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痘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304页(4650字)
禽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的皮肤上发生结节性痘疹病变(皮肤型),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白喉型)。
一、诊检要点
(一)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潜伏期为4~10天。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将本病分为三种类型:皮肤型、白喉型和混合型。表现的症状取决于宿主的易感性、病毒的毒力和饲养条件等。
(1)皮肤型:以冠、肉髯、眼睑、喙角、腿部和身体的其他无毛处皮肤(如腹部、腿、翼下等),出现结节样(痘样)病变为特征。病变部位起初产生一种灰白色的小结节,渐次成为带红色的小丘疹,很快增大如绿豆大痘疹,黄色或灰黄色,凹凸不平,呈干硬结节,有时和临近的痘疹相互融合,形成干燥、粗糙、呈棕褐色的大的疣状结节,突出皮肤表面。痂皮可以存留3~4周之久,以后逐渐脱落,留下一个平滑的灰白色疤痕,温和的病例可能不形成疤痕。皮肤型的病鸡一般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病重的雏鸡则有精神委顿、食欲消失、体重减轻等症状,产蛋鸡可引起短暂的产蛋下降或产蛋停止。
(2)黏膜型(白喉型):以在黏膜表现出现溃疡或白喉型淡黄色病变为特征。病变主要发生于口腔、食道或气管黏膜上。病初黏膜稍隆起,形成白色混浊结节,结节迅速增大,常融合形成黄色干酪样坏死性的白喉性假膜,随后变厚而成棕色痂块。痂块不易剥落,强行撕脱则留下易出血的表面。上述假膜有时延伸至喉部,常引起呼吸困难,因呼吸障碍而表现张口呼吸,常因窒息而死亡。有些严重病鸡,鼻和眼部也受到侵害,产生所谓眼鼻型的鸡痘,病鸡先是眼结膜发炎,眼和鼻也流出水样分泌物,以后变成淡黄色黏稠的脓液。时间稍长后,由于眶下窦有炎性渗出物蓄积,因而病鸡的眼部肿胀,可以挤出一种干酪样的凝固物质,甚至引起角膜炎而失明。
(3)混合型:本型是指皮肤和口腔黏膜同时发生病变,病变严重,死亡率高。本病的剖检变化除以上特殊性变化外,还可见到肠黏膜有点状出血,肝、脾、肾常肿大,心肌有时呈实质变性。组织学检查,可见病变部位的上皮细胞内有胞浆内包涵体。本病的发病率高低不一,由少数到全群都可发病,死亡率也相差很大,一般成年鸡死亡率低,中雏死亡率约5%,幼雏死亡率可达10%以上,严重的病例死亡率可高达50%。
(4)组织学变化:禽痘感染最重要的组织学变化是上皮的增生和细胞肿大及与之相关的炎性反应,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特征性的嗜酸性A型胞浆包涵体(Ballinger氏体),气管黏膜的细胞肥大和增生,上皮细胞的肿胀,含有嗜酸性胞浆包涵体。包涵体可出现于感染后的不同时间,后来包涵体占据整个胞浆,而引起细胞坏死。常可见成堆的如乳头状瘤的上皮细胞。
(二)流行特点
本病不分年龄、性别、品种、季节均可发生,夏、秋时节多发,初冬仍有发生。在大型鸡场易造成流行,可使鸡生长增重缓慢、消瘦,产蛋鸡可引起产蛋率暂时下降。本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其他鸟类中以鸽、鹌鹑较易发生。本病不感染人和哺乳动物。病鸡脱落和破散的痘痂,是散播病毒的主要方式。病毒也可从病禽唾液、鼻、眼分泌物中排出。一般需经有损伤的皮肤和黏膜与患病鸡接触感染,不能经健康皮肤感染。库蚊、伊蚊和按蚊等吸血虫在传播本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蚊虫吸吮过病灶部的血液之后即带毒,带毒的时间可长达10~30天,其间易感鸡经带毒的蚊虫刺吮后而感染,这是夏、秋季流行鸡痘的主要传播途径。本病在鸡、鸽、火鸡自然的潜伏期4~10天。鸡只打架、啄毛、交配等造成外伤,鸡群过分拥挤,鸡舍通风不良、阴暗潮湿,体外寄生虫,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及饲养管理太差等,均可促使本病发生和加剧病情。如有呼吸道疾病并发感染时,可造成大批死亡。
(三)实验室检查
根据本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难做出诊断。为了进一步确诊,可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检查包涵体或作病毒分离和鉴定。
1.组织学检查 取病变组织涂片进行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可在病变细胞中看到病毒;进行HE染色时,可见上皮细胞内有嗜伊红性胞浆内A型包涵体。还可用感染组织的超薄切片进行复染后,用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和包涵体。
2.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1)动物接种:将感染组织病料(痘痂或伪膜)与生理盐水作成1∶5~10匀浆,内加青霉素、链霉素(或丁胺卡那霉素)各2000单位/毫升,室温放置2小时,按2000转/分离心20分钟,取上清液。上清液通过划冠、刺翼和毛囊接种可将禽痘病毒传播给易感鸟类,鸡痘病毒很容易在鸡群内传播,5~7天后产生特征性皮肤痘疹。
(2)鸡胚接种:取病变组织经处理后,接种于9~12口龄SPF鸡胚绒毛尿囊膜(CAM)上0.1~0.2毫升/只,可于接种后5~7天在鸡胚CAM上观察到痘斑。
(3)免疫学与血清学检查:可采用琼脂扩散试验用于鸡痘抗体检测,由于沉淀抗体在感染后出现时间短,因此,采集血清最好在感染后15~20天进行。
用于鸡痘病毒抗原或抗体检测的方法还有免疫酶技术、免疫荧光试验、免疫斑点试验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对痘病毒的结构及其基因组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并且建立了许多用于痘病毒与各株之间区别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3.类症鉴别要点 有呼吸道症状的白喉型病例,应与传染性喉气管炎相区别。幼鸡由泛酸、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病灶也常与皮肤型痘病病灶相混淆。皮肤型鸡痘引起的眼皮上有痘斑和流泪,要与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引起的肿眼流泪和失明相区别,腿爪部的痘斑要与葡萄球菌病相区别。
二、防治
(一)治疗
刚开始发生鸡痘时可用鸡痘苗紧急接种。对病鸡皮肤上的痘疹一般不需治疗,或用镊子小心剥离,伤口用碘酊消毒。口腔、咽喉黏膜上的假膜如影响进食和呼吸,可用镊子小心剥离,然后用碘甘油消毒。眼部肿胀的病鸡,可挤出里面的干酪样物质,用2%硼酸液冲洗干净,再滴入5%蛋白银溶液。剥离下的假膜、痘痂等要集中消毒处理,切莫乱扔,以免散毒。要用抗生素拌料或饮水预防继发细菌感染,在饲料中加大和补充维生素A、鱼肝油量,有利于组织和黏膜的新生,增进食欲提高禽体对病毒的抵抗力。中药板蓝根及成品鸡痘散有效果。
(二)综合控制
加强鸡群卫生消毒、合理饲养管理,消灭蚊蝇等吸血昆虫,减少环境应激因素等一般预防措施。刚引进鸡应隔离观察,必要时作血清学试验,证明无病时方可合群。
(三)预防和免疫接种
病鸡耐过后可获终生免疫。目前,市场提供的冷冻干燥鸡痘活疫苗主要有鸡胚或细胞源弱毒苗、鹌鹑化鸡痘弱毒苗及鸽痘源鸡痘苗三种。
鹌鹑化鸡痘弱毒苗:是我国培育成功的鸡痘疫苗。用鸡痘强毒株经毛囊涂抹连续通过鹌鹑50代后,对鸡的毒力明显下降,对鹌鹑的致病性随传代代数增加再增强。鹌鹑适应毒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经5天孵育后收获CAM,制成冻干疫苗,其毒价用鸡胚测不低于10-5/0.2毫升,对鸡的最小免疫剂量不低于10-4,实际应用剂量为100个最小免疫剂量,其免疫持续期3周龄以上鸡为4~6个月,幼雏为2个月。
鸡痘活疫苗:是国外较多应用的一类疫苗,包括鸡胚源和细胞致弱两种疫苗。前者是将痘苗病毒通过鸡胚传代减弱,制备的冻干疫苗,一般免疫原性好,对幼雏有一定的毒力,常规定用在2周龄以上的鸡(翅膀刺种);后者是通过禽源或哺乳动物细胞减弱的毒,对雏鸡安全,免疫原性不如前者,本苗可与新城疫疫苗联合饮水免疫。
鸽痘疫苗:是一种异型疫苗,将鸽痘病毒在鸡胚绒毛尿囊膜上生长制备而成,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应用的一种疫苗。因免疫保护力差,接种操作复杂(进行毛囊涂抹接种)而被淘汰。
重组疫苗:由于鸡痘病毒具有很大的基因组,能够整合大量外源DNA而不失其自身的免疫原性。自1982年首次将单纯的疱疹病毒的TK基因引入痘苗病毒进行表达以来,已将多种特定病原的编码特异性抗原基因插入痘苗病毒的基因组。现已制备了表达几种禽病原的基因的鸡或鸽痘病毒重组苗,这些禽类病原外源基因插入到痘病毒的基因组中表达,并能提供特异性的保护。
预防接种:对鸡痘的预防应在可能发病日龄以前对易感鸡进行免疫接种。在秋、冬季多发病的地区,常在春、夏季进行。在热带由于痘病四季可发,因而可在任何时间接种。一般采用翅膜下无血管处皮下刺种,用无菌钢笔尖蘸取疫苗,在鸡翅内侧无血管处皮下刺种。1月龄以内雏鸡刺1下,1月龄以上鸡刺2下。或按鸡日龄稀释疫苗,1~15日龄鸡,稀释200倍,15~60日龄鸡,稀释100倍,2~4月龄鸡,稀释50倍,每鸡刺种1下。刺种后4~6天抽查10%鸡在接种部位有无痘肿、水疱及结痂(“出痘”现象),2~3周痂块脱落。如抽检鸡80%以上有反应,则刺种成功。若接种部位无反应为反应率低,应重新接种。一般接种后2~3周产生免疫力,雏鸡免疫期2个月,3周龄以上鸡为4~5个月。也可试用毛囊接种(即用消毒毛笔蘸取1∶10稀释疫苗,涂擦于腿外侧拔去5~6根羽毛后的毛囊上)。蛋鸡和种鸡在10~30日龄进行首免,100~110日龄二免,在痘病流行区的鸡场要在可能流行前15~20天如每年7月底8月初,将鸡场内所有日龄的鸡再免疫一次。在稀释液内要加入一定浓度的甘油以加大疫苗在针头黏稠度并保护病毒,增强免疫效果。
蛋鸡及肉种鸡需在产蛋前接种两次疫苗。
肉鸡可依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决定免疫时机。在华北地区,一般在6月初至11月底期间接种。肉鸡在7日龄刺种一次可获良好免疫效果。
一旦发生本病,应隔离病鸡,重症者要淘汰,死鸡深埋或焚烧。鸡舍和运动场和各种用具应严格消毒,对未发病的鸡要紧急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