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第228页(1312字)

【药物出处】:《本草从新》

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根;又名光西洋参,原皮西洋参;主要含有人参皂甙及挥发油、树脂等;甘、微苦、凉,归心、肺、肾经。

〔功效主治〕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用于阴虚火旺,喘咳痰血,多与麦冬、阿胶、知母、贝母等同用。用于热病气阴两伤,烦倦口渴,常配伍鲜生地、石斛、麦冬等。用于津液不足,口干舌燥,可单用水煎服。此外,可治肠热便血,如《类聚要方》用本品蒸眼肉服,有清肠止血之效。

〔本草撷英〕 本草从新: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虚而有火者相宜。

药性考:补阴退热。

本草再新:治肺火旺,咳嗽痰多,气虚呵喘,失血,劳伤,固精安神,生产诸虚。

本草求原:清肺肾,凉心脾以降火,消暑,解酒。

〔名医心得〕 俞长荣:早期肝硬化 对早期肝硬化患者,治疗采用:西洋参30克、三七60克、内金90克,研末混匀,分30包,每日服1包。经10多年临床验证,确有显效。亦可用于晚期肝硬化轻度腹水者。[1]

〔药理与应用〕 1.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实验证明,西洋参总皂甙不显示溶血作用,是因为皂甙Rb1有抗溶血作用,且起支配作用。

2.镇静、镇痛、解热、解痉作用:能使肌力减弱,减少动物的自发运动,可延长己烯巴比妥的催眠时间;对电刺激和化学物质引起的痉挛能够缓解,能延长士的宁引起惊厥死亡时间;能降低发热动物的体温。临床上可用于治疗惊厥、癫痫、失眠、发热等。

3.抗疲劳、抗利尿、抗缺氧作用:西洋参总皂甙与人参皂甙均有显着的抗疲劳、抗利尿、抗缺氧能力,但作用强度不同。抗利尿作用人参皂甙明显高于西洋参皂甙,而西洋参的强壮作用较人参缓和。临床上可用于水肿、虚劳等病证。

4.其他作用:西洋参总皂甙还能降血糖、影响脂质及蛋白质代谢,但均比人参为弱。此外还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上可用于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心律失常的治疗。

〔剂量用法〕 内服:煎汤:3~6克,当另煎兑服,或入丸散。

〔按语〕 西洋参苦微甘寒,既能补气阴,又能清火生津,性较平和。《医学衷中参西录》谓其“能补助气分,兼能补益血分,为其性凉而补。凡欲用人参而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凡中阳虚衰、寒湿中阻及气郁化火等一切实证、火郁之证忌用。本品反藜芦,不宜与之同用。另忌用铁器及火炒炮制本品。

【参考文献】:

[1]陈泽霖,等.名医特色经验精华,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87:74

上一篇:沙苑子 下一篇:现代中药临床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