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简明家庭中医药便览》第166页(4311字)

发热,习称发烧,指体温相对升高,超过正常体温。

健康成人的体温相对恒定。口腔温度(舌下测温)一般保持在37℃上下,36.3℃~37.2℃。腋窝温度(腋下测温)比口腔约低0.2~0.4℃。直肠内温度(肛表测温)比口腔约高0.3~0.5℃。但不同个体的正常体温略有差异,少数健康人的口腔温度可稍低于36.3℃,稍高于37.2℃。正常体温一昼夜间会有节律性变化,一般清晨最低,白天体温渐增,午后4~6点钟最高,入夜后又渐低。正常生理的体温变动一般不超过1℃。女子的体温一般略高于同龄男子体温。清晨初醒时安静状态的体温称为基础体温。我国成年女子的基础体温平均为36.7℃,成年男子的基础体温平均为36.4℃。正常妇女随着月经周期而有规律性的基础体温周期变化。一般月经净后十几天内基础体温偏低,然后,基础体温忽上升0.5℃左右,维持两周左右,月经来潮后,基础体温又下降。一般正常情况下,基础体温升高即进入排卵期,此时最容易受孕。但这只是一般规律,成年女子排卵受多种因素影响,有人利用测定基础体温,避过排卵期,企图因而避孕,虽然也有成功的例证,但也有许多失败的例证,并不完全可靠。

初生婴儿,特别是早产儿体温调节机能尚不成熟,体温常不稳定,容易受环境影响。早产儿的体温偏低,儿童体温比成年人略高,老年人体温偏低。劳动、剧烈运动时,体温也会暂时超过正常,直肠内温度可达39℃左右。

正常人由于情绪、饮食等,体温也可能略有升降。但有时自觉“五心烦热”、“躁热”等,体温未必真正升高。如果健康人用手抚摩病人体表,也会感觉病人体温升高或过低,这是以自己的正常体温作比较基础,在判定病人体温是否正常时,有一定参考价值。但这种判断受判断人自己的体温影响。最好还是用体温计直接测量。

在人类,体温上升至40~41℃时将会出现谵语、神志不清等症状;体温超过42~43℃时,就可能死亡。当体温下降到27~29℃时,也会使人失去意识,体温降到22~23℃时,就有致命的危险。一般依据体温,分为:

常度下体温(体温过低):36.1℃以下。

微热(低热):37.4~38℃。

轻热:38~38.4℃。

中等热:38.5~39℃.

高热:39~40℃。

过高热:41℃以上。

如果一天内定时测体温,连接各体温点,可以形成带有一定特色的体温曲线。根据体温曲线,可以描绘出不同的热型。有的热型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于判断病情、预后也有意义。一般将热型分为:

(1)稽留热:高热持续在39~40℃上下,达数天或数周之久,一昼夜的体温波动在1℃以内。这种热型可见于大叶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恙虫病、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

(2)弛张热:高热在一昼夜内上下波动达2℃或更多。或称为痨瘵热、败血症性热。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可见于伤寒、副伤寒。

(3)双峰热:指高热的体温曲线在一昼夜内出现两次小的波动,形成双峰。这种热型可见于黑热病、恶性疟疾、大肠杆菌败血症、绿脓杆菌败血症。

(4)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39℃以上,往往伴有恶寒、寒战,经几小时后,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天至数天后,又突然重复类似发作。这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但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感染。

(5)再发热: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呈周期性地交替出现。可见于回归热、咬热等。

(6)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经一至数天的解热期,又突然发热,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可见于多种病毒性感染,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登革热、麻疹、病毒性肝炎等。

(7)波状热:特点是体温在数天内逐渐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不久又再发,呈波浪式起伏。可见于波浪热(布氏杆菌病、布鲁氏菌病)、恶性淋巴瘤、周期热等。我们在临床上也见到有的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类似热型。

(8)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没有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风湿热、变态反应性发热、恶性疟疾等。

(9)潮热:本是中医学病症名,专指每天定时发热,如潮汛定时而至。分实证、虚证两类:实证潮热,热退亦不清,每至日晡时(午后3~5时左右)热势增高,常兼见腹满而硬、便秘,热盛兼有谵语。又称日晡潮热、日晡所发潮热。证属阳明胃实。虚证潮热多属阴虚或血虚,常在午后或夜间发热,一般早晨热能退清,伴有汗出、乏力等,见于久病衰弱及多种慢性虚弱性疾患。临床上,结核病人常可见类似热型。

发热本身只是一类症状,往往意味着体内发生正、邪斗争,即产生免疫物质、消灭病原。有时是病原产生的代谢物、癌瘤的代谢物、某些有毒物质的吸收(包括粉尘、职业病等)的反应,注射剂污染引起的反应等。也有时是机体本身代谢过旺,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机体散热机制不良,或胶原病、变态反应,也有时只是功能性的或生理性发热。中暑、热射病也可能引起高热。病危病人临终前会突然出现不能制止的高热或过高热。情况种种不同,不可一概相同对待。

小儿必须供给足量的饮水,一般婴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需水110~155ml。除乳汁外,不足的部分可加给清洁饮水补足。3~7岁时,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90~110ml。10岁时,约需70~85ml。14岁时约需50~60ml。早产儿产后第一周内,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总液量100~150ml,以后约为150~200ml。

新生儿生后第二至第四天,有时外表正常,体温骤然升高至39~40℃。婴儿烦躁不安,啼哭不已。口服或注射足量水后,体温可迅速下降。这种发热,称为新生儿脱水热。保证新生儿有足够的液体供应是预防脱水热的重要措施。

体温过高,在小儿常易引起惊厥,称热性惊厥或热性痉挛、热痉挛。随体质不同有的体温仅及38℃左右即发生痉挛,在佝偻病或隐性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或有手足搐搦症者更容易发生,但有的高热40℃左右也不发生痉挛、搐搦。在成人,中暑高热,肌肉痉挛(常见腓肠肌痉挛,即通常所称腿肚子转筋。重者上肢肌肉、腹肌、肋间肌、膈肌也发生痉挛),称为热痉挛。

持续高热痉挛会导致舌尖、机体损伤、跌扑、昏迷、涎液、呕吐物等吸入气管,引起梗塞等合并症。

为防高热引起的不良后果,一般成人超过39℃、小儿38.5℃可适当进行高热护理。一般用酒精棉球擦拭头额、颈部、四肢或胸背后,体温可稍降或暂停上升。用热水袋装冷水或冰水放置头部、前额,或用毛巾、布袋装冰块(必要时,市售之冰棍亦可应用)亦可起到降温作用。

体温升高并不是都要用退烧药,一般退烧药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APC等西药都有较好的退热效果,但往往伴有大量出汗,甚至是大汗淋漓,而且,几个小时后,体温还会复升(反跳),对体力消耗较大。常备中药中,新清宁片(54)有较好的解热效果,而且,反跳发热较少,一般也不大量出汗。小儿高热,如果不是脱水热,以紫雪(51)最方便。其余如外感、感染、中暑等发热,最好兼治本病,请参看本书有关章节。

虚证长期发热,或是潮热,或是不规则低热,一般不需高热护理,体温稍高时,一般不久自退,但缠绵不止。除应尽量找出病源,针对病源治疗外,如果久治不愈,身体衰弱,中医有“甘温除大热”之说,可以试用。所谓甘温,指药性甘温的方剂,一般习用补中益气丸(23)、人参归脾丸(3)、六味地黄丸(12)等。前两药偏重气虚,后者偏重阴虚。阴虚发热还可试用养阴清肺膏(32),结核瘰疬发热亦可试用夏枯草膏(36)。

发热患者视热之轻重,原则上宜食性平或偏于寒凉者为好。饮食宜清淡,所有肥厚、辛辣、炙煿、烙烤、煎炸之助热生火食品均宜不用或少用。高热或发热日久,必致灼伤阴津,饮食需多进汤水及养阴生津之品,但慎用滋腻,以免滞邪。注意选用通便利尿之品,保持二便通畅,以利邪热下泄。

一般谷、豆、薯类食品均可食用,其中小米、薏米、绿豆、赤豆等性偏寒凉,发热患者常可煮粥食用。豆浆、豆腐亦宜。除姜、韭、辣椒等性温热的蔬菜以外,一般蔬菜、水果性多疏利而能泄热生津,可以多用。如食后于脾胃无碍,虽生冷亦属可用。葱虽性温,但可助解表,外感发热,表邪未尽者可用。壮热者可多饮黄瓜汤、冬瓜汤、西红柿汤。西红柿、鲜藕、梨、杏、橘柑、菠萝、柠檬、西瓜、荸荠等,生食或榨汁饮用,轻热解毒,利湿生津,发热者最宜。

一般蛋、乳、类,补益而不助热滞邪,亦不伤胃,发热患者可以选用,虚热者尤宜多用。至于禽畜肉类及内脏,多属肥腻,高热者如果愿意进食,只可取其瘦者,切碎少少与之。虚热、久热者,虽宜补益气血,但恐虚不受补,转伤脾胃,只可随餐少用,不宜多食。酒性助热,不可饮用。淡茶可助泄热,宜饮。清晨如能饮淡盐水一杯,既能泄热,又兼通便,有益于恢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