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饮料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软饮料工业手册》第471页(8134字)
(一)乳饮料的定义与分类
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加入糖、果汁、可可、咖啡、香料和着色剂等配料,经有效消毒制成的具有相应风味的饮料。有关乳饮料的含乳量,各国的规定不尽相同,我国乳饮料的含乳量为30%以上,日本为50%以上。日本还规定只有乳脂肪含量3%以上,无脂乳固形物含量8%以上的饮料才可以标示“牛乳”字样。
目前乳饮料主要有三种类型:
1.咖啡或可可乳饮料
此类饮料为在乳原料中配合咖啡浸提液、咖啡色素或可可,以及香料、甜味剂、稳定剂等而制成的乳饮料。其pH为7左右,属中性乳饮料。
2.风味乳饮料
此类饮料又称水果型或果汁型饮料,乳饮料是牛乳中加入果汁或蔬菜汁而制成的乳饮料。除乳、果汁原料外,还使用甜味剂、有机酸、水果基料和稳定剂等。通常所说的果奶即为这一类型。由于加有果汁和有机酸,因此果汁乳饮料为酸性乳饮料。
3.仿制乳
仿制乳的风味、外观、口感、营养价值类似牛乳,但原料不同,又称为人造乳或合成乳。
以上类型的乳饮料应具有其加入物相应的色泽和风味,质地均匀,无脂肪上浮,无蛋白质颗粒,允许有少量加入物的沉淀,无任何不良气味和滋味。
(二)咖啡或可可乳饮料生产技术
1.生产工艺流程
(1)咖啡乳饮料 以咖啡豆为原料的咖啡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如图2-2-1。
图2-2-1 咖啡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2)可可乳饮料 可可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如图2-2-2。
图2-2-2 可可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2.配方
(1)咖啡乳饮料 一般配方为:咖啡浸提液(咖啡浆)10%~15%、牛乳、脱脂乳等50%~60%、砂糖4%~8%,焦糖色0.1%~0.2%、香料0.05%~0.1%,具体配方见表2-2-1。
表2-2-1 咖啡乳饮料与可可乳饮料配方 单位:%
(2)可可乳饮料 一般配方为:可可粉1.0%~2.0%、全脂牛乳80%~90%、砂糖4%~8%,以及适量的食用色素、香精及稳定剂。具体配方见表2-2-1。
3.生产要点
(1)原料 乳原料最好是新鲜乳(全乳),但大部分使用还原乳,即用脱脂乳粉和无盐奶油加水还原而成的乳。
咖啡和可可原料参见第一篇第五章第二节内容。咖啡有很多种类,主要是阿拉比加(C.arabica)和罗伯斯特(C.robusta)。咖啡品种和产地不同,其风味也有明显不同,例如危地马拉咖啡酸味强,香味浓,品质高。牙买加咖啡色泽淡青,甜、酸、苦味极好,被称为咖啡之王。非洲咖啡酸味强。各种咖啡均有不同的特征,实际生产中使用的咖啡豆为数种咖啡豆的混合物。
咖啡风味主要表现为香气和味道。普通使用焙炒咖啡。咖啡豆在焙炒过程中也会产生香气。每100g焙炒咖啡豆中的成分(%)为:水分2.2,蛋白质13.8,脂肪12.3,糖47.5,纤维18.4,灰分4.3,咖啡因1.5。此外还含有钙、钠、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等。咖啡的苦味来自咖啡因、单宁和焦糖,特别是单宁。咖啡主要成分分述如下。
①咖啡因:是咖啡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咖啡豆中咖啡因含量一般1.5%左右。咖啡因微苦,有兴奋作用。焙炒后的咖啡豆中的咖啡因含量有所减少。
②单宁:是咖啡的苦味成分,优质单宁开始感觉涩味,但后味是甜味。单宁煮沸后分解,生成焦性没食子酸,咖啡味道因此变差。
③脂肪:咖啡豆约含13%的脂肪,并含有挥发性油,这些与咖啡香味有关。焙炒咖啡豆中的脂肪与空气长期接触会发生化学变化,使咖啡风味变差。
④糖分:糖分作为咖啡的成分显得很重要,因为这些糖分在焙炒咖啡豆时一半以上变为焦糖,使咖啡在产生苦味和甜味的同时产生很好的香气。
⑤香气:研究表明,咖啡的香气成分多达60种,包括非常易挥发的醚、琥珀酸、醋酸、醛以及酯类等。咖啡粉在空气中放置两个星期,香气成分几乎全部挥发,因此保存时要注意很好地密封。
⑥可可:是可可豆的粉末制品,稍脱脂者称为可可,不脱脂者称巧克力。产地不同风味也有差别。巧克力含脂肪50%以上,难分散于水,因此一般根据用途,使用脂肪含量为10%~28%的可可。可可和巧克力不仅溶于热水,而且经过4~5min煮沸后能产生较好的风味。可可乳饮料通常使用1%~1.5%的可可或1.5%~2.0%的巧克力。
⑦其他原料:乳饮料所用的其他原料还有香料,焦糖色素、食盐、植物油以及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pH调整剂),此外还有防止凝乳和硫化腐败用的蔗糖酯、消泡用的硅酮树脂以及作稳定剂用的卡拉胶、CMC-Na和海藻酸钠等。
(2)咖啡豆的焙炒与浸出 咖啡豆经过焙炒才能产生风味,焙炒程度直接影响咖啡的风味。咖啡乳饮料所用咖啡的焙炒程度应比通常饮用的咖啡重一些。咖啡豆焙炒温度一般为180~250℃。焙炒过度时酸味减少,苦味增强,风味变差。而这种焙炒咖啡浸出液的兴奋性减弱。焙炒咖啡豆粉碎后可以直接用于咖啡饮料的制造,但现代咖啡饮料都使用焙炒咖啡粉的浸出液。咖啡粉一般用90℃以上的热水浸出。浸出温度、时间和加水量等决定咖啡浸出液的性质。加水量为咖啡量的15~20倍。浸提温度过高、时间过长会降低咖啡风味和出现浑浊现象。咖啡可以采用2~3槽式的多次浸出法,以提高浸出液的浓度。浸出液速冷后保存在密闭容器内。咖啡浸出液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风味成分包括挥发酸、羰基化合物、挥发性硫化合物等,具有特有的风味。
由于咖啡浸提操作比较麻烦,且有咖啡渣的处理问题,因此一般工厂多使用成品咖啡浸提液或以速溶咖啡作原料。
(3)调配
①咖啡乳饮料:咖啡乳饮料中咖啡的含量一般分为3种类型:
a.咖啡清凉饮料:咖啡含量1.0%~2.5%。
b.咖啡乳饮料:咖啡含量2.5%~5.0%。
c.咖啡乳饮料:咖啡含量5.0%以上。
根据生产的咖啡乳饮料的种类,称量各种原料,进行调配。咖啡乳饮料的咖啡浓度高时,风味好,但价格也高。一般乳固形物8%时,咖啡浓度1.5%;乳固形物10%时,咖啡浓度2%。蔗糖添加量4%时,不会损害咖啡的风味。咖啡浸出液含有单宁,单宁会产生凝固,因此在咖啡浸出液加入量多时,需要使用稳定剂,以提高其黏稠度。稳定剂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等。焦糖色素用量0.1%~0.2%。咖啡浸出液调配0.1%左右的糖醛硫醇等香料。配料顺序如下:
a.分别制备糖浆、咖啡浸提液、还原乳以及碳酸氢钠、食盐和蔗糖酯的水溶液。
b.在调配罐内放入糖浆。
c.加入碳酸氢钠和食盐的水溶液。
d.在还原乳中添加蔗糖酯水溶液后均质。
e.在搅拌中向调配罐中加入均质的乳,使之与糖浆混合。
f.必要时添加硅酮消泡。
g.添加咖啡液和焦糖色素。
h.添加香料,充分搅拌和混合。
其他的配料方法,例如将牛乳加热至50~60℃,混合咖啡浸提液和糖浆,再进一步加热至60℃左右进行均质,然后杀菌、冷却、灌装。
②可可乳饮料:可可乳饮料在用巧克力作为原料时也称巧克力乳饮料。用1%可可、5%砂糖、0.2%藻酸钠调制可可乳饮料用糖浆时,分别将海藻酸钠与1/5的砂糖混合,可可与其余4/5的砂糖混合。在搅拌下,将4%的脱脂乳缓缓加入可可与砂糖的混合物中,继续搅拌直至形成滑腻的组织,再将其加热至66℃,在搅拌下加入海藻酸钠与砂糖的混合物。如使用液态巧克力时,将巧克力缓缓兑入脱脂乳中,形成滑腻的糊状物,在其中加入海藻酸钠与砂糖的混合物,杀菌,冷却,将糖浆加入9倍量的经过均质的全乳或脱脂乳中,杀菌,冷却,灌装。
也可以将1份咖啡与1份砂糖的混合物加入9份的均质乳中,加热至66℃再缓缓加入0.2份海藻酸钠与砂糖的混合物,再加入其余3份的砂糖后进行杀菌。
(4)灌装 调配好的咖啡或可可乳饮料经过过滤、均质后,用板式换热器加热至85~95℃,进行热灌装。加有硅酮的咖啡乳饮料可以消泡,因而可以提高灌装速度。热灌装的饮料制品,其包装容器内的真空度一般为40~53kPa。
(5)二次杀菌与冷却 咖啡乳饮料的pH一般为6.5左右,接近中性饮料。同时原料乳中可能含有耐热性的芽孢杆菌,因此按规定,需要经过120℃、20min的杀菌。杀菌不足,产品容易发生变质现象,加热过度,又会影响饮料的质量。二次杀菌后冷却至40℃左右。
4.注意事项
咖啡或可可乳饮料和一般饮料不同,其中含有蛋白质、焦糖和咖啡或可可的颗粒,经过调配和均质,饮料呈胶体分散状态。当制造条件出现变化,特别是pH低于6时,饮料容易产生凝乳或脂肪分离现象。出现脂肪、乳液和可可等的沉淀。
一方面将可可经过研磨、均质,使其粒度变小。另一方面添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或藻酸丙二醇酯等稳定剂,不仅可以增加乳液的黏度,还可在酪蛋白颗粒的表面生成亲水性基的被膜,成为稳定的悬浊液,避免酪蛋白出现酸沉淀,用水稀释静置后也不会形成沉淀。可是一般的稳定剂耐热性差,加热时被膜受到破坏,酪蛋白颗粒重又凝聚沉淀。砂糖也是对酪蛋白具有稳定作用的稳定剂,特别是用于发酵乳时,可将酪蛋白分散成为乳浊液。在这种场合下砂糖与一般稳定剂不同,在加热时酪蛋白不会产生热凝固,而且具有糖被膜的酪蛋白颗粒用水稀释也不会产生沉淀。
为了提高乳饮料的稳定性,必须严格生产和加强质量管理。主要质量管理指标有饮料糖度和相对密度、pH及酸度,以及总氮、咖啡因、无脂乳固形物、粗脂肪等的含量。此外还要进行微生物检查,检测项目有细菌总数、霉菌、酵母以及大肠菌群等。
(三)风味乳饮料生产技术
1.生产工艺流程
水果乳饮料等风味乳饮料是在全乳或脱脂乳中添加果汁、甜味剂和稳定剂等制成的一种酸味强,较为爽口的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如图2-2-3。
图2-2-3 风味型乳饮料生产工艺流程
2.配方与产品规格
水果乳饮料一般由60%左右的脱脂乳、3%~7%的砂糖或葡萄糖、3%~6%的果汁、0.3%左右的柠檬酸以及适量的香料和食用色素调配而成,具体配方参见表2-2-2。水果乳饮料一般要求含蛋白质1.2%、脂肪0.1%以上、蔗糖4%~10%、饮料pH4.6~4.8(酸度0.36%~0.38%)。草莓乳饮料为了强化奶油感,脂肪含量1.0%~1.5%、蛋白质2%~3.5%、蔗糖6%~8%、pH6.2~6.5(酸度0.17%~0.18%)。
表2-2-2 水果乳饮料配方 单位:%
3.生产要点
(1)原料 风味乳饮料除乳原料外,主要是果汁或果肉、果冻。凝乳状或软凝乳状饮料一般加入果肉或果冻。水果品种以甜橙、苹果、草莓、香蕉和菠萝为主。也常加入果汁或酶处理的澄清果汁,也可以用浓缩果汁作原料。当直接使用新鲜果汁或果肉时,应充分灭酶和进行果肉杀菌。风味乳饮料的风味主要决定于果汁,但与杀菌和灌装等加工工艺也有很大关系。
有机酸可用柠檬酸、苹果酸和酒石酸,其中以柠檬酸的风味为好
(2)混合与调配 在混合调配时,首先将稳定剂用少量砂糖混合均匀后加热溶解成2%~3%的溶液。稳定剂,例如CMC-Na使用量为0.3%~0.4%。将糖浆与全乳或脱脂乳混合后加入稳定剂,然后添加果汁或有机酸。添加酸性溶液时其浓度尽可能低,且边加边强力搅拌,添加速度要缓慢均匀,添加时温度以20℃以下为佳。香精和色素最后加入。
4.注意事项
对于风味乳饮料来说,多种水果的不同风味、酸度以及pH对其质量有很大影响,因此要考虑水果品种的因素;另一方面,风味乳饮料中乳蛋白质的比例高于果汁,在乳蛋白质等电点pH4.6附近的pH范围内,容易凝聚沉淀。生产这类乳饮料时,可使用藻酸丙二醇酯或耐酸性羧甲基纤维素、果胶等稳定剂,形成保护性凝胶。除防止沉淀外,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提高色调稳定性 在乳成分中添加果汁时成为中间色调,由于色调不鲜明,多数情况下需要添加着色剂。近年来,天然色素发展较快,但多数天然色素的耐热性和保存性较差,选用色素时应加以注意。比较稳定的天然色素有黄色系的β-胡萝卜素(水悬浊用)、红色系栀子红和红紫系的葡萄皮色素(无亚硫酸制品)。添加抗坏血酸可提高色调稳定性,但在生成氧化型抗坏血酸时会加速风味的变化。
(2)提高浑浊性 乳蛋白质在酸性水溶液中成为阳性胶体;果汁成分的果胶、多酚、同系色素(花色素),则以阴性胶体或具有阴性电荷的化合物存在,因此在两者混合时容易产生凝聚沉淀。防止凝聚沉淀有多种方法,有的已获得专利权,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利用高黏度的稳定化:如酸乳酪等半固态或高黏度的饮料是不存在沉淀问题的。对于低黏度的饮料,添加增稠剂可以防止沉淀。增稠剂可用蛋白质、淀粉及其加工制品、胶类、果胶、海藻抽提物以及合成糊料等。使用增稠剂还可增加风味的浓厚感。
②利用高浓度(高相对密度)的稳定化:提高液体相对密度防止沉降是通常使用的方法,如稀释用的加果汁的乳酸菌饮料等将其浓度提高至54°Bx以上,可以防止沉淀。
③去除原料乳中的钙:果胶,特别是部分可以酯水解的果胶与钙(碱土金属类)反应,容易生成凝聚体,用此方法对乳原料进行处理,预先去除乳中的钙,可以使果汁乳饮料稳定化。另外,其他无机盐类含量高时也会促进凝聚,也可用类似的方法加以去除。
④去除果汁中的果胶:用果胶酶、纤维素酶等的混合酶处理果汁,将其中的果胶水解成低分子质量物质,或者使用澄清果汁,可以防止上述蛋白质-果胶的凝聚。但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考虑多酚类物质、少量残存的低分子质量果胶和色素的影响。
⑤用蛋白质水溶液处理果汁:用明胶水溶液预先去除果汁中的多酚、未分解的果胶以及可能与蛋白质反应的物质。果汁类发酵液也采用这种方法。
⑥控制果汁与乳的混合比:在酸性溶液中,带阳性电荷的物质和带阴性电荷的物质大致等量混合时形成凝聚体,改变其量比使之形成保护胶体时,系统就会趋向稳定。根据这一原理,控制果汁和乳成分的混合比、采用正确的混合方法以及进行果汁的前处理,形成保护胶体,都可以使果汁乳饮料稳定化。另外在此情况下,添加第三种物质,形成保护胶体,也可使饮料稳定化。
(四)仿制乳生产技术
根据所使用的原料,仿制乳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代乳脂乳
代乳脂乳是由植物性脂肪等不同类型脂肪取代乳脂乳,并与牛乳中无脂乳固形物,包括脱脂乳、脱脂乳粉、乳酪乳糖混合而成的,感官与牛乳相似的代乳脂乳。
2.仿制乳
仿制乳是由与乳固形物类型不同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酸钠)与植物脂肪和牛乳以外的特定成分制成的,是牛乳样的食品,又称合成乳、人造乳。
仿制乳的原料为植物性脂肪、脱脂乳、还原脱脂乳粉和基料等。其中植物性脂肪多用风味好的可可脂。此外,为了补充亚油酸等必需脂肪酸的不足,也用椰子油、玉米油、大豆油、棉籽油等。不同国家所用的基料有所不同,多半为单或双甘油酯、酪蛋白酸钠、卡拉胶、碳水化合物、无机盐、色素、风味剂等。此外有时还用淀粉糖浆粉、麦芽糊精、乳糖、大豆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麦芽汁、乳化剂、稳定剂和缓冲剂等。配方见表2-2-3,各产品均加水至100%。
表2-2-3 仿制乳配方 单位:%
制造方法是将水溶性原料溶解,加热至50~60℃,加入油脂和乳化剂,加热至72~75℃后均质,后续工序同消毒牛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