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175页(3338字)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本病来势凶猛,临床上以高热、头痛、嗜睡、烦躁、呕吐、惊厥、昏迷、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反射阳性为特征。高热不退、惊厥不止、昏迷不醒者,常因颅内高压,呼吸衰竭而致死。重症恢复后亦可留有后遗症。

本病属于中医“暑温”“暑厥”等证的范畴。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在7~9三个月发生。是由于感受暑温疫疠病邪而发病。暑温属温病,其发病过程与传变机制符合温病的一般规律。由于该病邪毒其性暴烈,易于化燥化火、生风生痰,伤气耗阴,其传变迅速,卫气营血各阶段的界限常难以分清,往往初起卫分证极为短暂,故临床多表现为卫气同病,气营两燔。在传变过程中,主要发生风、火、痰相兼的病理变化,反映在临床上表现为高热、抽搐、昏迷三大主症。病邪侵犯人体后,正邪相争激烈,可见高热;热极化火,引动肝风可见惊厥;火盛可熬液成痰,蒙蔽心窍,热毒炽盛亦可内闭清窍,故临床可见昏迷。由于暑多挟湿,故患儿常伴湿热之证,而见胸闷、恶心、呕吐、嗜睡等症。若病邪久留,气血亏损,肝肾阴虚,筋脉失养,则可见轻重不同的肢体强直、手足拘挛、瘫痪等后遗症。

【辨证论治】

(一)卫气同病 见于乙脑早期。

〔证候〕病初起发热或伴有微恶寒,头痛呕吐,嗜睡或烦躁,口渴面红,颈项微强。舌红,苔白或黄、或腻。脉浮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透表。

〔方药〕银翘散(汤)加减。

【歌诀】 见第四章麻疹节。

〔按语〕本方为原方减荆、豆、桔、草,加板、青、葛、藿而成。银翘散方解见第六章上感节。本方加用板、青清热解毒凉血,临床有报告单用板蓝根治疗本病取得较好疗效。藿、葛化湿,解表透邪;葛根缓颈项强痛,生津止渴。热重加①、②,湿重加③。

(二)气营两燔 见于乙脑极期。

〔证候〕高热不恶寒,头痛呕吐,口渴多汗,烦躁不安,颈项强痛,意识模糊或昏迷,阵发惊厥或肢体强直,便结尿黄。舌质红绛而干,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气凉营,清热解毒。

〔方药〕白汤合清营汤加减。

【歌诀】 石膏知母粳米草,清热生津疗效好。

清营犀丹连地麦,银翘竹玄共煎熬。

〔按语〕本方为白虎汤去粳米,合清营汤原方加板、青组成。白虎汤为清气分热的代表方。方中石膏辛寒清热除烦为主药,实验证明有解热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产热中枢而解热,所含钙质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抑制作用;知母苦寒,清热生津,实验证实有显着退热作用;原方粳米、甘草和胃养阴,甘草还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清营汤为治疗热入营分的代表方。原方犀角为主药;犀、地、丹清营凉血解毒,竹、黄、银、翘清心解毒,使邪热从营分透气分而解;热邪入营,必耗阴营,故用麦、玄、地养阴清热。原方犀角用粉剂调服,或加水少许磨汁冲服。实验证明该药有强心、扩血管、升血压及镇静作用。由于此药已列为野生动物保护禁用品,现用角(水牛角或黄牛角均可)代替,据实验研究牛角与犀角药理作用相似,且极少毒副作用,用量应大。白虎与清营汤二方同用,则气营双清。方中加用板、青清热解毒,凉血辟疫。对于病情严重者可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或止痉散等,以加强清热解毒及止痉作用。笔者曾在1957~1958年乙脑大流行期用本方加安宫牛黄丸与紫雪丹挽救了部分危重患儿的生命。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虎汤对于感染了乙脑病毒的小,能提高其存活率,显着降低其病死率。

(三)余热未清 见于乙脑恢复期。

〔证候〕低热,出汗,纳差或呕吐,体倦。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清除余热,养阴益气。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歌诀】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法夏竹叶寻,

甘草炙用兼粳米,清热益气又生津。

〔按语〕本方由原方去草、粳米,加银、斛、扁、山而成。方中石膏内清肺胃之热,外解肌肤之热,清热除烦为主药。由于大热之后气阴两伤,故用参、麦益气养阴;法夏降逆止呕;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加用斛、扁、山滋阴养胃;银花清热解毒。有肌张力增高者,加归、芎活血化瘀,温通经络。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解毒、抗菌、祛痰、镇咳等作用。

(四)肝肾阴虚,筋脉失养 多见于乙脑恢复期或后遗症期。

〔证候〕四肢强直,手足拘挛,瘫痪或震颤,肌肉萎缩,低热及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养血熄风。

〔方药〕三甲复脉汤(见第十二章惊厥节)与桃红四物汤(见第四章病毒性肝炎节)合方加减。

〔按语〕乙脑后期患儿若有以上主症者,选用三甲复脉汤滋养精血、育阴清热、熄风镇痉,其方解见第十二章惊厥节。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活血化瘀,方中桃、红有破血祛瘀之功。乙脑后遗症的表现并不限于以上证候,如有视力障碍、失语,甚至痴呆者,则应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方药。

【单验方】

1.成药验方 ①安宫牛黄丸(或清开灵注射液);②紫雪丹;③止痉散。以上三种成药的作用、用法、剂量见第十二章惊厥节;由于本病来势迅猛,亦可提早应用①②作为防治性“截断治疗”。

2.单味板蓝根煎剂 福建中医研究所等单位报告,认为疗效较好。小于4岁每日23~34g;5~15岁每日34~46g。制成煎剂后昼夜连服。每2小时1次,至体温正常后减量,逐渐停药。

3.蚤休 取根状茎每日2~6g,加水磨汁后煮沸,分3~4次服。或配鲜鸭跖草、路边荆煎服。我们是将本药配白虎汤煎服,同时磨汁服用,对改善症状有一定疗效。

4.北京儿童医院方 ①轻、中型:藿香、连翘、知母、板蓝根各9g,薄荷、菊花,竹叶各6g,生石膏15g,芦根30g,六一散12g。②重型:藿香、连翘各15g,生石膏24g,知母、黄连、郁金各6g,板蓝根、鲜茅根各30g,菖蒲9g,生地12g。并随症加减。

【体会】过去我们在乙脑大流行年代分组治疗发现中医药组退热与止惊效果明显,病死率亦较其他治疗组为低。近年来发现乙脑重症多因颅内高压、呼吸衰竭而死亡。对本病重症除应用中药外,均应同时用西药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力。恢复期、后遗症期还应尽早进行按摩、针灸与各种功能锻炼,促进患儿康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