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口与民族概况介绍

来源:岁年网 时间:2017-09-30 14:47:14 分类: 山东历史 短篇章节

1949年全省总人口为4549万人,性别比例为102.88∶100,自然增长率12.30‰。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 全省总人口为8439.3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539人,是全国人口密度的4.6倍。1989年人口自然增长率14.35‰。总人口中,男性4291.5万人,女性4147.8万人, 性别比例103.47∶100;市镇人口2307.7万人,占总人口的27.3 4%;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82.26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602.6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2125、 19万人,小学文化程度的3060.08万人。1998年,全省总人口8838.2万人,自然增长率5.46‰。

中国成立以后,山东人口总量从1949年的4549万人增至1998年的8838万人,在全国仅次于河南。 人口密度日益增大,1949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97人,到1988年提高为521人, 在各省区中仅次于江苏和台湾。全省人口地域分布特点是,东部沿海和鲁西平原地区人口数量较多,密度较大;北部沿海、黄河三角州地区人口数量较少,密度较小;交通干线两侧地区人口多而密。市镇人口数量有很大增长。在城市人口中,大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中小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山东省人口分布状况,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有着密切的关系。

山东省人口结构变动有许多特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总人口性别比与新中国成立前相比,逐渐由高到低,趋向平衡,仅个别年份略有回升。山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速度较快。从1949年开始到70年代初止,少年人口比重不断增长,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减少,人口年龄结构迅速年轻化;70年代初以后,少年人口比重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年龄迅速由年轻型变为成年型,进而向老年型转化。新中国成立后,山东省劳动适龄人口年龄构成趋于年轻,地区分布也不均衡;在业人口的行业构成和职业构成虽趋于合理,但仍需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进一步调整。山东省民族成份日益增多,各民族人口规模也在逐渐扩大,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增长迅速。山东省的婚姻家庭构成趋于现代化。上述人口结构的变动,将会对山东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山东省属于少数民族杂居、散居省份。1996年统计,全省共有53个少数民族成份,共55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0.63%。在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回族50.5万人,满族1.95万人, 蒙古族0.3万人,壮族0.45万人,朝鲜族0.23万人,苗族0.21万人。其余还有藏、彝、瑶、白、傣、黎、畲、水、土、怒、京、布依、土家、哈尼、傈僳、高山、东乡、纳西、仫佬、撒拉、毛难、仡佬、锡伯、普米、赫哲、维吾尔、哈萨克、达斡尔、俄罗斯、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

境内少数民族,除回族、满族、蒙古族有少量聚居村落或街道外,其余均为散居。回族主要分布于德州、泰安、济南、菏泽、聊城等市地,陵县、曹县均在2万人左右。满族主要分布于青岛、潍坊、德州、济南、淄博等市,其中青岛4000多人,青州2000多人。 蒙古族以淄博市最多,将近800人。壮族多数在菏泽地区。朝鲜族多在烟台、威海、青岛。侗族多在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