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附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36页(903字)

图2-18 香附子

〔学名与别名〕 Cyperus rotundus L. 莎草、旱三棱、回头青。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地下横走根茎,顶端膨大成块茎,有香味,高20~95厘米。秆散生,直立,锐三棱形。叶基生,短于秆;叶鞘基部棕色。苞片叶状3~5枚,下部2~3枚长于花序;花序长侧枝聚伞形简单或复出,具3~10条长短不等的辐射枝,每支有3~10个排列成伞形的小穗;小穗条形,具6~26花,穗轴有白色透明的翅;鳞片卵形或宽卵形,背面中间绿色,两侧紫红色。小坚果三棱状长圆形,暗褐色,具细点。

〔生物学特性〕 块茎和种子繁殖。块茎发芽最低温度为13℃,适宜温度30~35℃,最高温度40℃。香附子较耐热而不耐寒,冬天在-5℃以下开始死亡,所以香附子不能在寒带地区生存。块茎在土壤中的分布深度因土壤条件而异,通常有一半以上集中于10厘米以上的土层中,个别的可深达30~50厘米,但在10厘米以下,随深度的增加而发芽率和繁殖系数锐减。香附子较为喜光,遮萌能明显影响块茎的形成。

在长江流域,4月发芽出苗,6~7月抽穗、开花,8~10月结籽、成熟。实生苗发生期较晚,当年只长叶不抽茎。

香附子块茎的生命力比较顽强。其存活的临界含水量约为11%~16%,通常从地下挖出单个块茎暴晒3天,仍有50%存活。块茎大小和成熟不同,其发芽率基本没有差异。块茎的繁殖力惊人,在适宜的条件下,1个块茎100天可繁殖100多棵植株。种子可借风力、水流及人、畜活动传播。

〔分布与危害〕 为世界性杂草。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中南、华东、西南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地也有。喜湿润环境,常生于荒地、路边或农田。危害多种旱田作物、果树及水稻等。此外,也是飞虱、椿象、铁甲虫的寄主。

上一篇:芦苇 下一篇: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