生殖的各种经济鱼类,增加水库鱼类资源

湖北挑园河水库移植细鳞斜颌鲴,现已在水库中自然繁殖,形成优势种群,每年可增产8%左右。目前不少水库也移植细鳞斜颌鲴、密鲴、团头鲂等经济鱼类,取得了很好的增产效果。

青海省生物研究所把青海湖裸鲤移入内蒙察哈尔后旗石门口水库,认为裸鲤既可在半咸水中生活,又可在淡水中生活,起捕率也较高,可成为我国西部和北部水域放养对象之一。

(2)水库建成后,建立人工繁殖场,以繁殖各种经济鱼类

我国许多大、中型水库中的四大亲鱼性腺都可以正常发育成熟,但往往由于天然产卵场的流程太短,难以孵化成苗。所以直接捕捞库区内天然产卵、性腺发育成熟的鲢、鳙、草等辛鱼进行人工催产获得鱼苗。亲鱼无需经过池塘培育,不但省劳力、省饲料、省设备,而且生产成本低。

(3)设置人工产卵场,改善草上产卵的经济鱼类的繁殖条件。

即在繁殖季节,利用柳树根、棕片或水草等成束扎挂在木框上,半浮于水面待产卵后,将附卵鱼巢移至池塘或库湾中进行孵化,培育鱼苗。

①人工鱼巢要设置在确信有大量亲鱼集结的地方,离岸百米以内,水深0.2-0.7米的浅水区。鱼巢以单行排列方式效果较好。

②鱼巢设置时间最好在鲤、鲫等产卵鱼群集前1-2天,过早会被产卵的野杂鱼所占用,迟了会失去集卵机会。

③积极提高孵化率。第一,选择草上产卵鱼喜产的附着物,如太湖地区发现鲤鱼喜产卵在聚草上,不喜欢产在来眼子菜上;第二,水草要新鲜清洁;第三,将产了卵的鱼巢及时移到池塘或室内孵化;第四,遇阴天,水温下降要用孔雀石绿浸洗,防止水霉滋生;第五,室外孵化时,防止大风大浪吹打,卵子脱落与附泥,或被风刮至岸上干死。

④水库经济鱼类尚未形成群体之前,应禁止捕捞。在解除禁期,开始捕捞时,应规定捕捞限额和规格,以后随着群体的增大,逐步加以调整。若能进行人工繁殖鱼苗,培育鱼种,就可以有计划地进行放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