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关节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骨伤科手册》第452页(4198字)
关节腔及其组成部的化脓性感染称为化脓性关节炎。
【病因病理】
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男性居多。最常受累的部位为膝、髋关节,其次为肘、肩、踝关节。常为单一关节受累,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常为血行感染,开放性损伤,手术或关节穿刺时消毒不严也可导致。病变常始于滑膜,而后累及关节面。其病理表现可分为浆液性渗出期、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期及脓性渗出期。由于滑膜和关节软骨面的炎症反应、渗出、肉芽组织增生以及关节软骨面的溶解、破坏,后期容易引起关节粘连,关节功能有一定程度障碍或强直;儿童骨端破坏吸收,可发生病理性脱位。
中医称为“关节疽”,其病机为疔毒、疮疖、痈疽等失于治疗,或虽治而余毒不尽,流注经络关节。六淫邪毒客于营卫,阻于经络,与气血搏结,流注关节。或因瘀血停滞,郁而化热成毒,凝于关节。以上因素致毒蓄关节,经络气血瘀滞,水湿内生,酝热化脓,腐蚀筋骨,同时患者正气虚弱不足以抵抗外邪,才使得邪毒趁虚而入酝结于内,不得发散反而深窜入关节,此为发病的内因。在本病的演变过程中始终存在着“正邪相搏”和“邪正消长”的过程。
【诊断】
原发化脓性病灶表现可有可无,多有外伤诱发史。
(一)症状
1.全身症状 起病急骤,有高热,寒战,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菌血症表现。体温达39℃以上,出汗,脉快。化脓期时症状最重,小儿可以出现惊厥。
2.局部症状 受累关节剧痛,浅表的关节有红肿、皮温增高及功能障碍,关节常处于屈曲畸形位。深部的关节如髋关节则红、肿、热均不明显,强迫于屈曲、外展、外旋位。
患肢不能承重。一旦脓液穿破关节囊,则局部症状会迅速缓解,而病变转为慢性。久之关节可发生挛缩,甚至脱位或半脱位。
(二)体征
1.关节周围压痛阳性,纵向叩击痛阳性,局部皮温增高。
2.关节腔积液明显,可有波动感,膝关节浮髌试验阳性。脓液穿透至软组织内可有皮下捻发感。
3.各方向被动活动可有剧烈疼痛。
(三)影像学检查
早期骨及软骨x线无变化,只可见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积液,关节间隙增宽。关节周围软组织及肌束影像模糊,关节囊密度增高,膝部侧位片可见髌上囊肿胀。以后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疏松破坏,骨面毛糙,一旦发生骨破坏则病情进展迅速,关节软骨破坏,晚期有增生和硬化,可发生纤维性或骨性强直。骨端破坏严重者可以发生病理性脱位或骨骺滑脱。
(四)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多量中性多核细胞,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试验阳性,寒战期血细菌培养可获阳性结果,但比化脓性骨髓炎低。
2.关节穿刺和关节液检查:穿刺液可为浆液性、血性、混浊或脓性,随病变的阶段不同而不同。涂片镜检可发现大量的白细胞和细菌、脓细胞。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可鉴别菌种及找出敏感抗生素。
【鉴别诊断】
1.关节结核 单纯性骨结核冲破关节形成全关节结核时,体温升高,关节肿痛加剧,但全身症状较化脓性关节炎轻,关节液检查可找到结核杆菌。
2.急性风湿性关节炎 多为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全身症状较轻,可有反复发作病史;白细胞计数较化脓性关节炎低,关节液内无脓细胞和细菌,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增高;抗风湿药物治疗后症状可以缓解。
3.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发病部位及红、肿、热、痛在干骺端,关节部位少有症状。
4.小儿骨关节暂时性滑膜炎 全身情况较好,体温稍高;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血沉正常,发病2周后可自愈。
【治疗】
原则: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时正确处理,保全生命,尽可能恢复关节功能。
(一)非手术治疗
1.全身治疗
(1)早期足量全身性使用抗生素
青霉素G钠:皮试阴性者,成人每日600万~1000万u,分2次静脉滴注。儿童:10~25万u/kg/日,3~4次静点。有本药过敏史者禁用。
红霉素:每日40~50mg/kg,分3次静脉滴注。
头孢唑林钠:皮试阴性者,成人:每日9g,分3次静脉滴注。儿童:最大剂量100mg/kg/日,分3~4次静点。有头孢类过敏史者禁用。
头孢拉定:皮试阴性者,成人:最大剂量每日8g,分4次静脉滴注。儿童(1岁以上):50~100mg/kg/日,分3~4次静点。有头孢类过敏史者禁用。
(2)对于重症病人,注意降温、补液、纠正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并给予支持疗法。
2.局部治疗
(1)急性期的治疗
①早期制动于功能位并适当保持关节活动度:应用石膏、持续牵引或夹板外固定的方法限制患肢活动,以减少关节腔内压力,防止感染扩散,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一旦急性炎症消退,即可开始关节的自动及轻度被动活动。
②关节内注射抗生素:每天做一次关节穿刺,抽出关节内液体后注入抗菌素,可给予青霉素(皮试阴性者)80万u或头孢唑林钠1g。如抽出液逐渐变清,说明治疗有效,否则应改为灌洗或切开引流。
③关节穿刺及灌洗:适用于表浅的大关节,其目的为吸出关节渗出液,冲洗出脓细胞和纤维蛋白等有害物质,避免对关节软骨造成不可逆损害,并注入抗生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如膝部可在膝关节的两侧用套管针作关节穿刺,套管针进入关节腔后拔除针芯,经套管插入两根塑料管或硅胶管留置关节腔内,一根为灌注管,一根为引流管,后者接持续吸引装置。用缝线将两管固定于皮肤。每1~2日做一次关节冲洗,经灌注管注入抗生素溶液2000~3000ml后尽量吸出,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后,向关节内注入抗生素,直到关节引流液转清,细菌培养为阴性,体温正常后可终止治疗。抗生素应根据第1次关节穿刺液培养出的致病菌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用,在未得到明确结果前,可选用青霉素(皮试阴性者)或头孢类药物。
3.中医治疗
(1)初期
内治法:治则:清热解毒、利湿化瘀。
方药:黄连解毒汤加五神汤加减,感受暑湿邪毒者加佩兰、薏苡仁、六一散等,因热毒余邪发病者加生地、丹皮,因蓄瘀化热者加桃仁、红花等。
外治法:局部选用拔毒生肌散或玉露膏、金黄膏等。
(2)酿脓期
内治法:治则:清热解毒、凉血利湿。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湿热显着加薏苡仁、泽泻、车前子等,因热毒内盛,症见高热神昏,皮肤出血点者加犀角、生地、丹皮并配服安宫牛黄丸。
外治法:局部选用玉露膏、金黄膏等。
(3)脓溃期
内治法:治则:托里透脓、补益气血。
方药:将溃未溃时用托里消毒饮或透脓散,热毒内盛加薏苡仁、黄连、败酱草等,溃后正虚用八珍汤或十全大补汤。
外治法:局部外用五加皮、白芷、芒硝水煎湿敷。
(4)恢复期
可用五加皮汤和海桐皮汤熏洗僵硬的关节,还可以做适当按摩手法。
(二)手术治疗
关节切开引流术:如经上述治疗而局部和全身症状仍未见好转,则应立即采取关节切开引流术。尤其对于较深的大关节,穿刺引流难以成功的部位,如髋关节。手术时应切开关节囊,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去除脓液、纤维块和坏死脱落组织,注入抗菌素。在关节腔内留置两根管子后缝合伤口,以便术后做关节腔持续灌洗。一般不放置引流条。晚期病例如关节强直于非功能位,或有陈旧性病理性脱位者,可依具体情况采取截骨术、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