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皮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科学普及出版社《淡水养实用技术手册》第589页(2477字)

病原体 萤光极毛杆菌(图4-5)。

图4-5 赤皮病

症状 病鱼体表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为明显,部分或全部鳍条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鳍条间组织被破坏(俗称蛀鳍);鱼的上下腭及鳃盖部分充血,呈现块状红斑,鳃盖中部有时色素消退或烂去一块,以致透明,有时鱼的肠道亦充血发炎。

流行情况 此病又称赤皮瘟或擦皮瘟,是草、青鱼的主要疾病之一,各地广泛流行,每年放养及牵捕后最易发生。因鱼的皮肤在操作中受伤,病菌乘机侵入鱼体。严寒冬季,水温很低,鱼的皮肤会因冻伤而感染此病。此病从早春到严冬终年可见,无明显流行季节。

防治方法

①鱼池彻底清塘消毒,牵捕、搬运.放养过程中,防止鱼体受伤,并进行鱼体消毒。

此病的病菌除在皮肤、肌肉引起病变外,并侵入血液,治疗时须体外与体内同时用药。

②体外用药为全池泼洒:漂白粉,每立方水1克;五倍子,每立方水用2-4克;呋喃西林,每立方水0.1克;生石灰,每立方水15-38克。

每亩鱼池,水深1米,先泼洒明矾1.5公斤,2天后泼生石灰5公斤,再隔1天泼漂白粉0.75公斤。

③体内用药。可投喂磺胺药饵、大蒜药饵,方法同肠炎病。

④每亩用鲜蓖麻叶、茎15公斤,捆成几束,放在食台周围浸泡,每次浸泡3-4天,连续2次。

⑤每亩用流子苏0.5公斤,走剑0.25公斤的干粉煎汁全池泼洒。

⑥每亩用泡桐树叶25公斤,分成小捆插入池塘,效果好。

⑦水深1米,每亩用博落迴10公斤,捣烂洗汁,加生石灰5公斤,食盐1.5公斤,搅匀后全池泼洒,或在食场周围泼洒,连续3天,每天一次。

⑧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博落迴、雷公藤、青蒿、樟树枝叶、苦楝树皮(叶、果)各5公斤,扎成数捆,插在池塘中。

⑨水深1米,亩用枫树叶25公斤,桑叶25公斤,桐油100克。将枫树叶扎成数捆,插在池内,3-4天换一次,同时把桐油洒在桑叶上喂鱼。

⑩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辣蓼5公斤,苦楝树皮(叶、果)7.5公斤,切碎熬汁15公斤,加盐1.5公斤,全池或食场周围泼洒,每天一次,连续3天。

⑾将白菖蒲(4-5公斤/亩)、连同切碎的走马剑(1.5-2.5公斤/亩)、或蓖麻叶(4-5公斤/亩),裹在山松枝叶(10公斤/亩)内,扎成2-3捆,放置食场及上风处,浸没于水中,每天翻一次;同时每天投喂白杨叶(每万尾鱼种1-1.5公斤)拌饵(若无山松,万尾鱼种需加松节油10毫升于饲料中),口服6天。

⑿每组亲鱼注射盐酸四环素25-50万单位。

草鱼易患出血病、肠炎病、烂鳃病和赤皮病,习惯上称草鱼“四病”,常同时并发。防治方法除上述介绍外,还采用综合方法防治:

①注射草鱼脏器疫苗或草鱼出血病疫苗。

②复方用药:每50公斤鱼痢特灵、磺胺噻唑共4公斤,第一天用2公斤,后二天各用1公斤拌饵投喂。

③“六合一”: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福尔马林、敌百虫、漂白粉各50克,食盐、茶麸各500克,生石灰5公斤,混合后全池泼洒。

④全池泼洒甲胺磷,每立方水用0.15-0.23克,同时,每50公斤鱼用甲胺磷100克拌5公斤精料或将药液15公斤精料投喂。

⑤每50公斤鱼(万尾鱼种),每天用大黄苏打片8克,呋喃西林4克,磺胺脒8克,加2.5公斤米粉调成糊状,拌米糠,麸皮25-30公斤喂鱼,连喂3天。

⑥每万尾鱼种,大黄0.5公斤、大蒜(韭菜1公斤)和食盐各0.25-0.5公斤、水花生5公斤,混合拌饵投喂,每天一次,连续3-5天。

⑦以出血病为主的,第一天每立方水用0.7克硫酸铜全池泼洒,2-5天每立方水用0.5克;以烂鳃、肠炎病为主的,第一天每立方水用1克漂白粉全池泼洒,2-5天用0.7克。

⑧肠炎、烂鳃病并发时,每立方水用2-3克五倍子全池泼洒;同时连续6天投喂呋喃唑酮药饵,每公斤饲料加药1.2-2克,病情严重的可加倍用药。

⑨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22.5公斤生石灰全池泼洒,同时用漂白粉挂篓;并采用每50公斤鱼用长效磺胺片和磺胺脒(1∶1)2.5克,加面粉2.5公斤,制成药面投喂,每天一次,连续6天。

⑩以肠炎、烂鳃病为主的,可将10克漂精粉溶于5公斤水中,把5公斤颗粒饲料倒入漂精粉溶液中浸泡后投喂。也可将10克漂精粉溶于25公斤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把50公斤浮萍或青草倒入漂精粉溶液中浸泡10分钟后投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