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耕机的调整和使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简明农机手册》第367页(3002字)
(一)旋耕机的调整
旋耕机与拖拉机挂接好以后,应进行试耕,进一步检查其安装的技术状态,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耕深、碎土和平土等均能符合农业技术要求。
1.耕深调整 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的耕深调整是改变尾轮位置的高低。松开尾轮座的夹紧手柄,上下移动尾轮的外套管(图5-23),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耕深。在一般情况下,转动手柄,即可在小范围内调节耕深。
图5-23 手扶拖拉机旋耕机调整
1.尾轮外套管 2.尾轮座架 3.夹紧手柄 4.尾轮
与轮式拖拉机配套的旋耕机,耕深由拖拉机上悬挂机构的液压系统控制。
2.水平调整 水平调整的目的是保证左右耕深一致和万向节平稳传动。三点悬挂旋耕机的水平调整与悬挂犁相同。
3.提升高度调整 用万向节传动的旋耕机,因受万向节的倾角不能超过30°的限制,使旋耕机不能提升过高,否则万向节本身消耗的功率会迅速增大,也容易损坏。地头转弯时,如先切断旋耕机的动力再提升,会影响工效。因此,需要在传动中提升旋耕机,但应限制提升高度,一般只要使刀尖离开地面15~20cm即可转弯空行,所以在开始耕作前,应将液压操纵手柄的最高提升位置加以限制,这样既可提高工效,又能保证安全。
4.链条的调整 在使用过程中,链条因磨损而变长,或由于其他原因使链条松紧度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其松紧度。不同的旋耕机,其链条的调整方法也不一样。一种是转动弹簧支杆,使张紧弹簧压紧或放松链条;有的旋耕机是靠调整螺钉调整的,拧入调整螺钉,使张紧装置顶紧链条,直到链条的紧度合适为止。链条的松紧度可用手扳动旋耕机犁刀轴来检查。合适的紧度应是扳动时,犁刀轴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且不过分松弛。
5.碎土性能的调整 旋耕机的碎土性能与拖拉机的前进速度及刀轴的转速有关。当拖拉机的行驶速度一定时,刀轴的转速越快,土块越细碎,反之,则越粗大。当犁刀轴的转速一定时,拖拉机前进速度越慢,土块越细碎,反之,土块粗大。所以可通过调整拖拉机速度或刀轴的转速,以达到碎土的要求。一般情况,耕地头时,拖拉机可选用Ⅰ、Ⅱ挡,旋耕第二遍时可选用Ⅲ挡。通常犁刀轴用慢挡,当要求旋耕后土壤特别细碎时,犁刀轴可选用快挡。
6.罩盖的调整 旋耕机左右挡板及橡胶挡板可以上下调节。一般在较潮湿的土地上作业时,可将罩盖调高些。在水田、粘土地和干燥沙灰较多的土地上作业时,可将罩盖调到最低位置
(二)旋耕机的使用
1.正确选择和安装刀片 旋耕机的刀片可分为凿形刀和弯形刀两种(图5-24),凿形刀入土性能好,阻力小,但翻土性能差,易缠草,适用于土质较硬,杂草少的土地。弯刀的刃口较长,呈弧形,有较好的碎土和翻土性能,不易缠草,但消耗功率较大,在系列旋耕机上都采用弯刀。根据使用要求不同,弯刀又分为Ⅰ型刀和Ⅱ型刀两种。Ⅰ型刀主要用于一般水、旱田耕作;Ⅱ型刀主要用于绿肥、稻茬、麦茬较多的田块耕作。
图5-24 刀片的类型
a.凿形刀片 b.弯刀
为适应不同的农业技术要求,系列旋耕机刀片的安装方法有以下3种:
(1)交错安装(图5-25a):左右弯刀在刀轴上交错对称安装,即在同一截面上各装一把左、右弯刀,刀管轴两外端的刀片全向里弯,使土块不抛向两侧,以利于下趟耕作。这种装法耕后地面平整,适于耕后耙地,或以旋耕代耙,是常用的一种安装方法。
图5-25 刀片的安装及旋耕效果
a.交错安装 b.向外安装 c.向内安装
1.单独旋耕后的地面 2.开沟后沟的形状
(2)向外安装(图5-25b):刀轴两外端的一把刀片都向里弯,中间的刀片都向外弯。耕后地面因中间部分的土块被抛向两侧,形成一条浅沟,适用于拆畦耕作或旋耕开沟联合作业。
(3)向内安装(图5-25c):刀片都向刀轴中间弯,耕后中间起垄,适于做畦前的耕作,也可使机组在畦田上跨沟耕作,起填沟作用。
安装刀片应按螺旋排列的规则顺序进行,并应注意使刀片刃口与轴的转向一致,装好后还应全面检查。
2.旋耕机工作时应注意的事项 旋耕时,应先接合动力输出轴,再挂上工作挡,在柔和地松放离合器踏板的同时,使旋耕机刀片慢慢入土,然后加大油门。禁止在拖拉机起步前先将旋耕机入土或猛放入土,以免造成发动机熄火和损坏零件。进入地块工作时,应使拖拉机的轮子走在未耕地上,以免压实已耕地,故需调整拖拉机轮距,使其轮子位于旋耕机的工作幅外。偏置式旋耕机,拖拉机一侧的轮子应位于旋耕机工作幅内,作业时应注意行走方法,防止拖拉机另一侧的轮子压实已耕地。
3.旋耕方法 常用的旋耕方法有梭形耕法、套耕法和回耕法等。
(1)梭形耕法:机组由地块的一侧进入,一行紧接一行往返耕作,最后耕地头(图5-26a)。这种耕法的优点是空行少,时间利用率高,不漏耕。但在地头转弯小,大机组不便于操作;手扶拖拉机转小弯较灵便,故多采用此法耕作。
图5-26 旋耕方法
a.梭形耕法 b、c、d.套耕法 e.回耕法
(2)套耕法:套耕的方法很多,图5-26b表示一种间隔套耕法,在耕完一趟后,留下一个工作耕幅耕第二趟,直到耕完后再反过来耕。图5-26c是另一种间隔套耕法,先耕3趟再反过来耕两趟。间隔套耕法可提高工效,避免地头转小弯,操作方便,机件磨损小;但空行较多,地头来回次数多,容易压实地头土壤,要求留下未耕地的宽度准确,一般应略小于耕幅,以免漏耕。对偏置式旋耕机(一般偏置右侧),宜采用图5-26d所示的多区套耕法,且拖拉机应从地块的右侧进入。
(3)回耕法:旋耕水田时,为了使耕后地面平整,减少漏耕,常采用回耕法(图5-26e)。向右偏置的旋耕机组,应从地块的右侧进入,由四周耕向中心。对称配置的旋耕机,可从地块的任一方向进入。回耕法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转弯小,工作效率高,适用于长方形大地块的耕作。转弯时,应将旋耕机提起,防止刀片和刀轴扭撞而损坏。最后,沿对角线将漏耕的地方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