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新编会计师手册

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企业管理出版社《新编会计师手册》第165页(2118字)

一、制定会计制度的原则

由于会计核算本身是一项极细致和复杂的工作,操作难度较大,而且我国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接触和熟悉国际会计惯例的人员很少,为了具体指导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确保改而不乱,则必须修订原来统一行业会计核算制度,通过制定“示范”行业会计制度来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

制定新会计制度遵循的五条基本原则是:

1.制定行业会计制度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制定符合国际会计惯例,适应我国实际需要的会计准则。但是,《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基本会计准则,只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要素原则、会计报告原则作了原则性的定义和说明,而具体会计准则应该规定的内容,虽有涉及,但不具体,操作性极弱。因此,在制定和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的同时,全面改革现行会计制度,是实施会计准则的重要一环。

为了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需要制定会计制度同时,改革旧的会计核算制度,也必须依据会计准则所规定的原则进行设计,即会计政策、会计方法必须符合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名词的定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等都必须和会计准则一致。具体来说,新会计制度要符合会计一般原则的规定,符合会计要素确认。

订量的规定,符合会计报告格式、内容和分析的规定。此外,新会计制度还要注意同以后陆续发布的具体会计准则相协调,尽量把有关问题考虑得长远些、规范些。

2.制定会计制度,要充分注意同有关法规相协调。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对以公有制为主体的企业的管理和调控,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改以往直接管理的局面,将主要通过法律的、经济的手段去进行间接管理,其中包括通过国家统一汇总的企业会计资料,作为管理经济的基础和依据。这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既要遵守国家规定的会计政策、会计方法,且事后编报具有统一可比的会计报表,又要求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程序、会计方法等符合财政、财务、税收等国家法规。

3.制定新的会计制度,在总结我国会计核算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在会计政策的规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会计报告体系的建立上,必须充分地借鉴国际会计惯例,注意与国际会计准则相协调,以适应改革开放和企业参与世界大市场竞争的需要。

4.新会计制度的设计,从行业的划分,到会计科目、会计报表的设计等,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可比性,凡能统一的力求做到统一、规范。

二、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关系

会计准则与会计核算制度都是有关会计核算方面的会计法规,都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依据,两者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各自不同的职能。两者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两者都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所必须遵循的规范。有了规范,会计核算就有了统一的依据,衡量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就有了统一的尺度。特别是在我国,会计信息既要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又要为宏观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信息,还要满足社会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会计核算的规范化也就愈加重要。会计准则是统驭性的高层次的会计规范;会计核算制度则是具体的可操作的会计规范。

第二,两者都来自会计工作实践,都是在会计理论指导下对会计工作实践的总结,体现了会计理论的要求及会计实践的积累。

第三,会计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都要体现国家财政经济制度和政策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要同国情相适应,符合我国经济形势发展和经济改革的需要。

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整个会计规范体系中处于不同的层次,因此两者无论在内容、体系还是作用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是:

第一,从两者的内容看,会计准则主要规定会计政策,对会计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如何确认、计价、计量和报告作出规范性要求。会计制度则规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格式。

第二,从两者的体系来看,会计准则尤其是基本准则着重于基本原则性的规定;会计制度则侧重于对可操作的会计方法加以规定。

第三,从适用范围来看,会计准则尤其是基本准则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不同部门和行业,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会计核算制度则是根据各行业特点制定,适用于特定行业的企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