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梁书

卷八·列传第二

书籍:梁书 朝代:唐作者:姚思廉

○昭明太子 哀太子 愍怀太子

昭明太子统,字德施,高祖长子也。母曰丁贵嫔。初,高祖未有男,义师起,太子以齐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阳。高祖既受禅,有司奏立储副,高祖以天下始定,百度多阙,未之许也。群臣固请,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时太子年幼,依旧居于内,拜东宫官属文武,皆入直永福省。

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五年五月庚戌,始出居东宫。太子性仁孝,自出宫,恒思恋不乐。高祖知之,每五日一朝,多便留永福省,或五日三日乃还宫。八年九月,于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十四年正月朔旦,高祖临轩,冠太子于太极殿。旧制,太子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至是,诏加金博山。

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高祖大弘佛教,亲自讲说。太子亦崇信三宝,遍览众经。乃于宫内别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谈论不绝。太子自立三谛、法身义,并有新意。普通元年四月,甘露降于慧义殿,咸以为至德所感焉。

三年十一月,始兴王憺薨。旧事,以东宫礼绝傍亲,书翰并依常仪。太子意以为疑,命仆射刘孝绰议其事。孝绰议曰“案张镜撰《东宫仪记》,称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鼓吹寝奏,服限亦然。寻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铙歌辍奏,良亦为此。既有悲情,宜称兼慕,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谓犹应称兼慕,至卒哭”仆射徐勉、左率周舍、家令陆襄并同孝绰议。太子令曰“张镜《仪记》云依《士礼》,终服月称慕悼。又云凡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刘仆射议,云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寻情悲之说,非止卒哭之后,缘情为论,此自难一也。用张镜之举乐,弃张镜之称悲,一镜之言,取舍有异,此自难二也。陆家令止云多历年所,恐非事证。虽复累稔所用,意常未安。近亦常经以此问外,由来立意,谓犹应有慕悼之言。张岂不知举乐为大,称悲事小。所以用小而忽大,良亦有以。至如元正六佾,事为国章。虽情或未安,而礼不可废。铙吹军乐,比之亦然。书疏方之,事则成小,差可缘心。声乐自外,书疏自内,乐自他,书自己。刘仆射之议,即情未安。可令诸贤更共详衷”司农卿明山宾、步兵校尉朱异议,称“慕悼之解,宜终服月”。于是令付典书遵用,以为永准。

七年十一月,贵嫔有疾,太子还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带。及薨,步从丧还宫,至殡,水浆不入口,每哭辄恸绝。高祖遣中书舍人顾协宣旨曰“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太子奉敕,乃进数合。自是至葬,日进麦粥一升。高祖又敕曰“闻汝所进过少,转就羸瘵。我比更无馀病,正为汝如此,胸中亦圮塞成疾。故应强加饘粥,不使我恒尔悬心”虽屡奉敕劝逼,日止一溢,不尝菜果之味。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每入朝,士庶见者莫不下泣。

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纤毫必晓,每所奏有谬误及巧妄,皆即就辩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

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性爱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尝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诗》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侯惭而止。出宫二十馀年,不畜声乐。少时,敕赐太乐女妓一部,略非所好。

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馔为小食。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又出主衣绵帛,多作襦袴,冬月以施贫冻。若死亡无可以敛者,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色。常以户口未实,重于劳扰。

吴兴郡屡以水灾失收,有上言当漕大渎以泻浙江。中大通二年春,诏遣前交州刺史王弁假节,发吴郡、吴兴、义兴三郡民丁就役。太子上疏曰“伏闻当发王弁等上东三郡民丁,开漕沟渠,导泄震泽,使吴兴一境,无复水灾,诚矜恤之至仁,经略之远旨。暂劳永逸,必获后利。未萌难睹,窃有愚怀。所闻吴兴累年失收,民颇流移。吴郡十城,亦不全熟。唯义兴去秋有稔,复非常役之民。即日东境谷稼犹贵,劫盗屡起,在所有司,不皆闻奏。今征戍未归,强丁疏少,此虽小举,窃恐难合,吏一呼门,动为民蠹。又出丁之处,远近不一,比得齐集,已妨蚕农。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如复今兹失业,虑恐为弊更深。且草窃多伺候民间虚实,若善人从役,则抄盗弥增,吴兴未受其益,内地已罹其弊。不审可得权停此功,待优实以不。圣心垂矜黎庶,神量久已有在。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高祖优诏以喻焉。

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东宫虽燕居内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宿被召当入,危坐达旦。

三年三月,寝疾。恐贻高祖忧,敕参问,辄自力手书启。及稍笃,左右欲启闻,犹不许,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恶”,因便呜咽。四月乙巳薨,时年三十一。高祖幸东宫,临哭尽哀。诏敛以衮冕。谥曰昭明。五月庚寅,葬安宁陵。诏司徒左长史王筠为哀册文曰:

{蜃辂俄轩,骖跼步。羽翿前驱,云旂北御。皇帝哀继明之寝耀,痛嗣德之殂芳。御武帐而凄恸,临甲观而增伤。式稽令典,载扬鸿烈。诏撰德于旌旒,永传徽于舞缀。其辞曰:

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仪天比峻,俪景腾光。奏祀延福,守器传芳。睿哲膺期,旦暮斯在。外弘庄肃,内含和恺。识洞机深,量苞瀛海。立德不器,至功弗宰。宽绰居心,温恭成性,循时孝友,率由严敬。咸有种德,惠和齐圣。三善递宣,万国同庆。

轩纬掩精,阴义弛极。缠哀在疚,殷忧衔恤。孺泣无时,蔬饘不溢。禫遵逾月,哀号未毕。实惟监抚,亦嗣郊禋。问安肃肃,视膳恂恂。金华玉璪,玄驷班轮。隆家干国,主祭安民。光奉成务,万机是理。矜慎庶狱,勤恤关市。诚存隐恻,容无愠喜。殷勤博施,绸缪恩纪。

爰初敬业,离经断句。奠爵崇师,卑躬待傅。宁资导习,匪劳审谕。博约是司,时敏斯务。辨究空微,思探几赜。驰神图纬,研精爻画。沈吟典礼,优游方册。餍饫膏腴,含咀肴核。括囊流略,包举艺文。遍该缃素,殚极丘坟。勣帙充积,儒墨区分。瞻河阐训,望鲁扬芬。吟咏性灵,岂惟薄伎。属词婉约,缘情绮靡。字无点窜,笔不停纸。壮思泉流,清章云委。

总览时才,网罗英茂。学穷优洽,辞归繁富。或擅谈丛,或称文囿。四友推德,七子惭秀。望苑招贤,华池爱客。托乘同舟,连舆接席。摛文扌炎藻,飞觞泛幹。恩隆置醴,赏逾赐璧。徽风遐被,盛业日新。仁器非重,德輶易遵。泽流兆庶,福降百神。四方慕义,天下归仁。

云物告徵,祲沴褰象。星霾恒耀,山颓朽壤。灵仪上宾,德音长往。具僚无荫,谘承安仰。呜呼哀哉。

皇情悼愍,切心缠痛。胤嗣长号,跗萼增恸。慕结亲游,悲动氓众。忧若殄邦,惧同折栋。呜呼哀哉。

首夏司开,麦秋纪节。容卫徒警,菁华委绝。书幌空张,谈筵罢设。虚馈饛饛,孤灯翳翳。呜呼哀哉。

简辰请日,筮合龟贞。幽埏夙启,玄宫献成。武校齐列,文物增明。昔游漳滏,宾从无声。今归郊郭,徒御相惊。呜呼哀哉。

背绛阙以远徂,轥青门而徐转。指驰道而讵前,望国都而不践。陵修阪之威夷,溯平原之悠缅。骥蹀足以酸嘶,挽凄锵而流泫。呜呼哀哉。

混哀音于箫籁,变愁容于天日。虽夏木之森阴,返寒林之萧瑟。既将反而复疑,如有求而遂失。谓天地其无心,遽永潜于容质。呜呼哀哉。

即玄宫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閟。传声华于懋典,观德业于徽谥。悬忠贞于日月,播鸿名于天地。惟小臣之纪言,实含毫而无愧。呜呼哀哉。}

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师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闻丧皆恸哭。所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之善者,为《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哀太子大器,字仁宗,太宗嫡长子也。普通四年五月丁酉生。中大通四年,封宣城郡王,食邑二千户。寻为侍中、中卫将军,给鼓吹一部。大同四年,授使持节、都督扬、徐二州诸军事、中军大将军、扬州刺史,侍中如故。

太清二年十月,侯景寇京邑,敕太子为台内大都督。三年五月,太宗即位。六月丁亥,立为皇太子。大宝二年八月,贼景废太宗,将害太子,时贼党称景命召太子,太子方讲老子》,将欲下床,而刑人掩至。太子颜色不变,徐曰“久知此事,嗟其晚耳”刑者欲以衣带绞之。太子曰“此不能见杀”乃指系帐竿下绳,命取绞之而绝,时年二十八。

太子性宽和,兼神用端嶷,在于贼手,每不屈意。初,侯景西上,携太子同行,及其败归,部伍不复整肃,太子所乘船居后,不及贼众,左右心腹并劝因此入北。太子曰“家国丧败,志不图生。主上蒙尘,宁忍违离。吾今逃匿,乃是叛父,非谓避贼”便涕泗呜咽,令即前进。贼以太子有器度,每常惮之,恐为后患,故先及祸。承圣元年四月,追谥哀太子。

愍怀太子方矩,字德规,世祖第四子也。初封南安县侯,随世祖在荆镇。太清初,为使持节、督湘、郢、桂、宁、成、合、罗七州诸军事、镇南将军、湘州刺史。寻征为侍中、中卫将军,给鼓吹一部。世祖承制,拜王太子,改名元良。承圣元年十一月丙子,立为皇太子。及西魏师陷荆城,太子与世祖同为魏人所害。

太子聪颖,颇有世祖风,而凶暴猜忌。敬帝承制,追谥愍怀太子。

陈吏部书姚察曰:孟轲有言“鸣而起,孳孳为善者,之徒也”若乃布衣韦带之士,在于畎亩之中,终日为之,其利亦已博矣。况乎处重明之位,居正体之尊,克念无怠,烝烝以孝。大舜之德,其何远之有哉。

上一篇:卷七·列传第一 下一篇:卷九·列传第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