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世界史手册

德意志的统一

书籍:世界史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浙江人民出版社《世界史手册》第36页(1224字)

19世纪以来德意志民族运动的中心课题,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

德意志民族在反拿破仑战争胜利后要求统一的愿望,被沙俄为首的国内外反动势力打了下去。1815年的德意志联邦,最初由34个邦和4个自由市组成,实际是一个诸侯各自为政的邦联。联邦中依然存在普奥争霸的“二元制”,诸侯们竞相推行封建复辟政策。首先起来反对这种状况的是资产阶级知识界和商业资产阶级中要求改革的集团,逐渐汇成“统一与自由”运动,但遭到梅特涅主持下通过的卡尔斯巴德决议的残酷镇压而失败。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经济中的发展和30、4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瓦解了贵族阶级的封建性地产,而且造成德国统一的坚实经济前提。1834年普鲁士领导下的“关税同盟”的建立,成为民族市场形成的决定性步骤,并奠定普鲁士统一德国的经济基础。农业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获得贯彻,除莱茵河左岸外,德国其他邦出现了“普鲁士道路”:封建地产在保持贵族特权的情况下,慢慢转变为资本主义的容克经济。工业革命的最主要社会结果,是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政治上最迫切要求是“统一与自由”。40年代以来出现强烈的反封建政治反对派运动,最终汇成1848年的德国革命。德国资产阶级的怯懦使革命半途而废,德国的统一未能通过革命道路完成。

50、60年代,德国统一运动进入决定性阶段,工业革命的宏大展开和德国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使社会的整个经济结构和力量的配置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资产阶级力量增长最快,要求统一和参预政权的愿望不可遏止。一部分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以俾斯麦为代表,已了解到统一是无法阻止的,要挽救君主政体和容克利益,取得普鲁士在德国的霸权,必须由普鲁士掌握统一的领导权。

根据当时力量的对比,客观上存在两条统一道路,一条由普鲁士或奥地利王朝领导的,通过“自上”的王朝战争道路,一条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自下”的革命道路。由于德国资产阶级放弃政治上单独统治的要求,把统一希望主要寄托于普鲁士王朝,支持普鲁士领导的、排除奥地利的、建立统一君主国的小德意志道路,统一乃沿着俾斯麦领导的“自上”道路完成。

60年代初,普鲁士具有几个有利条件:奥地利在意大利战争中被削弱;俄国由于同奥、法矛盾而与普“结盟”;小德意志地区经济已同普鲁士“一体化”。通过1864年的德丹战争(普占什列斯维希、奥占荷尔施泰因),1866年的普奥战争(奥地利退出德意志联邦,1867年成立普鲁士为盟主的北德意志联邦,包括美茵河线以北的所有地区)和1870-1871年的德法战争(南德四邦加入北德联邦),德国最终完成统一。1871年1月18日,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宣告成立。

上一篇:1848年欧洲革命 下一篇:美国南北战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