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病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南大学出版社《虞张冯中医儿科手册》第440页(3545字)
(一)疮疡 主要是指发生在体表的外科感染性疾病。
1.痈肿疔疮通用药 ①清热解毒类:如金银花、蒲公英、连翘、野菊花、紫背天葵、紫花地丁、七叶一枝花、四季青、穿心莲、地锦、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山慈姑、漏芦、垂盆草、芙蓉花、败酱草、鱼腥草、土茯苓、绿豆、冰片等;②清热燥湿类:如黄连、黄芩、黄柏等;③清热泻火类:如栀子、大黄等;④清热凉血类:如牛黄、丹皮、赤芍、络石藤等;⑤活血解毒类:如乳香、没药、虎杖、麝香、雄黄(有毒)、蟾酥(有毒)等。
2.脓成不溃常用药 穿山甲、皂角刺、松香、雄黄、轻粉、升药、巴豆、斑蝥(后五味均有毒)等。
3.疮疡不敛常用药 生黄芪、乳香、没药、地榆、乌贼骨、赤石脂、血余炭、白蔹、煅石膏、冰片、血竭、象皮、儿茶、炉甘石、铅丹(有毒)等。
4.引经用药 依疮疡所患部位和按人体经络循行分布辨证用药,推求疾病属于何经,选用引经药可提高疗效。①手太阴肺经(循上肢前缘内侧):桂枝、升麻、白芷、葱白;②手阳明大肠经(循上肢前缘外侧):石膏、升麻、柴胡;③手少阴心经(循上肢后缘内侧):黄连、细辛;④手太阳小肠经(循上肢后缘外侧):黄柏、藁本;⑤手厥阴心包经(循上肢中线内侧):丹皮、柴胡;⑥手少阳三焦经(循上肢中线外侧):柴胡、地骨皮、连翘(上),青皮(中),附子(下);⑦足太阴脾经(循下肢前缘内侧):升麻、苍术、白芍;⑧足阳明胃经(循下肢前缘外侧):石膏、升麻、白芷;⑨足少阴肾经(循下肢后缘内侧):独活、知母、细辛;⑩足太阳膀胱经(循下肢后缘外侧):羌活;⑾足厥阴肝经(循下肢中线内侧):柴胡、青皮、吴茱萸、川芎;⑿足少阳胆经(循下肢中线外侧):柴胡、青皮。
(二)疖与疔 见第十一章疖与疔节。
(三)丹毒 皮热而赤如涂丹,谓之丹毒。
1.赤游丹 游走无定。可用犀角地黄汤(见第十二章发热节)合黄连解毒汤(见第三章新生儿硬肿症节)。
2.抱头火丹 丹毒发生在颜面者。可选普济消毒饮(见第四章腮腺炎节)。
3.腿游风 丹毒发于下肢者。可选五神汤(银花、紫花地丁、牛膝、茯苓、车前子,见《外科真诠》)合萆薢渗湿汤(见第十一章湿疹节)。
4.毒邪内攻 可用清瘟败毒饮(见第四章“流脑”节),加服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均见第十二章惊厥节)。
(四)发颐 见本章口部病证发颐项下。
(五)锁喉痈、对口疽、颈痈 见本章颈项病证颈项疮毒项下。
(六)瘰疬 见第十一章颈淋巴结结核节。
(七)肠痈 见本章419页(十一)肠痈。
(八)疮毒走黄 见第三章新生儿败血症节。
(九)流注 发于肌肉深部的脓肿,发无定处,漫肿无头不红,具转移性。即流者行也,注者住也。①余毒流注:痈疽疖疔余毒,流窜经络。方选黄连解毒汤(见第三章新生儿硬肿症节)合清凉解毒饮(银花、连翘、黄芩、山栀、紫花地丁、丹皮、生地、赤芍、玄参、花粉、牛蒡子、甘草)。②暑湿流注:感受暑湿,发于夏秋。方选五味消毒饮(见第十一章疖与疔节)合清暑汤(银花、连翘、滑石、甘草、花粉、赤芍、车前子、泽泻、淡竹叶,见《外科全生集》)。③瘀血流注:常见于外伤后。可用连翘归尾煎[连翘、当归尾、红藤、甘草,(见《成方切要》)]合五味消毒饮加丹参、丹皮、桃仁、赤芍、生地等。以上各型于成脓期均可用透脓散(黄芪、当归、川芎、穿山甲、皂角刺,见《外科正宗》)。
(十)流痰(骨痨) 脓肿常远离病变关节,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①初期:阳和汤(熟地、鹿角胶、肉桂、麻黄、白芥子、生甘草、炮姜,见《外科全生集》)加牛膝、续断、当归、全蝎、蜈蚣、地鳖虫(后3味又称三味散)。②中、后期:抗痨汤(夏枯草、百部、十大功劳、地榆、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有虚热加青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白薇;有实热加五味消毒饮方药;病在上肢加片姜黄、桂枝;在下肢加牛膝、续断;在腰背加杜仲、狗脊。后期气血俱亏可用人参养荣汤(见第十一章疳积节)。
(十一)附骨疽 毒气沉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①急性(骨髓炎):早期用仙方活命饮(见第十一章疖与疔节),成脓加托里透脓汤(人参、生黄芪、白术、白芷、穿山甲、皂角刺、升麻、甘草节、青皮,见《医宗金鉴》)。②慢性:服化骨至神丹(当归、白芍、白术、甘草、金银花、龙胆草、茵陈、柴胡,见《石室秘录》)加骨碎补、透骨草等。如脾肾亏损,可服固本养营汤(人参、白术、甘草、山药、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山萸肉、丹皮、肉桂、五味子、生姜、大枣,见《外科正宗》)。
(十二)水火烫伤 内治法:①火热伤津,用增液汤(见气血津液病证消渴项下)合生脉散;②热入营血,用犀角地黄汤(见第十二章发热节)合黄连解毒汤(见第三章新生儿硬肿症节);如火毒入心、犯肺、攻脾、伤肝或传肾,可依证加减。③邪却正亏,虚则补之。外治法:略。
(十三)毒虫咬蜇 ①蜈蚣咬伤:用雄鸡口内涎沫抹擦;或新鲜桑叶捣烂外敷;或雄黄、甘草研细末,菜油调敷。②蝎子蜇伤:用大蜗牛捣涂;或米醋、胆矾和敷。③树间毛虫刺伤:用豆豉、豆油捣敷。④蜂叮伤:有刺入肉,须挑去,可用紫花地丁、半边莲或蚤休捣烂外敷;或用人乳汁涂局部。对上述毒虫伤害,如毒入脏腑,可依证选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药物,也可服用季德胜蛇药片。
(十四)毒蛇咬伤 ①常用中草药:半边莲、白花蛇舌草、虎杖、万年青、青木香、大黄(以上6味又称蛇伤解毒汤)、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鱼腥草、垂盆草、半枝莲、徐长卿、鸭跖草、杠板归等,可选用1至数种捣烂敷局部。②常用成药:各地依当地毒蛇种类不同,制成了多种蛇药或药酒,一般各地所产的成药,对本地区常见的毒蛇咬伤疗效较好,如江苏季德胜蛇药对江苏最多见的蝮蛇疗效最好。③随证用药:应清热解毒、通腑利尿。对火毒(血循毒)或风毒(神经毒)均可服上述的蛇伤解毒汤,风毒加蜈蚣、全蝎、僵蚕、白芷、半枝莲、车前草、野菊花、吴茱萸等;火毒加半枝莲、丹皮、水牛角、紫草、黄连、黄芩、生地、车前草等。
(十五)犬猫咬伤 可内服活血消风解毒汤(当归、川芎、红花、赤芍、生地、防风、荆芥、紫花地丁、蒲公英、乳香、甘草),外用毒镖膏(含芙蓉叶、三七、血竭、乳香、没药、石决明、土鳖虫、冰片等)。对此类咬伤应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及狂犬疫苗。
(十六)气疝(腹股沟斜疝) ①气虚下陷:补中益气汤(见第十二章发热节)加荔枝核、橘核、青皮。②寒凝气滞:轻者用导气汤(茴香、木香、川楝子、吴茱萸);重者用天台乌药散(乌药、茴香、木香、川楝子、高良姜、青皮、槟榔,原方有巴豆可减)加荔枝核、延胡索、白芍、甘草。
(十七)水疝(睾丸鞘膜积液) ①肾虚气化不利:用金匮肾气丸(见第六章哮喘节)合五苓散(见第九章急性肾炎节)加葫芦巴、巴戟天。②肝经湿热:用龙胆泻肝汤(见第九章泌尿道感染节)加炮山甲、荔枝核、橘核。以上两型均可以合用五倍子、枯矾、苏叶、蝉蜕、肉桂煎水湿敷或局部浸泡。
(十八)脱肛 ①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见第十二章发热节)加诃子、金樱子、五倍子等。②久咳肺气不足者:用补肺阿胶汤(阿胶、杏仁、牛蒡子、马兜铃、炙甘草、糯米)加沙参、茯苓、五味子、诃子等。③长期便秘、液燥肠干者:用人参固本丸(人参、天冬、麦冬、生地、熟地)加麻仁、郁李仁、瓜蒌仁等。