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内科手册

中枢神经系统X线检查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神经内科手册》第119页(12288字)

一、头颅平片检查及正常X线表现

(一)头颅平片检查

1.后前位 后前位片头颅必须端正,不得歪斜,岩锥和内听道与眼眶重叠,矢状缝和冠结构位于正中。后前位片观察颅骨的正位形态、颅腔大小、内听道形态、钙化的松果体位置。

2.侧位 头侧位不能倾斜,两侧颅中窝、前床突、内外耳孔彼此重叠。侧位片能很好显示颅腔形态、清楚显示蝶鞍的形态,观察前、中、后颅窝的关系、颅缝、血管压迹、脑回压迹及松果体钙化的位置、形态等。

3.额枕位 用来观察颅后窝的情况,特别是内听道、岩锥、枕大孔和枕骨等。

4.颏顶位 是用于观察颅底结构,颅中窝的情况显示尤其清楚,如卵圆孔、圆孔、棘孔和破裂孔。

5.眼眶位 用于观察眼眶和蝶鞍的结构,如蝶骨大小翼及眶上裂和蝶鞍的正面形态。

6.其它位 如后前45°斜位用于观察内听道和岩锥;视神经孔位可观察视神经孔,颈静脉孔位可观察颈静脉孔。

(二)正常头颅平片的X线表现

1.颅骨

正常颅骨的厚度个体差异较大,年龄大小亦有影响,儿童颅板较薄,成人较厚。颅骨的不同部位厚度也有不同。最厚处为枕粗隆,最薄处为颞骨鳞部和额、枕骨的下部。在X光平片上,骨板较厚处密度就显着增高。较薄处显示密度减低。颅板分三层,内板、外板为致密骨,呈高密度线状影,两者之间为松质骨,内含骨髓和板障静脉,称为板障。板障较厚时可见颅骨有颗粒状影,颅骨顶部明显。

2.颅壁

有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鳞状缝、顶骨乳突和枕骨乳突缝,它们贯穿颅骨内外板及板障,在内外板上的颅缝形态可各不相同,如外板上颅缝呈锯齿状,内板上呈线状。颅缝的闭合为颅缝处结缔组织的骨化,在X线片上显示为顺颅缝分布的带状密度增高影。颅缝闭合时间各处不同,颅缝在出生六个月开始闭合,在5~6岁完全闭合。其它颅缝多在30岁以后闭合。但也有少数成人终生未闭合。

在矢状缝与人字缝之间有时可见多余之骨块,称为缝间骨,多是解剖变异,无病理意义,不可误为骨折。

3.颅壁压迹

(1)脑回压迹:其大脑脑回压迫内板而形成的局限变薄区,X线表现圆形或卵圆形透光区间有较高密度骨嵴,见于颅盖骨。其多少与显着程度差别较大,一般在10~20岁多见,压迹影多而深,是由于脑的生长速度较颅骨快。

(2)脑膜中动脉压迹:由于搏动明显的脑膜中动脉长期影响颅骨内板所致的沟纹,呈现为条状密度减低区。侧位片上见此影起于颅中窝,向上行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多较清楚,后支较小,不易看到。正常情况下两侧是对称的。

(3)板障静脉影:为颅骨板障内的引流静脉。其走行方向极不一致,轮廓也不如动脉沟清楚。可吻合成星状分布,最多见于顶骨,还有额骨、枕骨。板障静脉影的数目和宽度因人而有显着变异,在同一颅骨的两侧也可不对称。

(4)蛛网膜颗粒压迹:可在颅骨内板上构成许多小的凹陷,呈边缘清楚而不规则的颗粒状低密度影,其直径约0.5~1cm左右,最多见于额顶骨矢状缝两旁4cm以内的区域内,一般只压内板,甚至可突入板障使板障变薄外凸或形成骨缺损。

(5)导静脉:是贯穿颅底的静脉,侧位片上最常见的导静脉是乳突后方导入乙状窦者。

4.颅底

(1)颅前窝:自额窦和额骨后壁开始,到蝶骨小翼的后缘为止,居于鼻腔和眶顶之上。在颅骨正位片上,中央为筛板和蝶骨平板构成的凹陷,两旁相当于眶顶弧形隆起影,为额骨水平上脑回压迹所构成。侧位片见颅前窝呈许多线条影互相重叠,自前向后略为上凸的为眶顶,低凹的蝶骨平板自鞍结节向前直达额窦后壁,呈直线状轻度上凸。

(2)颅中窝:自蝶骨小翼开始,到鞍背和岩骨嵴为止。其中央为蝶鞍,两旁为颞叶所居的凹陷。侧位片上蝶鞍位于颅底中央,显示最为清晰。颅中窝自蝶骨大翼呈弧形向上的凹面,前自蝶骨嵴的外缘,后达乳突。可见其前后骨质结构和岩骨嵴的形态,还可见卵圆孔、棘孔和破裂孔。诸孔的大小两侧略有差异,两侧棘孔大小直径相差1mm以上者有诊断意义,扩大的棘孔提示同侧脑膜中动脉粗大,可能由于血供增多所致。视神经孔需在特殊的视神经孔位的X光片中显示,两侧常对称。眶上裂和蝶骨大小翼两侧对称,于眼眶位片中显示最佳。

(3)颅后窝:居颅中窝后下方,自鞍背和岩嵴开始,到枕骨内粗隆为止。颅后窝有枕大孔和椎管相通。颅后窝内重要结构为内听道和岩骨背面内听道出口,正常人内听道管径多在4~7mm左右,两侧可略有差异,但相差不应超过2.5mm。

(4)蝶鞍:位于颅底中央,在侧位片上显示最为清晰,其形态多为椭圆形,成人多见。圆形多见于婴幼儿童,扁平形较少见。蝶鞍前方以鞍结节为界,后方以鞍背为限,鞍背外上角竖起的结构为后床突,蝶鞍前上方尖长突起为前床突。蝶鞍向下呈弧形凹陷,与蝶窦有薄层骨板相隔。蝶鞍的大小因人而异,其前后径为8~16mm,平均11.5mm,深度为7~14mm,平均9.5mm。

5.颅内生理钙化

(1)松果体钙化:钙化的松果体呈米粒样,直径在5mm以下,在侧位片上,钙化的松果体较易显示,位于鞍背上端后上方的3cm的区域。

(2)脉络丛球钙化:脑室内的脉络丛小血管可因管壁退行性变而钙化,呈细小的斑点状阴影,沿脑室分布。最常见是侧脑室的三角区,钙化的形态为多数小点状聚集成堆,直径约1~1.5cm左右,多呈对称性。正位片位于眼眶上方,中线旁2.5cm区,侧位片上在松果体的后下方1~1.5cm处。

(3)硬膜钙化:见于正位片中线部位。呈直线状增白影。鞍隔部硬膜钙化使蝶鞍前后床突连接起来;岩骨尖与后床突之间硬脑膜钙化呈索条状阴影,在斜坡的后方,小脑幕钙化呈片状阴影在岩骨的上方。

二、颅内常见病的X线影像表现

(一)头颅平片异常X线表现

1.颅内压力升高征

(1)颅缝分离或增宽:颅缝分离或增宽是颅内压力升高征中较常见的一种表现,与年龄有明显关系,年龄愈小,则愈易分离且较明显。在儿童与青年颅缝皆可分离,并以冠状缝最为明显。缝间齿状突萎缩、变小和密度减低。成人颅缝不易分离,一般只限于人字状缝。

(2)脑回压迹增多增深:脑回压迹增多与增深也是颅内压力升高征中常见变化之一,首先应考虑年龄因素,2岁后儿童脑回压迹增多,但不能轻易地确立为病理性增多,须结合其他X线征象。儿童脑回压迹增多除后颅凹外其他颅壁内板均可见。成人则多只侵及额骨垂直部,顶部及颞骨鳞部。

(3)蝶鞍变化:蝶鞍变化是颅内压力升高征中最主要的征象。后床突与鞍背最易发生萎缩,其改变为密度减低、变小、变薄,严重时可以消失。鞍底萎缩表现为轮廓模糊。晚期前床突与蝶骨小翼也可受累。蝶鞍增大可为前后径或深度增大或二者皆增大。但以前后径增大为较常见。蝶鞍变化出现的时间与程度和颅内压出现的早晚有明显关系。

(4)颅壁骨质萎缩:骨质密度减低变薄,内板轮廓模糊,不能单做颅压增高依据。

(5)岩骨骨质萎缩:多见于岩骨尖表现为密度减低,多累及双侧,但一侧较重。

(6)颅底孔扩大:颅内压力升高晚期颅底孔可发生扩大。

2.病理性钙斑

(1)寄生虫钙化:脑囊虫症钙化多呈圆形、边缘规则,密度均匀,一般直径为0.5~1.0cm,如系多发不难诊断。

(2)结核钙化:脑膜结核可发生钙化,颅底部位较常见,钙斑不规则,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常为多发。脑结核瘤钙化为圆形或分叶状,密度不均匀。

(3)结节硬化症钙化:边缘锐利,密度均匀呈多边形,多发并分散存在。

(4)脑血管钙化:动脉退行性变后,于动脉壁内可发生钙化。表现为平行的线形钙化。

(5)肿瘤钙化:脑瘤较易发生钙化,呈片状、点状或线状,可散在分布或密集成团。颅咽管瘤钙化率最高,其次是良性胶质瘤和脑膜瘤。恶性肿瘤钙化较少。

(二)脑室及气脑造影X线表现

脑室和气脑造影是将气体或造影剂注入脑室或引入颅内,以显示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检查方法。自CT及磁共振应用于临床诊断后,脑室及气脑造影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故简述如下。

肿瘤引起造影共同变化,主要是邻近肿瘤脑室部分之移位、狭窄、变形和充盈缺损、闭塞,以及受累部位以上脑室梗阻性扩大。脑室扩大是造影上常见的变化。早期或轻微扩大只能依据脑室轮廓之变钝来确定。当有明显扩大时易于确定。脑室全部扩大指示为第四脑室中孔之梗阻。脑室狭窄或封闭可发生于全部脑室或某一脑室。大脑半球任何部位肿瘤均可使脑室变窄,移位。病侧脑室不充盈,脑水肿引起之脑室狭窄,脑室广泛性、均匀性狭窄变细,但各部比例并不消失。肿瘤引起之狭窄则只限于被累及的局部。第三脑室封闭可见于广泛性室内肿瘤或周围肿瘤向室内突入。

脑室移位:侧室移位多发生于一侧大脑半球肿瘤,移向肿瘤之对侧。侧室移位以前角及体部最明显,其程度决定于肿瘤大小和引起脑水肿程度与范围。侧室各角局限性移位对诊断极为重要。侧位相上易于查出。额叶肿瘤可使前角向后、向下移位。颞角可因顶叶下部或中颅凹肿瘤而发生向下或向上移位。体部三角区及后角也均能发生不同方向的移位。在脑室发生移位与狭窄时,脑室畸形常伴有形状变化。一侧大脑半球肿瘤,常引起同侧侧室畸形。前后位上可见侧室上外角和外侧壁有变化。

(三)脑血管造影X线表现

脑血管造影是脑血管疾患最好的诊断方法之一,能确定病变位置及性质。

1.血管狭窄及闭塞

(1)脑血管闭塞的直接征象:脑血管闭塞多由血管壁内病理改变使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大都由动脉硬化和动脉炎所致,亦可由栓子引起。从而导致脑血循环障碍。脑血管闭塞分动脉和静脉两类。脑血管造影为动脉闭塞的直接征象。完全性闭塞性造影剂顺血管上行时至闭塞处突然中断。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时,颅内完全无造影剂进入。颈内动脉及其分支闭塞则其供应范围的动脉期完全不显影,如侧支循环形成可部分显影于微循环期。不完全性闭塞时,血管管腔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规则狭窄,造影剂仍能通过,使远端动脉显影,但充盈迟缓,注药后4~5秒摄片仍见脑动脉的近段,远端动脉像密度甚淡。

颈总动脉狭窄:自起始部到颈动脉窦部均可发生,以起始部发生率最高,多为不完全性闭塞,管腔出现不规则狭窄或充盈缺损。颈动脉常迂曲扩张。完全性闭塞血管呈截断状。

颈内动脉颅外段: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好发部位为静脉窦上方约1~3cm的部位,造影剂上升突然中断,断端钝圆或呈充盈缺损状。如在起始端颈内动脉不显影。不完全性闭塞时可见管腔呈不同程度的不规则狭窄,范围可长可短,也可为偏侧充盈缺损。

颈内动脉虹吸段:完全性闭塞好发于虹吸段的远端,少数见于近段,闭塞端大都为突然终止,如截断状。不完全性闭塞呈不规则或环状狭窄,其远端动脉常充盈不佳。

脑动脉闭塞或狭窄好发于大脑中动脉的近端,也可见于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完全性闭塞发生于脑动脉主干时,动脉充盈突然终止。远端动脉不显影。如发生于第二三级分支只能见到该处动脉稀少,仔细追踪动脉分支才能发现闭塞部位。脑动脉不完全闭塞多见于脑动脉的近段,局部呈不规则狭窄,远段动脉充盈迟缓。在识别大脑前动脉有无闭塞时,应考虑交通动脉的正常变异。

(2)侧支循环:侧支循环是动脉闭塞的间接征象,可通过下列途径:①脑底动脉环之前后交通动脉可沟通双侧颈动脉系和椎基动脉系,是在脑动脉闭塞时重要的侧支通路。②脑动脉各分支间的终末吻合支,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终末支间吻合。大脑后动脉远侧支和大脑前中动脉终末支间的吻合均为重要的侧支通路。通过吻合支不同来源的血供可以相互调节。造影时见正常脑动脉的终末支异常增多如网状。闭塞动脉分部区的动脉支通过终末吻合支,自远而近返流显影。③脑动脉和颈外动脉之间吻合,可通过眼动脉、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分支和颈内动脉岩骨内分支,以及脑表面动脉与颈外动脉之颌面,颅底和硬脑膜等处的分支间建立。在眼眶区可见丛样增生血管影。通过吻合支颈外动脉血液引入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这种侧支循环最常见于颈内动脉颅外段或虹吸段的闭塞。

2.颅内动脉瘤

血管造影可清楚发现动脉瘤的存在,大小形状、部位与脑血管之联系和多发性。瘤体表现为囊性,常有蒂与动脉相连,也可为局限性扩张。动脉瘤内血循环缓慢,故在静脉期动脉内无造影剂时,动脉瘤内仍可见造影剂滞留现象。

3.颅内血管畸形

颅内血管畸形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主要包括动脉、静脉血管畸形和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性蜿蜒状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血管瘤。平片上可发现钙斑。血管造影上有典型的表现,几支扩大迂曲的动脉导入排列紊乱细小血管丛中,由此血管丛再导出几支扩张迂曲之静脉再与静脉窦相通。血管丛血管粗细差别很大,有时较大且迂曲,有时较细小,由于右侧动脉静脉直接交通,血循环较正常为快,于动脉期可全部显影,血管多来自一侧颈内动脉,如居中线则来自两侧,故宜进行双侧颈内动脉造影。必要时可做椎动脉造影,一般不引起血管移位,如合并血肿亦可发生。如病变发生在颈内动脉分支,则病侧大脑半球血液供应不足,可发生脑萎缩。

4.动静脉瘘

动静脉瘘又称动静脉瘤,系动脉与静脉间直接交通。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血管造影可显示其病理变化,最常见者为海绵窦动静脉瘘。造影表现典型,造影剂由颈内动脉直接进入海绵窦并进入与海绵窦相连之静脉与静脉窦中,由于这些静脉与动脉交通而扩大迂曲,并于动脉期充盈良好。

(四)颅内占位性病变X线表现

根据临床线索选择适当造影途径效果仍较好。大多数大脑半球、蝶鞍、桥脑小脑角和小脑半球占位病变可得出定位诊断。占位病变及其继发变化,均可占据一定空间,直接或间接推移正常组织,使脑血管发生移位及走向改变,其程度决定于肿瘤的位置和大小、生长方式,有否出血、水肿和囊变,以及有否脑室扩大、脑疝等情况。主要血管移位如下。

1.颈内动脉虹吸部 虹吸上方或下方占位病变压迫,可使虹吸曲度张开或变小,分歧部可向上移位。如为海绵窦段可因鞍旁或鞍内肿瘤向外延伸而移位。

2.大脑前动脉 一侧大脑半球增大,大脑前动脉向对侧移位。占位病变愈近前方侧移位愈明显。大脑半球后部肿瘤,大脑前动脉前部虽有移位,而后部则由于大脑镰的阻挡,无移位或移位较轻。因而在前后位上,大脑前动脉可见大脑镰征。大脑半球后部肿瘤也可引起大脑前动脉移位。

3.大脑中动脉 大脑中动脉可因颞叶或中颅凹肿瘤向上向内移位。额叶下部或顶叶下部肿瘤可使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向下向外移位。顶叶后部肿瘤可使大脑中动脉之分支分离。

4.脉络膜前动脉 当有海之小脑幕下疝时,可发生脉络膜前动脉特征性向下移位。顶颞、枕叶肿瘤可使此动脉前部迂曲而使后部牵直或下压。颞叶中部肿瘤使此动脉牵直而失去正常之迂曲度。视丘肿瘤可使之呈弧形并向下移位。幕上肿瘤可使此动脉向上移位。

5.基底动脉与大脑后动脉 在侧位相上基底动脉可出现前后方向的移位,桥脑肿瘤使之向前方移位。鞍背肿瘤使之向后移位。偏侧性肿瘤可使基底动脉发生侧移位。幕上或幕下肿瘤使大脑后动脉升高,脑干肿瘤可使双侧大脑后动脉均发生向上移位。顶颞叶肿瘤可使此动脉下压并拉直。

(五)颅内肿瘤之X线表现

1.胶质瘤

胶质瘤来源于神经胶质细胞,是最常见的脑实质原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40%~50%,星形细胞瘤是常见的胶质瘤。按其细胞分化程度可分作Ⅰ~Ⅳ级。颅平片有颅内压力增高征,松果体钙化斑移位。局限性颅骨改变,可表现不同形态钙化。脑血管造影有时可同时解决肿瘤的定位和定性。

(1)弥漫性脑血管移位和管腔变形:胶质瘤在脑组织内浸润生长于血管之间,血管被牵拉变直并彼此分开,有时有囊肿存在局部血管可呈弧形,脑血管常粗细不均,小血管变细呈僵直状,血管轮廓模糊毛糙。脑深静脉粗细不均行走僵直,引流支增多迂曲,对诊断很有帮助。

(2)外围型肿瘤血管变化:可呈短小的螺旋状,斑点状或毛刷状阴影,血管粗细不一,密度不均,轮廓模糊,动脉晚期显影最好,微血管期也能见到,静脉期多消失。

(3)肿瘤循环快于脑循:瘤区内窦状血管间隙或小的动静脉瘘,使动脉和静脉直接交通导致局部循环加速,肿瘤循环快于脑循环,多提示为恶性星形细胞瘤。

(4)来源于脑动脉供血:胶质瘤的供血来自脑动脉,肿瘤血管丰富者常可查出供养动脉,为一支至数支增粗的脑动脉分支,引入瘤区致推移牵直。

2.脑膜瘤

脑膜瘤最易由血管造影作出定性诊断,并可确定肿瘤大小、外形及范围。脑膜瘤多居大脑表面,瘤体多呈球形、卵圆形。边缘清楚,有包膜且与脑质有清楚界限。脑动脉之移位多呈突然的转折或成弧线状移位,可描绘出肿瘤之外形。多数脑膜瘤之供养动脉来自颈外动脉,故宜做颈总动脉注射造影。脑膜瘤常有极典型的肿瘤内循环。肿瘤中有近似毛细血管之血管网,造影呈边缘清楚的弥漫而密度均匀的致密性肿块影,肿瘤内循环较缓慢多于静脉期成影。脑膜瘤的导出静脉多为几条短而粗大绕于肿瘤周围且有不少分支之静脉。由肿瘤导出后仍围绕肿瘤走一短程后,才导入邻近之静脉或静脉窦中,因此,在肿瘤循环周围有几条呈弧线状的扩大静脉是脑膜瘤特征性的。

3.垂体瘤

垂体瘤常见于中年成人,约占颅内肿瘤的10%左右,以垂体腺瘤最常见。除头颅平片改变外,血管造影可引起颈内动脉虹吸部,大脑前动脉横行段,大脑中动脉主干以及后交通动脉移位。如肿瘤位于鞍内可不引起血管移位。如向鞍上伸展时,颈内动脉床突上段伸直,移向前上方,后交通动脉和脉络膜前动脉变直向后拉长抬高。向鞍前生长,则可使大脑前动脉抬高,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向后移位,向鞍旁伸展时,颈内动脉虹吸段明显展开,床突上方前移并伸长,大脑前动脉及中动脉起始端一起上移,中动脉分支向上挤集,不论肿瘤向鞍上或鞍旁伸展,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向外移位是其特征性改变。

(六)颅脑外伤的X线表现

头颅外伤时应注意观察:①有无骨折,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②骨折的位置、类型、范围、如系陷入骨折,需加照切线位观察其深度。②骨折是否累及血管及静脉窦,如果骨折通过血管常弓起血管破裂。④有无骨碎片及金属异物进入颅内。⑤颅内有无气体,包括蛛网膜下腔或脑室内。⑥有无颅缝分离。

1.颅骨骨折

(1)线形骨折:最常见之颅骨骨折,多发生于颅顶骨、X线上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线样密度减低的影像,方向不定,长度与宽度不同,顶骨及额骨骨折在头颅侧位相上易于查出,枕骨骨折在30°前后位上易于查出。如内外板均有骨折,会出现两条骨折线。线样骨折应与血管压迹、颅缝鉴别。

(2)凹陷性骨折:骨折常呈粉碎性,可能为环状或星芒状、骨片常向下移位与骨缘重合,陷入骨片周围还常有数片小碎骨片。局部切线位线可显示骨片凹陷深度。

(3)贯通或穿人性骨折:颅壁除有骨质缺损外,常并有小碎骨片或异物存留颅内。

(4)颅底骨折:前颅凹颅底骨折可为线状骨折,较少见,易连累鼻窦,且使邻近硬膜撕裂,使脑及脑膜与鼻窦相通,因此易发生脑膜炎、脑脓肿等。前颅凹骨折又可能来自颅顶骨折之延伸,也可能是额骨骨折所致。

2.颅内血肿

颅内血肿分脑外和脑内血肿两类,前者又可分为硬膜外血肿和硬膜下血肿。颅内血肿一般为单侧单发,但也可为单侧多发或双侧的。X线表现取决于患病日期前二周只有软组织肿物影,2周后在被抬起骨膜处有新骨生成。最后血肿复被以骨壳。

3.外伤性气囊肿

鼻窦或筛板外伤后,颅骨周围或颅内常有气体积存。如累及外壁可使气体积存于帽状腱膜下,形成颅外气囊肿。如鼻窦内板或筛板破裂。气体进入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脑室或脑组织中形成颅内气囊肿。蛛网膜下腔积气,则气体存于脑回间沟及脑池内,进入脑室可见脑室内有气体积存。

三、脊椎与脊髓X线检查

(一)平片检查及正常X线表现

1.平片检查 常规摄取正、侧位,必要时可加拍斜位或体层片,观察椎管的形态和脊椎的骨质结构。

2.正常X线表现

(1)椎管:正位反映在椎弓根的距离,自C2开始向下慢慢增大,至C5~C6处增大最着,为颈膨大所在,至C7以下又渐渐缩小,T4~T5最狭小。T11以下又渐渐扩大,为腰膨大所在。侧位反映在椎体后缘和后椎弓的前缘间为骨性椎管,一般以C4、C5、C6椎管前后径最狭窄。

(2)椎体:椎体于侧位显示最清晰,正位椎弓根投影呈卵圆形,两侧大致对称。

(3)椎间隙和椎间孔:上下两椎体间的透亮间隙为椎间隙,椎间盘位于中间。椎间孔在斜位片观察最清楚,显示呈圆形或卵圆形,两侧大致相仿。

(二)脊椎与脊髓疾病的X线表现

1.椎管内肿瘤

管内肿瘤比较少见,虽然临床表现有一定的特征,但为明确诊断并作出肿瘤定位,往往进行X线检查,根据肿瘤之发生部位可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等。

脊椎平片表现:平片上于肿瘤平面可见椎管前后径、横径增大、椎弓根形态改变致椎弓根内缘受压变平并凹陷,椎弓根狭长,椎间孔增大,严重可致椎体后缘及椎弓根、椎板骨破坏。亦可显示肿瘤钙化和椎旁软组织块影等。

脊髓造影:通过造影剂受阻平面可确定肿瘤所在部位及同脊髓、脊膜关系。

(1)脊髓内肿瘤:多呈不完全梗阻,脊髓多呈梭形膨大,致造影剂中央呈现较透明的梭形充盈缺损。肿瘤推挤两侧蛛网膜下腔外移使之变窄,甚至闭塞。肿瘤偏于脊髓一侧时,造影剂沿肿瘤边缘可出现分流或偏流现象。完全梗阻时,造影剂止于肿瘤一端出现深杯口样改变。无论正侧位观察杯口位置始终居中。

(2)髓外硬膜内肿瘤:多出现完全性梗阻。肿瘤压迫脊髓使其变窄并向健侧移位。健侧蛛网膜下腔变窄,甚至闭塞呈锥样改变。病侧肿瘤之邻近蛛网膜下腔增宽,出现弧形压迹或浅杯口状梗阻面。脊髓移位与弧形之梗阻面是脊髓外硬膜内肿瘤之特征表现。一般需同时观察正侧位像便于与髓内肿瘤鉴别。

(3)硬膜外肿瘤:硬膜外肿瘤因有坚韧之硬膜与蛛网膜下腔及脊髓相隔,故使造影变化不明显。如系完全性梗阻,梗阻面呈不规则之梳状或齿状。不能查出瘤体轮廓。如硬膜外肿瘤压迫蛛网膜下腔,其外缘与椎管骨壁间距增大,称为硬膜外组织增宽征。

2.转移瘤

椎管内转移肿瘤分转移型和种植型。可由远处脏器通过血液循环布散而致或由附近椎骨和邻近组织之癌瘤通过椎静脉丛或局部浸润而来,以乳癌及肺癌较常见。平片可以正常或有周围骨质破坏,转移型为硬膜外肿瘤表现。种植型表现为多发性充盈缺损改变。

3.蛛网膜粘连

蛛网膜粘连可发生于创伤和病毒性脊蛛网膜炎。系常见之椎管内病变。脊柱平片一般无帮助。造影可见造影剂在椎管内流动缓慢,分散成大小不等的、不规则斑片状、点滴状影,其形态固定,不因体位而改变。

4.椎间盘病变

椎间盘血供较差,易发生退行性变。以颈5~6及腰4~5及骶1常见。

平片表现:髓核脱出4~6周后可出现椎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椎体缘骨质增生等改变。脱出的髓核日久可钙化。

脊髓造影:正位相上,椎间盘脱出(中心型)可见椎间隙相对应处出现压迹或充盈缺损。侧后缘椎间盘脱出可出现规则弧形压迹。侧位像,椎间隙相对应处造影剂出现光滑弧形压迹。深度>2mm以上。

5.脊椎增生性关节炎和椎管狭窄

增生性关节炎又称肥大性关节炎,或骨性关节炎。系关节软骨发生退行性改变,继之以增殖性新骨形成的一种关节病变。X线表现为生理曲线消失,椎体边缘锐利并有骨赘形成。椎间隙变窄和不规则,髓核突入椎体可形成Schmorl氏结节。关节突间关节骨质增生,椎间孔上下径变小,上关节突向前移位使椎间孔横径减小。颈椎段的改变称之为“颈椎病”。

椎管狭窄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种,先天性多为前后径狭小,以颈、腰段常见。颈椎管前后径<10mm即可诊断。造影时表现为造影剂柱一致性狭窄。

继发性椎管狭窄多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后纵韧带钙化和骨化。椎小关节骨质增生肥大,黄韧带肥厚等引起继发性椎管狭窄。造影可见蛛网膜下腔受压,前后缘出现弧形压迹或造影剂充盈不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